
茶陵人杰地灵,英雄辈出,据统计在民国时期以后共有将军61名。其中共和国将军29名(中将5名,少将24名);民国将军32名(上将1名,中将6名,少将25名)。
(一)共和国将军 中将(5人):
刘转连(1912~1992),湖南省茶陵县腰陂石陂人。1926年参加农民运动,1930年参加茶陵三区冲锋连,1931年10月参加红军。参加了长征。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曾分别担任红军模范师师长、八路军三五九旅参谋长、人民解放军四十八军副军长等职,参加过保卫延安、四平保卫战、四保临江、三下江南、辽沈战役、解放广州等重要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四十一军军长、沈阳军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被选为中共“七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和中顾委委员。
刘培善(1912.~1968),湖南省茶陵县七地枧田人。1927年参加农民运动,1929年参加红军,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主力长征后,他随部在湘赣边区坚持游击战争。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曾分别担任湘赣临时省委常委、湘赣游击队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兼第一大队政委、苏北抗日指挥部第二纵队政委、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十兵团副政委等职。指挥和参与指挥所部的苏中、孟良崮、济南、渡江、宁沪杭、福厦等重大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任福州军区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他是中共“七大”、“八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68年5月8日,遭受林彪反革命集团迫害致死。1978年5月,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刘道生(1915. 8~1995.5),湖南省茶陵县尧水山寺人。1930年2月加入共青团,同年6月转为中共党员,参加了长征。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曾分别担任湘赣省团委副秘书长兼巡视员、红六军团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平西军分区政委兼中共平西地区党委书记、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政委、四野十三兵团政治部主任等职。在“百团大战”、“冀东、辽沈、平津、安新、衡宝等重大战役中,指挥和参与指挥所部取得不少重大战果。新中国成立后,曾在苏联伏洛希洛夫海军学院学习,1957年毕业回国
后,曾任海军副司令员兼海军学院院长、海军航空兵司令员等职。参与了海军组建。1955年被授予中将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当选为中共“七大”代表、第十一届中央侯补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和中顾委委员。
周仁杰(1912.5~2001.1),湖南省茶陵县枣市荆芫人。1926年参加农民运动,1929年初参加茶陵西乡游击队,1930年加入共青团,1931年转为中共党员。1935年11月,任红六军团十六师师长,率部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警备二团团长、四野四十八军第一副军长等职。率部参加了辽沈、平津、渡江、赣西等重大战役。新中国建立后,曾任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南海舰队司令员、海军副司令员等职。为我国中南沿海防御体系、南海海域和西沙群岛的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被授予中将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在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会上,被选为中顾委委员。
谭家述(1909.8~1987.8),湖南省茶陵县舲舫中洲人。1926年加入共青团,1927年1月,由组织选派,考入叶挺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二十四师军事教导队,后在该师从军。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南撤途中负伤,自香港辗转回乡。1927年参加工农革命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军独立师师长、红军大学教育长、红六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了长征。1939年,赴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45年毕业回国后,曾任中原军政大学副校长兼教育长、华北军政大学教育长、副校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空军副司令员兼军校部部长等职。1955年授予中将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他是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少将(24人):
邓东哲(1916~1995),湖南省茶陵县腰陂龙陂人。1930年7月加入共青团,1931年2月参加红军,1933年6月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参加了长征。建国前的不同时期主要任职有:红六军团十七师营教导员、晋中军区十六团政委、四野四十四军一三O师师长等。新中国建立后,曾任空军第三军政委、国家计委副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抗美援朝奖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
作者: 星空有雨 2007-4-28 19:19: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