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在湖南安乡,在那一望无际的洞庭湖堤垸内,曾下放成千湖南师大附中等长沙中学的知识青年,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些青年忘不了这片土地,更忘不了这土地上的父老乡亲.经常三五成群回访安乡,凭着记忆中点点碎片去寻找心底渴望的情感源头。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动网先锋论坛各地知青安乡知青 → [转帖] 犟牛;谈 ”血 统”

您是本帖的第 593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转帖] 犟牛;谈 ”血 统”
洞庭客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574
积分:5160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9月7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洞庭客

发贴心情
[转帖] 犟牛;谈 ”血 统”
谈 ”血 统”

    上个月曾写过一篇《漫谈出身》的文章,听从一些好心的网友劝告,中途打住了,也因此看了不少好的跟帖和几则经典笑话。昨日看报,忽然读到一篇记者采访“龙孙”的文章,便觉得天赋人权都有说话的权利,既你可以夸耀血统,那我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人家州官都还没有说不准点灯,自己何必就先给自己定了“放火”罪呢?有感还是要发,再不发就没有时间了。

    有过这样一副对联,相信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是都熟悉的:“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横批“天生如此”。1966年,首都红卫兵串联来到我们五中,便在我们食堂门口高悬了这副对联,当我们这些出身不好的学生从门下经过,就如同穿过一道千斤闸,压得抬不起头来。但饭总不能不吃,于是只好低头勾腰驼背出入。时间一长,竟养成了习惯,到现在还不惯于昂首挺胸,大约与那时留下的后遗症有关。

    事情过去四十年了,再提“出身”“成分”什么的,不光是后辈们不懂什么意思,就连自己也有点不好意思,总在算什么陈年老帐,耿耿于怀,怕莫是有点老年痴呆症了?但昨日看报又觉得不然了,记得成分出身血统的人还只怕不少,所以这个旧题目还有念的必要。

    这篇记者文章是采访了三位“龙孙”,人非草木,怀念自己的祖先、尊重自己的先人很正常,无可厚非,但不应过分,尤其是媒体更不应过分渲染。文中介绍的第一个自然是硕果仅存的“正宗龙孙”——现任军事科学院副师级研究员,特别提到,第四代传人是在高祖诞辰110周年当天出世的,记得当时各大报纸也刊登了这一消息的。我不知道这是天机巧合还是有别的原因,反正不言而喻是无须“金瓶掣签”的“转世灵童”了。不要小看这个“巧合”,实乃无价之宝。在我们这个国度,并非只有少数民族地区相信,就是汉族几千年来相信“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的也是大有人在的。当年的刘备不过是个卖草鞋的,就因为是中山靖王之后,便有诸葛高人辅佐,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一帮五虎将为之冲锋陷阵,差一点就成就了“攮除奸凶,匡复汉室”的霸业。大清入关几十年后,还有人自称“前明太子”起事号召“反清复明”哩。前两年还看过一则报道,就是在咱湖南,竟有人自称皇上,也还有不少信徒,甚至有人把女儿奉上,企图以后皇上登基可以封个“娘娘”呢。没办法,不由你不信,咱们有不少同胞就信这一套。既然有人信“天机”,也就有人造“天机”了,说不定几十年后用得着。

    记者采访文章的最后一段:记者问“龙外孙女”,你觉得最令自己骄傲的事情是什么?这位留美海归硕士、高级知识分子应声答曰:“我身上的血脉,是我最骄傲的,我非常自豪”。好一个“骄傲”“自豪”的血脉!王子王孙们会忘记自己的高贵血统吗?也许再过若干代,他们还会从骨子里看不起我们这些贱人。不错,无论是伟人还是凡人,其后人都可以因其先人而自豪。但如果是历史的罪人,那么后人不该低调一点、谦恭一点,顾及千百万受害人的感情一点吗?记得前几年,德国总理去波兰祭奠被纳粹杀害的犹太人的集中营旧址时,施奈德一跪赢得了世人的原谅和尊敬。如果希特勒有后人的话,也是应该要为其先祖下跪的,我想。

(记者文章请见《作家文摘》报2007.5.11头版,也可查《凤凰周刊》2007第11期)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5/22 12:33:10
利拉乖乖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头衔:利拉
等级:版主
文章:7019
积分:46535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1月12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利拉乖乖

发贴心情
“我身上的血脉,是我最骄傲的,我非常自豪”。好一个“骄傲”

开心快乐每一天http://www.56.com/p67/v_MTQzNTc2MDg.html
http://zhuguliang.bokee.com/info/createUserinfo.b
QQ群:35084010* *http://photo.163.com/  http://bbs.56.com/forumdisplay.php?fid=635
zhuguliang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5/22 12:50:20
马沙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1158
积分:7509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3月22日
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马沙

发贴心情

     那幅对联好像是:老子英雄儿好汉   老子反动儿混蛋   横批是  基本如此

     沉浸在父荫之中的所谓人上人,心中怎么想,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未必是我们替他们想的那样.几千年过去了,万里长城今还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根本不用理他们.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5/22 13:27:45
沙阳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884
积分:1208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10月8日
4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沙阳

发贴心情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两千多年来,农民起义领袖陈涉面向苍天的呐喊,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生活在社会中下层的有志者。在封建社会里,“血统论”一向是门阀权贵维护特权的有力工具。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特别是近现代以来,“血统论”的影响才渐趋衰微。但在1966年春夏之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狂飚兴风作浪,“血统论”这个封建主义的残余又沉渣泛起,死灰复燃,并变本加厉为祸人间。

  源起:一副“红对联”1966年7月29日,北京航空学院附中学生中的干部子女贴出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老子英雄儿好汉”,下联是“老子反动儿混蛋”,横批是“基本如此”。这副基于“血统论”的“红对联”一出台,立即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议论。新中国建立以来,经受过历次政治运动洗礼的人们,越来越多地体验到“出身问题”对个人乃至整个家庭前途和命运的影响。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出台的“红对联”,抹杀了血缘只决定人的生理属性,而不能决定其社会属性的事实,用生物现象解释社会现象,用生物学原理判定社会问题,是极为荒谬的。然而那时正反双方却各执己见,一时谁也说服不了谁。

  8月2日,“中央文革小组”组长陈伯达在接见“红对联”辩论双方代表时指出,对联“不全面”,建议改成:“父母革命儿接班,父母反动儿背叛。——理应如此。”陈伯达讲话一出,使本来就承袭有封建“血统论”思想观念的学生以出身为标准,迅速分为“红五类”、“黑五类”两大派别。在清华、北大等校,掀起了成立“贫协”的风潮。8月12日,“红对联”的坚决支持者、北京工业大学学生谭力夫与他人联名贴出《从对联谈起》的大字报,提出要把“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当作“全面的”、“策略的”党的阶级路线来推行,要把它“提炼为政策,上升为本本条条”。以后,他又在一次全校性集会上,发表了十几分钟的讲话,公开宣扬“血统论”和“红对联”,这次讲话影响很大,几乎传遍全国,成为流行的“行话”。自认出身“高贵血统”的青少年争先恐后地穿起父辈的旧军装,扎上武装带,更加不可一世地起来“造反”。“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很快,以出身定一切的风气盛行起来:升学、招工、提干、参军,甚至去医院、乘车船、进商店、住旅馆,都必须报出身、看出身。

  交锋:《出身论》的发表就在“红对联”的支持者气焰嚣张的时候,1966年10月,北京城市各大路口、各大机关、剧院及各大院校门口,出现了数百份油印的《出身论》——一篇署名“家庭问题研究小组”的一万多字的论文,它的真实作者名叫遇罗克。

  遇罗克,1942年出生,由于“黑五类”的家庭背景,个人经历颇多坎坷,这使他很早就开始了对出身问题的思考。经过多年的深刻观察之后,这种思考日臻成熟,并促使他撰写了《出身论》。之所以用“家庭问题研究小组”的署名,是希望以此启发每个家庭,都来认真研究一下出身问题。

  遇罗克认为:“对联不是真理,是绝对的错误,”“它的错误在于:认为家庭影响超过了社会影响,看不到社会影响的决定性作用。说穿了,它只承认老子的影响,认为老子超过了一切。实践恰好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社会影响远远超过了家庭影响,家庭影响服从社会影响,”“老子反动,儿子就混蛋,一代一代混蛋下去人类永远不能解放,”“人是能够选择自己的前进方向的……”他用大量的事实说明“出身问题”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对青年的影响,特别是对出身不好的青年的压抑和打击,“不少大学几乎不招收黑七类”,“有用出身问题攻击敢于写大字报的同学的,有不许出身不好的青年参加各种战斗组织的,有借出身挑动群众斗群众的……这些大家都不感到怎样意外,可见出身不好的青年受迫害历来是常事”……

  1967年1月,首期《中学文革报》发表了《出身论》,使这一“惊世骇俗”之论得以广泛传播,引起强烈反响。在以后几期的《中学文革报》上,遇罗克还发表了《谈纯》、《联动的骚乱说明了什么》等文章,对“血统论”作了系统的一针见血的批判。由于他笔锋犀利,有理有据,反对派无可奈何,只能有气无力地诡辩和谩骂。

  压制:遇罗克之死因发表《出身论》而“一炮打响”的《中学文革报》先后印了近10万份,都被一抢而空。当时,《中学文革报》二分钱一份,但在黑市上要用好多份其他小报才能换到。为《中学文革报》所设的接待站也异常繁忙,以应对读者的来访。遇罗克和《中学文革报》的伙伴们深受鼓舞,他们真诚希望中央领导人能够读到这篇文章,并且支持他们。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5/22 21:22:24
沙阳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884
积分:1208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10月8日
5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沙阳

发贴心情

  1967年4月,“中央文革小组”成员戚本禹挥动“左”的大棒,将《出身论》置于死地:《出身论》恶意歪曲党的阶级路线,挑动出身不好的青年向党进攻,是大毒草。面对随时会来的危险,遇罗克毫无惧色。他坦然地对伙伴们说:“把一切都放在我身上好了,你们不必去承担什么,因为那样也不会减轻我的罪名,反而只能给你们自己找麻烦。”他照常写作、生活,相信人们终究会对《出身论》作出公正的评价。他说:“我们不是阴暗角落里的跳蚤,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事都那么脉络分明。整个一部历史并非一册因果报应的善书,罚不当罪的决不是没有,即使将来真相会大白于天下。”在这场“血统论”的论争中,遇罗克不得不承认了失败。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无论怎样讲,围绕着《出身论》的斗争,我是失败的一方。也许是‘光荣’的失败,也许是‘暂时’的失败,但归根到底还是失败。”但他仍相信“这个问题终究是会解决的。把一部分人的尊严建筑在对另一部分人的侮辱之上,是不合理的。这种尊严是维持不住的,这种手段也是不能永远奏效的”。

  1968年1月,遇罗克被捕。面对他大声的质问:“我犯了什么罪?”回答是:“出身就是你的罪!我们拥护‘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在狱中,他受尽了那个时代所特有的摧残和虐待。1970年3月,遇罗克被执行死刑。

  恶果:悲惨的“可教子女”在“老子反动儿混蛋”的“血统论”下,一个带有明显排斥、歧视意味的名称“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简称“可教子女”)应运而生。按照规定:“可教子女”是指1968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中央文革《关于对敌斗争中应注意掌握政策的通知》第二条所指明的阶级敌人,即叛徒、特务、死不改悔的走资派、没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坏右五类分子、现行反革命等等的子女,简称为“九种人”的子女。有的省在上述“九种人”子女外,又增加“反动的资产阶级分子的子女”,这样就有“十种人”的子女是“可教子女”。

  当时,“可教子女”在上山下乡知青中占很大比例。平时,作为“可教子女”的知青处处低人一等,甚至于被变相管制,而在招生、招工时,出身不好的他们更是自然地成为淘汰对象。据1973年国务院知青办《关于正确对待“可以教育好的子女”问题》一文透露:湖北省荆州地区在招工以后,有15名下乡青年自杀,其中多数是“可教子女”。有时,有关部门为了体现对“可教子女”的政策,也明确规定要留给他们一定比例。不过,这一比例远低于“可教子女”在知青中的实际人数,而且在实行过程中也缺乏保证。这种在招生、招工中对“可教子女”长期而普遍的歧视,导致“可教子女”在知青中的比例逐年上升——曾经轰轰烈烈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已日益蜕变成对“可教子女”等弱者的惩罚。

  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的这场“血统论”论争中,以遇罗克为代表的反“血统论”者失败(当然不是他们自身的原因)了,“血统论”猖獗一时。但正如著名作家张承志所说:“遇罗克启发的,是平民的尊严,是可能潜伏底层的高贵。我们对过去(“文化大革命”只是其中一环)的最彻底反省,就是对歧视人权的血统论的永不媾和的宣战。”即使在“血统论”泛滥的20世纪60至70年代,对“血统论”的抵制和斗争也从未中止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血统论”在社会政治生活领域的影响最终得到了彻底清除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5/22 21:25:01
安乡农夫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2874
积分:1815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10月8日
6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安乡农夫

发贴心情
犟牛兄的文章,入木三分。十分佩服!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5/22 21:25:12
wang8049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347
积分:287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2月1日
7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wang8049

发贴心情

傻瓜也搞了个副师级干部?不过如果不傻,也就陪江青坐牢去了。龙子龙孙又有啥值得骄傲的?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5/22 23:07:13
异乡客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484
积分:3987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1月11日
8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异乡客

发贴心情

那个副师级干部,为他父亲的血脉骄傲,因为要不是那血脉他怎能混上个师级干部!平等才是社会进步的根本。 追溯一下那个副师级干部的祖脉我不相信他身上流的都是“龙血”。

血脉,从某种成度上是我们中国人的说法,我们中国人常常为血脉而骄傲。从基因上讲世上所有的人都是难以置信的相似,黄,黑,白,红。。。都一样。我不为我的血脉而骄傲,也不为我的血脉而自卑。因为我和这茫茫人海中的每个人一样,既不比他们高贵也不比他们卑微!让那些龙种们为他们的血脉沾沾自喜去吧。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5/23 5:23:17

 8   8   1/1页      1    
湘ICP备05003987号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Copyright ©2000 - 2005 Aspsky.Net
页面执行时间 0.12500 秒, 3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