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江永知青是我省下放时间早、延续时间长,知青人数集中、影响较大的一个知青群体。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动网先锋论坛各地知青江永知青 → 第六章 风雨茅草地(一)

您是本帖的第 2925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第六章 风雨茅草地(一)
老土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606
积分:8267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11月6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老土

发贴心情
第六章 风雨茅草地(一)

第六章   风雨茅草地

修 建渠 道

发动这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的毛泽东,他在天安门城楼上频频挥动巨手,于是又掀起了一场全国的“革命大串联”的风暴,数以万计的红卫兵小将有如暴风雨中的海燕,以敢于斗争的革命情怀,勇敢地投身革命,去呐喊,去传播毛泽东的革命火种,矛头直指向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极具创造性地出演了这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闹剧。

我们农场也许是地处偏远而又较为封闭的山区,暂时还处于平稳,农场一切工作还在有条不紊地运转,还在热衷于社会主义新农场的建设。场领导经研究,郑重地作出了要在茅草地劈出一条水渠的决定。茅草地虽广阔却荒芜,垦出的地全是旱土,严重地缺水,要在这块荒地上描绘出最新最美的图画,解决水的问题是关键。

动员会上,李静书记慷慨激昂地向全场职工作了动员报告。她个子不高,却显得雄心勃勃。她作事热心,对工作有办法,有魄力。她宽亮的前额下两道弯眉微微跳动,明亮有神的眼睛里总是闪射出鼓励的目光,她说:“革命的知识青年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他老人家还教导我们:‘一张白纸,好绘最新最美的图画。’我们就凭着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去改造小生产,用社会主义去战胜资本主义。我们有强大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个批判旧世界的锐利武器,有坚持干革命的广大知青,我们是完全可以在这块荒地上描绘出一幅最新最美的图画来的!”

她红润的面孔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是那么富有光彩,充满着信心和希望。她顿了一下,眼睛扫视了一下全场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组织,我们每个革命青年都应该争取加入到党组织中来,党组织是向每个革命青年敞开大门的,这次修建水渠就是一次最好的考验,我们要在火线中发展一批党员,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能经受考验!”

我立刻全身一震,轰地一下,仿佛全身的血液猛地膨胀起来。

崇高的向往和荣誉,往往就是增强斗志而形成的凝聚力。

开工那天,工地上人头攒动,红旗猎猎飘展。山墈上用石灰写着醒目的标语:“坚决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万岁!”也就从这一天起,我们开始了早请示晚汇报。上工前,各队知青都列队庄严肃穆地站在红旗下,把红宝书棒在胸前十分虔诚的齐声喊道:“敬祝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敬祝我们的林副统帅永远健康,永远健康!”谁也没有想到这是具有浓烈的原始神秘主义的巫色彩,是比宗教更无节制的迷信。

谁也无法用言语表述当时每个人身上奔涌着的那种革命激情。人生的价值在哪里?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那么,可以说,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一个有价值的人生。

我们坚信我们是在用自己的双手努力创造。

一片马斯人叫,四围的山野震起一阵阵回声。铁锄挥动着,扁担闪动着,人们不休息,亦没人抽烟,汗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没有人顾得擦一下,洒落在地上,很快又被太阳烤得没留下任何痕迹。

我每天都要提前上工,每天饭量都特大,幸好这是特殊时期,吃饭管饱,我是每餐都要吞下三钵。

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原始劳动,每个人挥动着原始农具,凭着体力而不是智慧、思想和科学技术同大自然搏斗。

竣 工之 后

我递交了一份入党申请。

这些日子我拼命地干活,让太阳炙烤得一身黝黑、一身白花花的汗渍。

七月一日,渠道竣工,然而我又一次未被批准。

驻队干部庄老找我个别谈话,他说:“这次修建渠道,你的表现是好的,组织上也能够看到,对你的表现还是满意的。”

我开始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感觉——一种隐隐约约的又不能克制的热情,还有恍惚和心神不宁。

他问:“你这次没有被批准,有什么想法吗?”

我摇了摇头说:“没有,是我自己改造得还不够好。”

他说:“党对我们每一个人的考验,不会是一次两次,而是长期的,我们要有长期接受考验的准备。当年那么多出身非无产阶级家庭的知识青年奔赴延安,就是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严格的考验才成为一名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

我点了点头,眼眶里,倏地涌上了一眶热泪,蒙住了自己的瞳孔,我拼命地忍住,唯恐眼泪不合时宜地涌流了下来。

“最近,农场要在茶场工区办一个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经组织研究,我们决定让你去参加学习。”他看着我,又说。

组织上能对我这么一个出身不好的青年高看一眼,使得我顿时有一种诚惶诚恐的感觉,我想当时我清瘦的脸上一定出现了一种诚惶诚恐的表情。

从庄老房里出来,我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不该高兴,好像已经失去了感觉,心里遂有几分沉重,好想躲到一个地方去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又是这个该死的家庭出身!要背到什么时候才会出头呢?当发现自己真诚的努力完全是徒劳,当发现自认为活得很有“意义”的“意义”突然消失了,那种失望,那种懊丧,那种迷惘,就像被推入一口再也爬不出来的枯井里似的;又像一个衰老的车夫,吃力地推着一辆载重的车子,一步一步地往前面走去,不去想什么时候能达到目的地卸下这一车重载,也不去计算已经走了若干路程,只是一步一步地缓慢地走着,推着,一直到自己力竭的时候。

那永远是一个美丽而又遥远的梦。

我在日记里写道:

申请又一次没有被批准,我知道问题的症结就是我的家庭出身,是我出身的那个阶级。我无法选择,难道这个阶级对我会有那么重要吗?能够制约我的思想和行为吗?

我读过俄国作家果戈理写过一部叫《死魂灵》的小说,小说的主要人物——乞乞科夫,出身于一个没落贵族的家庭,他具有贪婪、冒险、伪善和不择手段去掠夺财富的资产阶级特征。他的这一特征,不是偶然的。还在年青的时候,他的父亲就教训他:要“博得你的上头和教师的欢心”,“即使你生来没有才能”,“你会赛过你所有的同学的”,“要有钱,积钱,世界上的其他东西都可以不要,钱却不能不要。”这便是家庭烙印吧!

我父母都是教师,他们没有这么教训过我,可我出身的那个阶级呢?应该说影响是无处不在的。也就是说,从我出生那一天起,家庭就已经给我深深地打上了阶级的烙印……

人终究不是生活在小说里,生活本身就是拼搏。我合上日记本,心里似乎开朗了好些,抬眼去望窗外,用手擦掉刚涌到眼眶边上的泪珠。

剧场里抓出一位书记

“革命大串联”的风暴用“迅猛异常”这一词来形容是一点也不为过的,我们这个偏远且封闭的山区居然也没有被遗漏,桃川镇上便经常有红卫兵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部队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风尘仆仆地路过,每次路过都必定要在镇礼堂进行宣传演出,这使这个宁静、冷寂的山乡顿而变得异常活跃起来。

镇礼堂是个剧场,能坐一千多人,每次演出,场内都挤得满满的。

这天来演出的是不知哪里的红卫兵的一支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吃过晚饭,我和队里的几个知青便往镇上赶。只见礼堂门口的人拥来拥去,非常多,还有人不断往这边赶来。场里已挤满了人,连两边人行道上人都站得拍满。我们没法找到座位,只好挤在后面站着看。

开演了,一群男女红卫兵跳着独特的舞步,似在暴风骤雨中艰难的跋涉,又如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纵马驰骋,一群群地倒下,又一批批地站起;友爱、鼓励、鞭策……这是《红卫兵之歌》中一幅幅扣人心弦的舞蹈画面,展示了共和国的一代年轻人前所未有的勇气和精神面貌,我以为这正好是我们民族走向未来的信心和希望所在。

接下来的节目有歌,有舞。唱歌的是几个女孩子,她们圆熟地运用音色和力度的变化,一会唱得婉转、甜润,一会儿唱得悲壮、激烈,先沉后扬的嗓音,使前后的对比十分鲜明。歌唱中我感到有一种无穷的魅力,直觉着有一股年轻的热血在胸膛奔涌,我随着歌声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悲壮沉痛……

忽然,前面人群中发出一阵喧闹,全场所有人的眼睛都一齐转向那里,有不少人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像是那里发生了地陷或是出了什么稀奇古怪。接着有人喊着:“抓流氓!”“打死他!”于是好些知青吼叫着扑了过去,有的甚至从人家的头顶上越了过去,剧场立时变得混乱。

我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好不容易才听说是一个区委书记在看节目时用手摸一个坐在身边的女知青。这位书记我叫不出名字,但我在赶桃川闹子时见过,大约三十多岁年纪,瘦高个,是个身姿挺拔的男人。其实,摸一个女孩子在现在不算什么,可在当时却是犯了大忌,那叫资产阶级。如果他摸一个当地的女孩子也不会有什么,他一个区委书记,是一个跺一跺脚全区地皮都要抖三抖的人物,百姓们能敢吭声吗?可他偏偏摸的是从省城长沙下来的女知青。大概是他以为城里来的女孩子是当地女孩子不可比拟的,是引人馋涎欲滴的白天鹅吧。知青也许可以对自身的屈辱保持沉默,对苦难和种种坎坷际遇保持沉默,但知青是一个特殊群体,如果有人试图侵犯我们中的兄弟姐妹,那么这个群体中积郁已久的火山就必然不可遏止地爆发出来。

这位书记在几名干部的保护下匆匆地逃离了剧场。

知青们情绪激愤:

“毛主席的担心是对的,这些当官的早就不搞社会主义,不姓无了。”

“是啊,连刘少奇当了国家主席都搞资本主义,成了党内的头号走资派。”

“这可是亡党亡国的大事,所以我们要全力保卫毛主席,要坚决捍卫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

后来,这位书记就 不见了,不知是被撤职还是被调走,这就不得而知。但那一次却显示出了知青的团结,显示了共和国的一代人对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无限忠诚,在历史潮流的推动下,知青们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向走资派进行了勇敢的挑战。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5/21 15:57:42
易禺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6249
积分:4056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4月28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易禺圆

发贴心情

那个时代,入党对出身不好的知青永远是一个美丽而又遥远的梦。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5/22 6:31:42
丘山傍渡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5358
积分:30129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2月9日
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丘山傍渡

发贴心情

茅草地是我们生活过,劳动过的地方,文中的事件,故事,都是我们亲历过的,好亲切,真实.当时,确实都是那样想的.那样困惑过,痛苦过.谢谢老土.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5/22 8:47:02
笑对人生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4866
积分:3208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2月16日
4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笑对人生

发贴心情

后来,这位书记就 不见了,不知是被撤职还是被调走,这就不得而知。但那一次却显示出了知青的团结,显示了共和国的一代人对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无限忠诚,在历史潮流的推动下,知青们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向走资派进行了勇敢的挑战。

那时的却很真诚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5/22 14:48:55
大漠孤烟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380
积分:1309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1月15日
5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大漠孤烟

发贴心情

我父母都是教师,他们没有这么教训过我,可我出身的那个阶级呢?应该说影响是无处不在的。也就是说,从我出生那一天起,家庭就已经给我深深地打上了阶级的烙印……

人终究不是生活在小说里,生活本身就是拼搏。我合上日记本,心里似乎开朗了好些,抬眼去望窗外,用手擦掉刚涌到眼眶边上的泪珠。

痛楚的人生经历.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5/23 8:23:42
笑对人生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4866
积分:3208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2月16日
6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笑对人生

发贴心情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6/7 18:22:26
丘山傍渡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5358
积分:30129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2月9日
7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丘山傍渡

发贴心情
六章 风雨茅草地(二)

虔 诚 的 信 徒

随着运动的深入开展,桃川这么一个小小的地方,居然也有了派系的争斗,有人支持《湘江风雷》,有人支持《贫总》,各方都坚持说自己是保卫毛主席的,是坚定地走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都指责对方是反对毛主席的,是顽固地走资本主义反动路线的,每人都有自己的道理,各持一端,实在是教人难以分辨谁是正确的谁是错误的。

人们一面度日如年地承受这场闹剧带给自己的巨大苦难,一面对这场闹剧趋之若骛,不惜赴汤蹈火。

桃川镇上,很快墙上就刷满了标语:“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胜利万岁!”“坚决打倒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刘少奇!”“谁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一时,大字报铺天盖地,有针对当地党委、政府的,更多的是针对《湘江风雷》的,因为当地人基本上是站在《贫总》这一边的。其实,农民阶级本身并不产生革命思想,他们对权力的向往和崇拜往往导致更大的人身依附。在他们看来,毛泽东是贫下中农的救星,贫下中农理所当然地是毛主席司令部的铁杆卫士。你《湘江风雷》怎么能与革命的《贫总》唱对台戏呢?因此,他们就要倾全力地讨伐这大逆不道的《湘江风雷》了。

我当时的倾向是站在《湘江风雷》这一边的,《湘江风雷》当时是省里有名的工人阶级的革命造反组织,无产阶级指的就是工人阶级,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就明确指出:“工业无产阶级人数虽不多,却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做了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毛泽东又说:“半自耕农、贫农和小手工业者所经营的,都是更细小的小生产的经济。很大部分半自耕农和贫农虽同属半无产阶级,但其经济状况仍有上、中、下三个细别。”“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我自然是要站在领导阶级这一边的了。

我天天都要去看大字报,有的大字报的内容非常可笑。那天,我看到当地一个署名为“风雷激”写的大字报:

湘江风雷,你们为什么要攻击贫下中农呢?如果没有我们种粮食,你们去喝西北风吧,而且毛主席也不会有饭吃,你们这不是反对毛主席吗?

我觉得他这个观点不正确,工人阶级就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是领导阶级,怎么是反对毛主席的呢?再说农民不种粮食,是大家都没有饭吃,农民自己也没有饭吃,这怎么是反对《贫总》就是反对毛主席呢?于是我当即也回应了一张大字报:

“风雷激”,你言论的本身就在攻击毛主席,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就教导我们:“工业无产阶级在中国革命中所处地位的重要,”“第一个原因是集中,无论哪种人都不如他们的集中。第二个原因是经济地位的低下。他们失去生产手段,剩下两手,绝了发财的望,又受着帝国主义、军阀、资产阶级的极残酷的待遇,所以他们特别能战斗。”毛主席都肯定了的,你为什么要反对呢?这不是反对毛主席又是什么?然后,署名“全无敌”。

很快,“风雷激”的大字报对我进行了狠狠反击,由争论而变为谩骂:

你是什么“全无敌”?你是歪曲毛主席的教导为反革命涂脂抹粉,彻底暴露了你的狼子野心,我们贫下中农就是要“金猴奋起千钧棒”,砸烂你的狗头!

我一看,就止不住要笑,觉得挺有意思。当时,全国所有的文学刊物都已停办,而这里居然有一个可以发表作品的园地,又有读者喜欢看,何乐而不为呢?我居然变得异常积极,几乎每天都要写一份。

现代迷信就是这样拒绝一切高贵的理论、情感和世俗的逻辑,成为一种粗俗的、躁动的、混乱的、不够严肃和不够宗教级别的半原始性宗教,而制造了一个个虔诚的信徒。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6/13 21:54:27
丘山傍渡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5358
积分:30129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2月9日
8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丘山傍渡

发贴心情

揪出一个走资派

全国都在炮轰走资派,每个单位都在揪斗走资派,我们农场自然也不能例外。有当权派,就必然会有走资派,可是,农场里的走资派该是谁呢?李种田,没有家庭出生的问题,当过兵打过仗,是老革命;李静,是革命知青,而且是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积极分子;那就只有场长了。场长姓陈,是长沙市派下来的干部,四十来岁年纪,瘦高个,戴一副眼镜,一个就知道是个知识份子。而且出身也不好。他为人谨小慎微,在我们知青面前从未摆过领导的架子,整天都是头戴一顶草帽,脚蹬一双草鞋,带领知青一块劳动。照理,这样的一位干部是无法与走资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联系起来,可是,大家都在揪斗走资派,我们农场就一定得找出一个来。

有人说:“他用的一床蚊帐墨黑墨黑,这是有意丑化社会主义。”

有人说:“他床底下有几本历史书,这是对封建主义的留恋。”

有人说:“他平时一副老实兮兮的样子,这是他善于伪装,往往这种人,比穷凶极恶的敌人更可怕。”……

有了这些罪名,这个“走资派”他自然是当定了。

这天,有十几个知青把他堵在了他住的房里。他的住房,实际上也是他的办公室,就那么一间房子。

一名知青指指书桌前的椅子让他坐下,突然问:“听说你有很多书?”

他一双细眼从眼镜后面朝几个知青看了一眼后,然后低下头不说话。

有人火了:“你怎么不说话?到底有没有?”

“没有。”他说。

“你说没有不管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抗拒不交,你是还想顽固地走资本主义吗?”

他仍是沉默着不说话。

于是大家便在屋里四处搜查,终于从他床底下把那些书搜寻了出来,有一二十本,有些是关于自然科学的书,那几本历史书自然也在其中。大家把缴获的这些战利品搬到屋外,然后一把火烧了。

陈场长一直没有说话,坐在那里长久地一动不动。我以为一个知识分子最紧要的是他固守着的那片情感和习惯,年轻的造反派们的行为已触动了他的尊严,他一定有些接受不了。

我没有去参加这次革命行动,我无党无派,没有参加任何组织,不是我有多高的觉悟,而恰恰是我没有半点儿觉悟。我想不明白,知识是没有罪的,怎么要划分为封建主义的、资本主义的、修正主义的呢?那么又该怎样来评价我国数千年来的历史文明呢?我感到疑惑、茫然,可我又没理由,没权力去怀疑这场运动的策划者,我这才感受到个人的真正意义的卑微。

那堆书很快就成了一堆黑糊糊的纸灰。有风吹过来,纸灰遂被吹起,在空中飘舞一阵,又落到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头上、身上。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6/13 21:55:47
丘山傍渡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5358
积分:30129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2月9日
9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丘山傍渡

发贴心情

星夜赶赴县城

这天接到通知,知青们要成立一个“东方红”造反兵团,在县城召开成立大会。场里许多知青都纷纷赶去县城了,我因在地里劳动,知道这消息是天色已晚了,偏偏这时韩少和挎了一个黄布袋子一副准备要出门赶路的样子。

韩少和是一个挺不错的女知青,对自己要求特严,干事特别认真,她和刘胡子他们一道读了不少马列的著作,非常自觉地进行自我改造,坚定地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我一直对她非常尊重和敬佩。见她这时候了还要出去,便问:“眼镜,你这是要去哪里?”

“去县城啊!”她说。

“就你一个人吗?”

“是啊!他们全都走了。”

“是那个知青大会吧?”

“嗯,这个大会太重要了,我不能不去。”

“你不能明天去吗?”

“明天就来不及了。”

“这样吧,我陪你去。”我不明白,当时我居然会这么说,“你一个女孩子,晚上要走几十里山路,危险。”

就这样,我们便匆匆上路了。从桃川到县城是一条不很宽阔的公路,走了不多远,天就完全黑了下来。没有月亮,幸好有星光,繁星围拱的银河,仿佛一条宽阔的白带子穿过无垠的天际伸延开去。

江永是个人口不多的山区县。公路在山野间弯曲、延伸,常常是一大段一大段两边没有人居住,风在树丛里不断的飕飕杀杀地响,的确让人感到有些恐惧,幸好有两人,自然少了些惊怕。

一路上她说:“毛主席他老人家好危险啊,刘少奇反对他,彭德怀反对他,贺龙、罗瑞卿好些将帅们都反对他。”

我以前从未想过这事,听她这么一说,这才觉得事情的确非常严重,我说:“毛主席他老人家担心资产阶级复辟,看来资产阶级是真的要搞复辟了。”

“可不,”她说,“刘少奇搞了个‘桃园经验’就已暴露了我们党内有个资产阶级司令部。毛主席他老人家发动了这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真是高瞻远瞩。”

“所以,我们革命知识青年就要坚决地保卫毛主席。”我说。

“而且要随时准备牺牲。”

她连死都不怕,还怕赶夜路吗?我便为我自己的怯懦而感到羞愧。俄国作家布尔加科夫说过:“怯懦几乎是人类惟一的弱点与精神疾患。”这样想着的时候,居然心里就有了一种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慨。

这样走着,说着,走进县城时,天已是微亮了。

上午八时许,大会在宾馆前面的一个大坪里召开,从全县各地赶来的知青,意气风发的聚集在这里,犹如千军万马般一片沸腾。会议是由什么人主持,会上都讲了一些什么,我已全记不起了。会上还选举我为宣传部长,这对我已不算什么重要。重要的是我能参加这么一个重大的会议,感受到革命的激情和鼓舞。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6/13 21:56:44
丘山傍渡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5358
积分:30129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2月9日
10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丘山傍渡

发贴心情
第六章 风雨茅草地(三)

快乐的日子

19668月以后,由于“造反”浪潮的冲击,各级党政机关陷于瘫痪。“文化大革命”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混乱,许多知青也被卷入了串联、“造反”的浪潮。农场已打破了原有的秩序,不必按各个生产队分区域进行生产和生活。因了文学的缘故,其时我已与茅草地的知青刘胡子、郭光锴、韩一民、石仲瑜他们很要好,常和他们在一起,这段日子呆在茅草地的时间反倒比呆在霸王岭的时间还多一些。

一日,我对刘胡子说:“不知怎么搞的,如今这个局势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

他笑了笑道:“怎么,不好吗?我倒觉得蛮好呀!革命群众能够起来造资产阶级的反,保卫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好得很呀!”

我说:“我就是觉得我们没有人管,不习惯。”

“要谁来管?要资产阶级来管吗?无产阶级就得自己管理自己。”

我想想他这个话也对,却又觉得似乎哪里有些不对,可我又一时说不明白。

“来,干脆搬到茅草地来一块住。”刘胡子很热情。他是个乐天派,遇什么事都很乐观的人,跟他在一起,常让我感到很快乐。

于是,把铺盖一卷,也不用办什么手续,我就搬过来了。

农场虽说没人管,但茅草地这边还是较有秩序的,土地并没有荒废,知青们还是坚持在地里劳动。这里,有刘胡子、陶世普、何清华、钟德厚、万定安、张培丽、韩少和、易宇欣等一大批坚定的扎根派,他们对农场的何去何从很关心,他们苦苦地思考着、讨论着,找出农场存在的问题,构想重建农场的蓝图。

我和他们一块上工,也许我这人太书生气,过不惯那种太放任自流的生活,希望能有人管着我。这里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集体,我一切听从他们的安排。我们种了许多苞谷,怕有百几十亩,都生长的很好,秆子高、叶子大,在太阳光下更其耀眼,站在高处望去,好像一片海似的。

和他们在一起,我觉得每一天都是很快乐的日子。

一进入苞谷地,就会使我想起曾经看过的那些反映抗日战争电影中的青纱帐,心里就不由自主地有几分神秘、几分亢奋。我就五音不全地唱歌,我喜欢那支印度电影歌曲《流浪者》,歌词的大意是:

到处流浪,

到处流浪……              

我和什么人都没来往,都没来往……

我看这世界像沙漠,

四处空旷没人烟……

我记不住词,便瞎哼:

啊……阿巴拉呜,阿巴拉呜,

亚格列比西姆比西姆,

阿巴拉呜,呜……

于是,大家就大笑,我也笑。

阳光在额上榨出了汗水,又有激烈的风扑过来,吹干了汗,留下一层盐渍,粘在皮肤上,干燥苦涩,可我仍是快乐地要喊要叫,像荒原狼那样发出野性的原始的呼叫:“阿巴拉呜——阿巴拉呜——”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6/13 21:58:33

 40   10   1/4页      1   2   3   4   尾页 
湘ICP备05003987号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Copyright ©2000 - 2005 Aspsky.Net
页面执行时间 0.12500 秒, 3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