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师嫣,湖南知青中的知名摄影家,其影作在本栏发表后,深受网友喜欢,可以说幅幅皆画。师嫣的文笔也如他的影作大受欢迎,可谓行行皆诗。这里集中师嫣的部分作品供大家欣赏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动网先锋论坛个人专栏知青个人专栏师嫣专栏 → [原创]高人酣睡处(外一篇:城墙根下)

您是本帖的第 1772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原创]高人酣睡处(外一篇:城墙根下)
师嫣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新手上路
威望:1000
文章:304
积分:479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2月12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师嫣

发贴心情
[原创]高人酣睡处(外一篇:城墙根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高人酣睡处

  “高,实在是高”,原是一汉奸与小鬼子关于用兵计谋的对话,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地长盛不衰20多年了。那一对活宝之“高”论,其辛辣幽默,至今让人忍俊不禁。

      然而,高人还是有的。中国的用兵之道,除了弄出“三十六计”的孙武,在这隆中山岗深潭一样的幽林里,就曾经睡着一位,人称卧龙。“一对足千秋,两表酬三顾”,原是高人酣睡处!

  正因为如此,在一行人下得武当之后,在是走西南经房县去神龙架?还是东行去襄樊的困难决策中,选择了往古隆中一游。从十堰经武当往襄樊的车很多,在车站候着,那车票要40元。而走到路边瞅着空车一扬手,25元也就走了。这襄樊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一层又一层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堆在汉水边的城墙根下。兀自舍得下神龙架的多彩秋林,却难舍襄樊那战与火的多彩故事。

      当然,当今的鄂西北重镇襄樊,早已陷落入繁华市井而显得十分新潮。但是,清清汉水拥着的城墙根儿和夫人城楼下,却垂柳依依,水波澹澹,用一种静淡掩去了往昔。夕阳下的草坡上,枕着“华夏第一城池”的夯土,一对对恋人无言依偎,很难说是在倾听那两百多米宽阔的护城河的古老诉说。“铁打的襄阳”在一些角落,比如书画大家米芾故居米公祠,还留着几分书卷气。但荆山献玉的卞和、楚辞赋家宋玉、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杰出高僧释道安、一代名相张柬之、田园诗人孟浩然之类的踪迹,却早已无影无踪了。

      但是,诸葛孔明的几间草芦,历经近一千八百余年的风风雨雨,却留在了襄樊城外的隆中山里。那山中密密的树林,有多少年没被砍伐了呢?我不得而知。只见到那一片森森的碧绿,掩着碑、堂、祠、院、牌楼与草芦,甚至还有山脚下曾“躬耕垄亩”的一亩三分地,都在装点着这位高人的故里。“三国”“三顾”那一段演义的细节,是毫无遗漏的有了。而没有的呢,后人们也接着演义了。“映阶碧草”和“隔叶黄鹂”这儿也不缺,还有一座武侯祠堂、一座孔明书院,一座三顾堂,竟是人头攒动,香烟缭绕,比成都武侯祠更盛。诸葛先生已上了高台,被当作菩萨参拜,乃至能听在长跪之人的喃喃细语。呵呵,分辨不清那是熟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还是有感于“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倒是“三顾”的那间草芦,躲在偏僻的一角。被树丛竹林芭蕉掩住。不少游人在参拜“三顾堂”后,竟没有查觉再往前一走。于是,草芦的竹篱柴门,还没有被人踏破。待老哥几个悠悠地踱进来,还是满院斜阳,菊香阵阵。门扉垂帘里,古琴小几处,还可细品思古之幽情。

     草芦三间,围住了一个长着桃树虬松的清雅小院。两座廂房东厢为书舍,西厢为卧室。那正厅面阔三进,东侧窗下,是一案琴台。是不是当年会见刘皇叔时,是推琴而起,到西室取出陶钵薄酒三樽,再于中堂展开图轴,侃侃而作的隆中对?在这样的场景中,阳光透过窗棂射进西厢,一恍惚间,竟似有“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的哦呤飘了过来!

      好一个卧龙岗啊,站在这榻前,才省起这酣睡!“睡足”应是自然醒吧?!我突然想起华山希夷洞那“一睡八百年”的陈抟卧像。陈抟的嗜睡,也是出了名的。冯梦龙说他“昏昏黑黑睡中天,无暑无寒也无年”,小睡一十八春,大睡三十六载,直睡得昏天黑地。他自己则作歌云“臣爱睡,臣爱睡。不卧毡,不盖被。片石枕头,蓑衣铺地。震雷掣电鬼神惊,臣当其时正鼾睡。闭思张良,闷想范蠡。说甚孟德,休言刘备,三四君子只是争些闲气。怎如臣向青山顶上,白云堆里,展开眉头,解开肚皮,且一觉睡。管甚玉兔东升,红日西坠。”

      且不去管宋人道家的枕中术,锁鼻术之类,从“说甚孟德,休言刘备”两句上来看,陈抟对吵搅醒诸葛先生的春梦还是大有意见的。其实,刘备倒是规规矩矩站在院中等先生梦醒,按捺不住的是三弟翼德吧?要到房后去放火的,怕只有张飞才干得出!

      我瞅了一下,三间草芦系古铜色木板搭成,实在经不得烧。满室的坛坛罐罐虽不值钱, 烧了那古琴却是可惜的。 烧了它,日后空城墙头上观山景时,便再无计退司马了。当然,翼德嚷嚷归嚷嚷,那火终究没烧起来。千不该万不该,先生竟于此时醒了过来。要知道,这一醒,就躲不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后半生了。

      睡过了前27年的春日,27年可谓是“寝食难安”了。因而,这一睡一醒, 虽说卧龙还不是卧佛,却大有佛家涅磐入世的意味。此别一去路漫漫,回头再睡却是难了。此后的三气周瑜、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等好一番折腾,却眼睁睁以未竟之功撒手西去。这倒不是陈抟所言“三四君子只是争些闲气”。其中大智大忠与觉悟般若的些许禅理,不到菩提树下去睡上几年,是悟不出的。

      最终我也没敢闯进西厢的卧室。我只放轻脚步,走到窗前,趴着窗格往里张望。那暗暗的室内只一床、一帐、一几、一被,简洁如斯,独不见古人。但我连大气也不敢出,我等是何人?敢去惊动先生的一帘春梦?

      看看砖地上拉长的身影,我自知不到一米七的身子骨,离“高人”还差得太远,这几天实在是走乏了,还真想弄張卧榻一睡。直想招呼哥儿几个,转到屋后那山林里,当然不是去放火,只是寻块青石,放下SB大包。在隆中山里那暖暖的日光下,小睡片刻,料也无妨吧?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5/19 21:12:52
师嫣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新手上路
威望:1000
文章:304
积分:479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2月12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师嫣

发贴心情
[原创]城墙根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城墙根儿
    
      从襄樊南行前往荆州,是穿越一片广袤的江汉大平原。虽这一途是一千多年前三国故事中最热闹的地方,但四个小时的行程中却看不到亭台塔寺的丝毫古风。平原上秋日的一片片疏林围着小村庄,显得十分落寂。若雾霭中的冬日,以其开阔静淡去摄下炊烟中的一轮旭日,绝对是极好的田原风情。可我们是午后动身,直到日头西斜, 才驶近荆沙市区。
    
      远远地见到水波上浮出一线城垣,这应就是荆州了。
    
      赶紧下了车,背上包往城墙根儿走去。
    
      一途中坐在班车里发呆,也曾问过自己,去荆州看什么?不就是看这一座城池么?也不知为什么,我对华夏大地上残留的这些城墙城楼诸如此类,有一种特殊的偏好。在我的相集中,长年的驴行,已凑成了一部城垣的专集。那里面有山海关,嘉峪关,北京、南京、西安、长沙、大理、松潘、平遥、凤凰等地的城楼图片,此次无疑会加上襄樊和荆州了。听说辽宁兴城和惠安崇武还各有一座,我终究还有机会前去走走的.
    
      不过,我看到的这些城垣,还没有一座是早于明洪武年间的。不要去搬出那“先前祖上”的陈年往事来,因为这些“都市里的村庄”,夯实土墙再垒上大砖,铁桶一样地围起来,原本就是供人来攻打的、当然,即使在冷兵器时代,也没有“攻不破的城池”。于是,这些城市的外套,是在战火中修了毁,毁了修。就说这荆州城吧,据说在“刘备借荆州”之前的一千多年, 即周厉王时期就有了。以“秦砖汉瓦”而论,周代的城垣是不是土坯?则是无法想象了。走到城墙根脚下才知道,当我们来到这儿,能够看到的这座延续时代最长、跨越朝代最多的古城垣,别说是三国的,连明代的都不是。大部分是大清道光年代重建的,只是马道上用了些前明那四公斤重的墙砖而已。
    
      但这并不能使我沮丧,凡有城垣的土地上,怎么说都是雄风依在,有一种别样的风情。在襄樊时,我就知道,那里的城墙也只有200来米的老城垣,西门那边整段都是新修的。劈开的豁口修了桥和路,还可挂上一块牌子,说是解放军当年就是打这儿炸开城墙攻进去的。可南墙那一段,城墙里竟嵌进了一长溜商号饭铺的,总不致也是当年被解放的吧?!老哥几个就曾在那儿寻到一间“蒙古饭店”,烤羊排、烤羊腿,红焖羊肉什么的差不多开了一桌全羊席,大块吃肉大口喝酒,那番滋味,可不是什么星级雅座里能够品到的。
    
      因此,这城墙根儿下,原本就是市井。无论古城经历了多少苍桑,都很容易在日复一日的时光中谈化的。市井两字,跟城池不仅对仗,而且,又应有些渊源。这井中池里,尤其是走到这城墙根儿下,不是荒草众生,就是陋室小院。贴近城墙那高大的身驱,往往遮去了现代的高楼华堂,也遮去了热闹、豪华和清雅。剩下点原汁原味的俚俗平凡,却正是游人可堪把玩的偌大意趣。
    
      上得荆州十六门中仅存的“朝宗楼”,往城中望去,正是古城市井。白瓷砖饰面的小楼挤在一堆,完全见不到宫阙楼台,只有远处两三处风火墙头,伸向荒草萋萋的城墙。小巷中行人往来匆匆,那些千年以来兵与火釀出的古朴楚风,早已无人在意。我背着行囊在城头上走着,摄着,得小心屏去闹市涌过来的喧嚣风尘。城下的水面早已不通大江,不见风帆小舟往来。好在还借得一片夕阳辉映着城垛,而当年万船云集,旌旗飘飘的场面,却再难想象入画了。
    
      待下得城去走到城墙根儿,两个孩子,沿着那大砖的砖缝正往上爬。爬上去干什么呢?玩儿邪虎!瞧那小子爬了不过两米多高,好一付得意劲儿,惹得那丫头开始也往上攀。更可气的是那一条小狗,楞把一双前爪搭上城墙,爬呀,爬呀,你倒是爬给咱们瞧瞧?
    
      呵呵,看到这样的场景,我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吓得那小狗一溜烟闪了。老哥几个也刚从城楼、瓮城、藏兵洞、水门那一线溜达回来,把背包卸下一扔,都坐到了城墙根儿下的草坪上。一缕缕阳光搭在城墙垛上射过来,城门洞外一辆黄色罗盖的仿汉代的马车,把一团金黄的影子也洒在草地上,那枣红马当然不是“赤兔”,被拴在车辕头动彈不得,正摇尾扭头地喷着响鼻。被我吓着了的那条小狗,又探头探脑地溜过来,东张西望来瞅瞅有没动静,傻了似的在门洞呆了半天。
    
      一切都像是静止了。时光凝固在2003年秋日的一刻里,不会再有素衣披发的屈子,从郢郡(荆州古城以北五公里处的纪南城,楚之四百多年的故都)南行飘然而过。也没人去想刘皇叔携夫人从江夏落帆而归,子龙GG巍然立在船头,率兵搖撸进得水门。一桩桩“城南旧事”都不再去理会。此刻只放任四肢坐在草地上, 暖暖地依着大包东倒西歪,与哥们儿笑谈天下,纵论古今!还缺什么呢?一壶浊酒而已。
    
      从城门洞望进去,两门之间的瓮城里,只有两三大嫂老人推着小车,摆上桔子、煎饼之类等待游人,没有酒卖,更别指望椒盐“烤羊棒子”。还不致有人敢在关羽二爷的城头动土,挖一眼窟去开店。瓮城里有些逼仄阴冷,三五老者是寻到那护城河边的柳树下摆下棋盘。孩子们也不爬了,不追了……
    
      面对这几千年的荆州,我的确失语不能言状了。坐在城墙根儿下,倒是想起月前冬虫发来的那一则读书笔记。他说,“恍然而悟原来这城墙也是一个轮回的舞台”,,“无意无识、无知无觉、无悲无喜,喜怒哀乐的原来都只是人的心罢了……”
    
      直坐到那城垛上堆起晚霞,才赶往沙市车站,乘车往江边白螺渡口,过大江,返岳阳而归。而荆州城垣,从此也不时横陈心头,
    
      依然无语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5/19 21:20:21
燕南飞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老知青
文章:739
积分:1035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3月22日
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燕南飞

发贴心情

    品先生的游记,如同读徐霞客.无论是文字的精细还是图片的优美,无不让人遐想...


燕南飞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5/21 20:51:05
潇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3755
积分:2564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2月3日
4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潇雨

发贴心情
以下是引用燕南飞在2007-5-21 20:51:05的发言:

    品先生的游记,如同读徐霞客.无论是文字的精细还是图片的优美,无不让人遐想...

同感,精彩无比!


潇雨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418306802
潇雨相册:http://photo.163.com/photos/pangbi_cn/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5/22 1:44:51
峭壁松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613
积分:6015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7月3日
5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峭壁松

发贴心情

 “倒是“三顾”的那间草芦,躲在偏僻的一角。被树丛竹林芭蕉掩住。不少游人在参拜“三顾堂”后,竟没有查觉再往前一走。于是,草芦的竹篱柴门,还没有被人踏破。待老哥几个悠悠地踱进来,还是满院斜阳,菊香阵阵。门扉垂帘里,古琴小几处,还可细品思古之幽情。”

精彩、传神,读者仿佛跟着几位老哥一顾茅庐,感受古代高人的意境。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5/22 6:30:45
尾巴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246
积分:172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4月30日
6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尾巴

发贴心情

  

  “高,实在是高”,图片的优美,文字的精细,无处不让人认同学术性极强帖,但却又雅俗共赏,...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5/22 11:03:43
80个知青娃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3613
积分:23957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3月19日
7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80个知青娃

发贴心情

“臣爱睡,臣爱睡。不卧毡,不盖被。片石枕头,蓑衣铺地。震雷掣电鬼神惊,臣当其时正鼾睡。闭思张良,闷想范蠡。说甚孟德,休言刘备,三四君子只是争些闲气。怎如臣向青山顶上,白云堆里,展开眉头,解开肚皮,且一觉睡。管甚玉兔东升,红日西坠。”

唉,我从八十年代一睡到如今,呜呼:酣梦方几时,世上已千年!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5/24 1:47:48

 7   7   1/1页      1    
湘ICP备05003987号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Copyright ©2000 - 2005 Aspsky.Net
页面执行时间 0.17188 秒, 3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