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塘一游已过多日,蔡家湾早已将照片发在网上,本来我不想写了,近日又手痒,胡乱凑些文字图片,给网友们逗逗乐。
藕 塘 行
在河西,离市区不到
我们驱车沿金星大道往北,靠东边有一明显地名标志——藕塘,再拐弯往里走,车道沿山起伏,路面狭窄;路两边有的是居民、村民排列不够整齐的住宅和不成片的田地;当时我疑惑,一路没见到荷塘莲叶,这地方怎么也叫藕塘?
“再进去就好玩了”泰夫子来过多次,对藕塘颇为了解,他这次既当领导又当向导,自然由他侃了。据他听当地老人说:这里之所以叫藕塘,是因为很早以前,这里有大大小小几十口塘,塘里遍生莲藕,夏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有风处,风翻叶背白浪涌;无风处,翠凝叶面绿涡漩,看上去像是一个绿色的海洋;大暑以后,莲藕上市,色泽洁白,微绿透亮,肉嫩浆甜,生吃可与鲜梨媲美,冷炝热炒各式随宜……藕塘便由此得名。后来可能由于“吃饭第一”的原因,藕塘改为水田,现在随着城市现代化的扩展,有些道路、居民村民的住宅用地可能也占用了原来的藕塘。
今日之藕塘仅是个地名而已,早不见昔日的荷花莲藕景色,心中难免些许遗憾,但一到藕塘深处便心情舒畅,顿感别有一番韵味。这里没有城市里让人心烦的喧哗,没有水泥钢筋令人窒息的堆砌,没有如影随形的汽车尾气,没有商业交易的铜钱怪味……
首先进入眼帘的那不算大的藕塘水库清澈明净、碧波荡漾,水库三面层峦迭障、曲径通幽、葱郁的山林随风飘来缕缕清新恬淡的馨香。美景如画,青翠欲滴的枝叶随风飘摇,不禁撩动我记忆的心弦,唤起我淡淡的乡愁。我们插队的地方也是这般隽永、迷人的山水,我们曾在那儿修堤筑坝,在望夫山砍柴、在田里劳作、在青山水库戏水、在廖家湾水库破冰捉鱼,几多辛苦、几多欢喜、几多忧愁。然而,如今青山绿水依旧、青春风华不再,所道是世上一切都由天注定,只能顺其自然,这也许就是永恒不变的万物生存发展的法则。
听泰夫子说,水库附近人家户户开朗、朴实、大方,都是面善心善之人。虽常有游客至此,或小憩饮水、或午休用餐,村人热情接待,且不为利益,使人感到像回到自家一样轻松愉快。我们随意找了水库边辜老汉家,泰夫子的话立马得以印证,辜老汉像迎接久违的亲弟妹一样接待我们,小屋里顿时热闹起来,辜老汉高兴地回味往事。说他是跟雷锋一道去鞍钢,与雷锋同事两年,雷锋的确勤奋能干、人品高尚,一直是大家学习的楷模;说他后来在湖北一家钢厂工作,退休后就回到藕塘,虽在城里有住处,但他和老伴还是不愿离开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藕塘,都愿在乡下过日子……
我们自带了鱼肉蔬菜,就在辜老汉家搞午饭吃,男同胞陪辜老汉聊天,女同胞策菜,张老三虽牛高马大、口齿伶俐,手脚却也不笨,很自觉的策菜帮厨,泰夫人是俨然的掌瓢高手,止不住的忙碌。清闲之中不由我思绪万千,竟离奇的想到:此处若是茅草屋、土砖灶、大口锅、用柴火把子搞饭吃,尽管烟雾袅绕,可能别有趣味;插友蔡家湾更是一语道出真谛,几十年过去了,还是跟这些同学插友们在一起自在,想当初收工回来,做饭的做饭、担水的担水、浇菜的浇菜,日复一日,各出其力,虽苦亦有乐。
稍加休整后,大伙儿便一路爬山。这儿原是国有林场,山林植被保护得很好,山道弯弯,树木青青,路边小草生机盎然、野花竞相吐艳。翻过几个山头,疑无路处霍地出现一片开阔茂盛的林地,树木是那样的秀颀与挺拔,在绚丽的阳光照耀下,地上留下长长的斑驳的树影;林子中有一条盈盈溪水,从隙石间奔窜出来,跳动着明快活泼的音符,流淌着岁月的身影和神韵;沿溪而去有一块诺大的草地,像是天工织就的绿色地毯,步行其上,感觉柔软而富于弹性……
“真是一幅赏心悦目的优美画卷!”珍珍大声感叹;
“想不到在这幽僻之处,有这样令人如醉如痴的景致!”蔡家湾边说边张开双臂,像是要把大自然这美丽景色独自拥抱。
爬上山顶,有一个高大的建筑,据说是林场的防火水塔,只有铁将军把守,不知还管不管用。极目远眺,东面是湘江,南面是谷山。不觉已到中午,大家虽兴致颇浓,却也不得不原路返回辜老汉家。这
此次藕塘一游,花时不多,花费亦小,甚为惬意,余兴未了,我忽然想起一首歪诗以为记忆:“假日清闲游藕塘,插友辜老聚一堂,山水隽永总有情,沧桑历尽话语长。”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