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瑶山雾
人在很多时候是喜欢倒退的,比如时光的倒流。我和一帮朋友到花瑶去,就很有这样一种情结,期盼在那方偏远的地带,找到某种远古的痕迹。
花瑶,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瑶族的一支,因其妇女艳丽的花裙和头上硕大的花帽而名。据传,花瑶是黄帝时代南方九黎之后裔,多分布于我国中南和西南山区。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就是湘南邵阳与怀化溆浦交界偏远山区的隆回大托。
大托的美,不仅仅在那秀丽的山、硕大的石、清澈的溪,更有那疑是远古的古朴民居民风,以及那方妇女疑是远古的艳丽古朴的服饰。
走进花瑶,不由得便想诵屈原的诗:“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态;戽江蓠与僻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却原来楚人之爱美,本就是环佩琳琅,且竟千古一脉,眼前不就是么?!因望楚山而呼:“屈子休走,我亦欲环佩琳琅,偕子漂于瑶水而不归也。”
花瑶美,最美是雾天。试想那乳色的雾飘荡于远山和近山之间,山色朦胧中,只留下古朴的花瑶民居和古韵悠悠的老树,以及树下劳作的瑶民兄弟姐妹的身影,真是一副美的国画。
正当几个色友想着念着的时候,大雾果然就来了。一夜的雨,让瑶山溢满湿漉漉的水气,天亮,就化成了乳白色的雾。此时的瑶山,好似一位羞涩的新娘,披上了一张巨大的面纱。而今天的雾竟不谙色友的心情,如潮水般汹涌着、涨着,瞬间便把个瑶山遮盖得严严实实,变了个浑沌的世界,能见度低到无法拍照。完了,刚刚高兴的色友这下可就傻眼了,大家只好回旅社休息。我有点不甘,拿出楚人的蛮劲,勉强拍摄了几幅,因能见度太低,片子十分模糊。
据旅社的老板说,若在春秋来,这里便有扫顶风。起雾的时候,经扫顶风一吹,雾便有模有样地躲到山峡之间,那时最适合拍照了。
由于我们日程安排得紧凑,终于没有等到适当的雾天。尽管如此,瑶山之行所领略到的古朴和秀美,却仍然给我们心底留下了满满当当的愉悦。(牧歌2007、5、4于隆回大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