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母亲
母亲辞世已经13年了。
13年,母亲的音容笑貌时时在我梦中再现。
我的妈妈出身于军人世家。在家中排行第三。外公李国良,是国民党陆军上将,抗日战争中在西安为国捐躯。官方史料是这样记载外公的:
李国良生于1896年农历八月初七,字兆彬。青年时代慨于国家多难,东渡日本,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笃志潜修。1923年秋,学成归国,投奔孙中山先生,任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中校参谋,并兼任陆军讲武学校教官,颇得上司倚重。1924年9月,孙中山在韶关督师北伐,调任建国攻鄂军程潜部上校参谋,参与戎机。1925年起,先后任第二军官学校主任教官、国民革命军第六军讲武学校教育长、中央入伍生部部副、第六军学生总队总队长。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任第六军教导团少将团长,率部参战,卓有战功。1927年夏,调升第十七师副师长。不久,又调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附设军官团少将教官。1928年冬,调升训练总监部辎重兵监。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训练总监部改组为军训部,出任军训部中将辎重兵监兼后方勤务部运输处处长,负责抗战时期的辎重兵教育训练和军需物资的运输事宜。
1939年春,奉命兼任天水行营军训处中将处长,进驻西安。3月7日,日军空袭西安,所避之防空洞中弹塌陷,不幸遇难。被国民政府追授上将军衔。
外公曾经说过,他的几个女儿都要嫁给军人。我的大姨和二姨都是嫁给了国民党将军。
妈妈年轻时很漂亮。曾就读于湖南长沙一中,后随外公在南京读书。学习成绩很好。身边的追求者甚多,而且大部分是年轻的军官。
外公遇难时,妈妈还在上学。两个舅舅更小,外婆又不识字,妈妈就跟着大姨一起生活。
抗日战争中,妈妈随大姨一家到了重庆,在那里,她遇见了北洋大学航空工业系毕业的、投笔从戎的爸爸,也许是前世有缘吧,两人很快堕入爱河,不顾阻拦的结为夫妇。
其实我爸爸并不是正式的军人,也没有军衔。只是因为战争的需要,在部队修理战车和培训战车驾驶员。就因为如此,这场婚姻受到了两个姨爹的反对。然而爸爸妈妈忠贞的爱情终于感动了他们。
新婚不久,爸爸调往老君庙(今玉门油矿),负责那里的石油运输工作。由于战争吃紧,爸爸回重庆的时间很少,妈妈毅然丢掉在重庆优裕的生活,随爸爸一起在老君庙安家。在那里生下了姐姐。
两年后,妈妈在重庆生下了我。那是一个除夕的晚上,爸爸由于公务繁忙,不在妈妈身边,两个姨爹和姨妈都不在重庆。妈妈这个千斤小姐,第一次独自面对严峻的考验。她挺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