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忙些什么呢?开会?还是忙着酝酿什么地方政策?都不是。从4月下旬到6月下旬,他们将在省委书记张春贤的要求下,出现在互联网上,向广大的网民解释湖南将如何消化、吸纳来自全球的1万1000多条有关“湖南发展”的“好主意”。
这1万1000多条“好主意”,指的是湖南省委于2006年8月8日在互联网上启动为期三个月的“迎接党代会,共谋新发展”献计献策活动,呼吁“在湖南的湖南人,在外地的湖南人,在湖南的外地人,以及所有关心湖南发展的人们”针对湖南的发展问题献策后,征集到各种意见回馈,其中有5500份来自互联网。
“迎接党代会,共谋新发展”献计献策活动的最大支持者是湖南省省委书记张春贤。可是,这场活动能在短短三个月内取得全球关心湖南发展的网民的积极响应,纷纷出谋献策,是张春贤所意料不到的。他后来接受当地媒体访问时说,互联网踊跃而善意的参政议政热潮让他始料不及,全球各地各行业人士提出了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党建等各个领域的众多对策建议,不乏真知灼见。
2006年11月,湖南省委将具代表性的119条建议和领导人批示结集出版《献策湖南》一书,由省委书记张春贤、省长周强分别作序。此书分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五大版块,共计30多万字,赶在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召开之际(11月8日至12日)发到各党代表手中,并发给省直单位和各市州、县(市)区领导参阅。
网络民意进入决策视野
据湖南籍全国人大代表王填透露,湖南省委通过网络征集民意的创举,也提高了湖南党政机关的决策效率,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好建议随即被湖南省委省政府纳入有关部门的决策视野。
王填在今年两会期间接受《三湘都市报》记者访问时说,献计献策活动后,湖南大学教授廖进等四人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这样一条建议:“建设和谐社会要善待农民工。”2006年10月4日,省委书记张春贤当即批示:“确应善待农民工,善待外来务工者。”11月2日,湖南省出台新政策,农民工可以免费享受医疗保险。
“湖南在问计于民上做出了十分有益的探索,湖南的做法具有普遍适应性,应当在全国各地推广!”王填建议,全国各地的各级政府机关应当设立“献策办”常设机构,以便广泛收集民智民意,并以此作为各级领导干部行政决策的参考和借鉴。
张春贤在全球问策获取广泛支持后指出,湖南省委更加深刻认识到坚持民众路线是执政党的事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凡是民心所向的事,我们一定要做好;凡是民心所背的事,我们一定不能做”。
他说,湖南借用互联网寻计问策拉近了省委和民众之间的距离,促进了科学决策和民主政治建设。他承诺将坚持畅通民意,“进一步建立健全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长效机制”。
官员正视互联网舆论力量
在省委书记的影响下,湖南省省委的官员认为,如果党政官员不愿、不会、不能利用网络和群众沟通,可能就会变成现代社会的聋子和瞎子。
据悉,湖南省目前的网站总数接近80万,网民超过500万人,而且还在持续增加,他们大多有自己的博客或者独立的网络空间,可以部分自由的表达意见。
湖南省委宣传部门的官员承认,互联网已经在新的舆论格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对政府管理方式正产生着一系列冲击和深刻影响。
湖南省领导群体对互联网的重视,也在客观上强化了该省的网络舆论监督力度。湖南宣传官员十分清楚传统的新闻管治手段已经不管用,因此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发生新闻是第一位的,发表新闻是第二位的。
据悉,宣传部门开始松动对媒体长期沿袭的堵、盖、封等手段,湖南省的官员称,他们正在尝试建立一套新的信息发布机制,重大突发信息改由自己说、主动说、专人说、及时说。他们也告诉其他政府部门的同僚,“堵了一个记者的口,堵不了所有记者的口;堵了所有记者的口,堵不了互联网上网民的口”,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消除出现“负面报道”的源头,是唯一和最重要的。
互联网不仅改变了湖南省的政治生态,一种崭新的中国式网络民主政治,已经诞生于中国革命的摇篮——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