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江永知青是我省下放时间早、延续时间长,知青人数集中、影响较大的一个知青群体。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动网先锋论坛各地知青江永知青 → [推荐] 陆几无 三 万力

您是本帖的第 781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推荐] 陆几无 三 万力
绿碧岭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95
积分:961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10月31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绿碧岭

发贴心情
[推荐] 陆几无 三 万力

            陆几无       三

  “双抢”过后,瑶寨接到县林业局的通知,大意是说瑶寨对面的牛头山的杉木林内,有一批已砍伐的长度为8—10米的杉木,希望由瑶寨派人承运,运费按常规力资给付。即直径20CM的八角钱一根;直径25CM的一块钱一根;直径在20CM以下的只有六毛钱一根。

  叶队长接到这个通知后笑在眉头喜在心。要知道,在瑶山能赚到现钱的机会是微乎之微,平日里用钱都是靠上山砍点柴,寻点中草药,打一点山上野兽,和家里的鸡鸭屁股换几个油盐钱。这样挣钱的机会,无疑是天上掉了馅饼。而且,按瑶寨的老规矩,这样好的消息必须马上告诉寨子里的瑶民,凡是能干活的,不分男女老少都有权参加,挣的钱队上和个人作三七开,即队上得三成,个人收七成。当叶队长把这个消息公布后,全寨子的人都高兴起来,家家户户都忙着做上山扛木柴的准备,就像将要扛座金山回来一样。

当晚,知青组也忙着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对策。若论实力,知青组中这七男八女不是瑶民的对手,因为靠他们稚嫩的肩膀来扛、来抬、来挑,不是他们的强项,肯定没有效益;但他们的智力占优势,他们可以凭借着这点优势去和瑶民们一决高下。于是,他们围在一起,研究起这次进山扛木的工作:从牛头山杉木林把木头运至山脚的山道约两华里,再走三华里的山路才能上一条简易便道,从便道运至县城贮木场有28华里,这其间是没有任何运载工具可以替代的。因为县城通往瑶山还没有公路,所以也就从未通过汽车……知青们冥思苦想了一个晚上,也没有想出什么好的方法,看来他们也只能硬用肩膀来扛了,扛得了多少算多少。

坐在角落里的陆无几始终没有作声,因为这项工作绝非是数理化知识可以用来解决的。他一个人坐在那矮凳上,就着一豆油灯,在一张废纸上画画写写。猛然间他高兴得把笔一挥,摘下眼镜在衣角上擦了擦高兴得喊了起来:“运木头的办法有了,只是有些细节和分工想请大家来研究研究”……

陈武兵正为这事一愁莫展,他见陆几无一开腔,知道他准有“戏”了,便一古碌的冲到角落,抓起陆几无,摇着他的肩膀:“快说说你的想法”,然后又对女知青说:“快去升火,今天晚上‘打平伙’(牙祭)!”可遗憾的是,女知青们找来找去,也只找到一些萝卜和黄豆。陈武兵此时才意识到他刚才一时高兴发错了命令。他只得说:“今晚就这水平了,明天晚上我们再开荤”。这天晚上陈武兵和陆无几及几个男知青一边呷着煮得热腾腾的萝卜和黄豆,一边在纸上画来画去,共同策划到后半夜,然后,像茅草一样,横七竖八的倒在堂屋的地上,甜甜的睡了。

第二天凌晨,牛头山浓雾弥漫,全村寨的男女老少都吆喝喧天地踏雾进山。陈武兵也只向叶队长打了声招呼说:“我们先去砍点藤索”,就带着知青组的人兵分两路进山了。

山上的杉木已用红漆作好了直径和长度的码记,扛的人可以量力而行,能扛多大就扛多大。他们都有按山寨传统的办法:一是单扛,二是双扛,三是抬担架似的两人挑,其实这也是一种两人合作的方式,当然力气大的人,两人可以挑起四根木头,走的时候两人的脚步必须合拍,否则,就寸步难移。

很有心要在这里补充一下路况,从大瑶山山村往县城的路程如果是由枫木坪算起是28华里。当年尚无正规公路,所以瑶民们从未使用过推车、牛车、船和汽车之类的运输工具,无论你多重多大的东西都是靠他们的两只手和两双脚。在靠县城5华里的唯一的一条通道上,有一座名叫鬼岩山(又称穿岩)的山横亘其间。穿越鬼岩山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隧洞,这条隧洞据说有上千年的历史,隧洞口的上方原刻有“千家峒”三字,这个隧洞就是六百多年前瑶民的祖居地。此隧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据地方志载:“此洞自有史以来,曾抵御黄巢部入侵……”

瑶山村寨的村民上山后,见了码在地上的木头,就忙不叠的干起活来。他们扛的扛,抬的抬、浩浩荡荡的往山下走去,叶队长也欢快地引吭高歌:

  十里长亭别情郎,郎谋生计去远方。

  十年相思一场梦,妹的魂灵葬松岗。

当他唱到“当依嗬嗨!依牙哟子喂”时,运木的瑶民都跟着和了起来:

    明月夜,短松间,痛断肠……

  那歌声如泣如诉,仿佛有一股泉水从他们心中流过,把劳动的艰艰辛都忘得一干二净,他们的肩上仿佛扛的不是木头,而是一根根让人入魔的魔笛。

  按古老的惯例,千家峒内每隔十里设有一供人歇息的长亭,亭内必有一眼泉水,泉旁备有一个或几个竹勺,那是专给路人掐水喝的。

  叶队长停在泉水边,用勺子掐了一勺水喝后,他习惯地打量了一下扛木头的人。他有些讷闷:“那些知青都死到哪里去了,怎么一个都还没有下山咧?,这山里可是没有其它的路可以走,他们难道走错路了?”

  是的,叶队长怎么也不可以想到知青们会在这件事上出足风头:他们兵分两路,一路进山砍藤索和扎木棍,然后到牛头山堆放场会合,他们与叶队长走的根本不是一条路。他们是按前天晚上设计好的路线行动的。他们此刻正在牛头山与全中杉称马岭的坳口,因为此坳只有30多米宽,先放倒三棵树扎成便桥,而后,再平均按每人三棵树的标准拖运过去,把木头全部拖到全中杉的溪水边集中。而后,把每三颗树扎一个小排,再把它推入江水中。每人手里拿一根木棍,此木棍的用途不可小看,因为大瑶山金中杉溪水虽流向县城,但它不是河道,经陆无几多次实地考察,才熟读了沿途的地貌特征:该溪水浅的地方只有二尺,深处却深达四米,杂木棍就是用来逢灞托排,逢岩必顶,逢弯必撑的唯一的工具。这条溪水,若不是发山洪,它的水流是很平稳而温顺的,但要从它的身上把木头运到县城,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下午三点左右,瑶山村寨运树的人已全都把树木送到县储木场,人们都在忙着码树、点数、开单、收钱……此刻,寨子里的知青男男女女都懒洋洋的躺在草坪上晒太阳,那份悠闲劲让叶队长大吃一惊:真他*的邪门,他们不论男女,全都是运那种直径为25CM的大木头,而且是人人都运了三棵……

  这天,知青们在县城闹子上买了一付猪下水,一个猪头和一些烟酒之类的东西,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千家峒。

  只是在他们往回走时,叶队长也偷偷的跟在陈武兵的后面盘算着知青们此次运木头的收获:15个知青今天总收入为45元,除去交队上的三成,他们还足足赚30元,蹭他娘,开洋荤!叶队长的舌头不由得啧啧起来,要知道,在当时,这可不是一笔小数!叶队长是和唐会计合伙挑的,可他们充其量也只挑了4根20CM的木头。累了个半死,出了一身臭汗,每人也不过赚了一元钱,这点钱到闹子上吃碗光头面,一碗白饭(山里人喜欢用面来送饭),再称几两肉回去就身无分文了,这叫他怎么不眼红知青们的收入呢。

  叶队长扯了扯陈武兵的袖子,焦急的问道:“喂!你们搬的树又大,收工又早,你们到底是怎么个搬法?”

  陈武兵也毫不隐瞒爽快地从嘴里蹦出两个字:“水运!”

  叶队长眨巴眨巴着眼睛,听不懂陈的回答:“你他*的小子,你骗我!”

  陈武兵用眼瞪了他一眼:“我们在过马岭坳口时搭了一座便桥,运完树后便把桥撤了,集中到金中溪边扎牌,便顺着下水,一路漂流至县城的。”

  陈武兵知道想一下子说服叶队长也是件难事,他毕竟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人,熟悉千家峒就象熟悉自已的几个手指头一样……

  其实也不复杂,因为陆无几从小就生活在湘江边古朱张渡(朱熹与张轼论学的古渡口,其对面就是岳麓书院),七岁便开始与父母亲一起游泳,十三岁就能横渡湘江。

插队大瑶山后,陆无几上县城首先想到的是水,数次在山寨周边考察水系,多次由全中杉溪顺水而下,漂游至县城,他对水系的落差和季节的变化了如指掌,在无洪水暴发的季节,千家峒水系还不能称之为河流,它只不过是一条无人工修凿的、时深时浅的、宽窄不一的、途中有三道坝的原生态小溪而已。所以在全中杉下水后,15个人手中就必需手中有一根杂木棍,它的用途就是既当篙又作撬棍。逢浅撑排,逢坝抬排,逢礁顶排,十几个人如此通力合作,一路上唱着、笑着、闹着的撑着排往前漂着,既新鲜又剌激。特别是快到县城的鬼岩山附近的穿岩溏时最危险,因为,这里的水最深、最宽、水流湍急而且还有九个急湾,但知青们感到最惬意的也就是这段水路,知青们绝大多数都有是躺在排上,任它随水势漂荡。木排在溪涧里时起时落,时左时右,时快时慢,躺在排上的人仍悠然自得,因为陆无几已经摸清了这里的水域情况,晓得这一带既没暗礁,又无徒石,不知不觉就到了县城贮木场。运木柴这种好事不是年年都有的,得由林业局轮流指派,干一次算一次,可这等好事就让知青遇上了。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5/13 23:32:31
易禺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6249
积分:4056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4月28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易禺圆

发贴心情

千家峒,水路木筏一路漂!浪漫!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5/14 6:41:15
笑对人生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4866
积分:3208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2月16日
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笑对人生

发贴心情

这天,知青们在县城闹子上买了一付猪下水,一个猪头和一些烟酒之类的东西,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千家峒。

知青生活很苦,有时也有乐趣,特别是回忆起来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5/14 14:10:30

 3   3   1/1页      1    
湘ICP备05003987号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Copyright ©2000 - 2005 Aspsky.Net
页面执行时间 0.09375 秒, 3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