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鹏夫将他的力作发进了我的邮箱.读了百感交集.此公大作一共三篇,分三次发上网,相信大家读了之后,会和我一样的感受的.
肖鹏夫,1963年下放在桃川农场霸王岭生产队,和朱赫在一口锅里打饭.爱好文学,从文中可见他的文学功底.
往事记忆
.
肖鹏夫
.
以往的岁月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有些事回忆起来,总叫人心头沉甸甸的,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巴格”之难
.
1971年8月的一天,岳麓山游人如织。下乡知青何君出差回了长沙,乘有闲暇,便和几个朋友同游岳麓山,游到云麓宫侧,在两张石凳上坐定,东聊西扯开来。
这时,在稍下一点的一块平地,有一来访的日本乒乓球访华团和中方的一歌舞团演员们在一起联欢,时值午餐时分,联欢的双方取出带来的食物,就地野餐。
何君一行人中,有人问说:“怎么没听到他们说‘米西、米西’啊”。
何君说道:“这‘米西、米西’不是日本话,是日本鬼子来华后生造的;‘巴格牙鲁’也不是日本话,也是他们生造的。”何君还说,这是中学时一个老师告诉他们的。
何君话音刚落,一挎着相机的男子冲到他们面前,厉声喝问:“你们刚才说什么?”
何君回答:“我说;‘巴格牙鲁’不是日本话,是生造的。”那男子盯了他一眼,转身走开了。何君等仍坐在那里闲聊了一阵,起身往山下走去。行至半山。几辆带边斗的三轮摩托车驰了过来,跳下车来的人亮出了公安分局军管会的牌子。把他们几个人往车上一带,风驰电闪般驰到了岳麓公安分局。经过一番盘问,除何君外,另外几人被放了回去,何君则被送进了看守所拘留起来,因为他说了“巴格牙鲁”这个词。两天后,何君的父亲方知没有回家的儿子进了看守所,便随同单位的保卫干部到了公安分局,才知道儿子是因为“破坏毛主席的革命外交路线”而入狱的,这可是天大的罪名。
在狱中,何君又被提审了几次,反反复复都是一些现话,无非是那天说了什么,为什么要说那些话等等。然后就无人理睬了。当时这间看守所还可以看到报纸,从报纸上他看到那些日本人已经回国了,但他仍被关押在牢房里。同监的
十几号人,除了一个“恶攻”犯,是个大学老师,谁都不相信他仅是因为那个从电影中学来的“巴格牙鲁”而入狱的。
在岳麓分局关了十来天,何君又被转押到他下乡的所在地益阳县。先在收容所了关了一段,又转到公安看守所。看守所的干警也不相信他仅仅是因为那句“巴格牙鲁”而被抓的,说他“你肯定还有其他的事”。狱中关押的另一些人,听了他被抓的缘由,惊诧不已,说“你站在我们益阳街上骂上三天,都会没人理你”。
狱中难熬的时光一天天过去,何君终于被释放了,是由何君所在公社的领导接出去的,这时,他已被关押了44天。放他时,公安局作了一个口头结论:“好人犯错误”,还嘱咐他“以后不要再犯了”。至于为什么被关押这么久呢,据说是要看看日本方面有何反响,如果那天日本人听到何君的话,提出什么抗议之类,那后果就严重了。幸亏没有。
后来,我把何君的这段遭遇讲给了一些年轻人听,他们都感到不可思议,甚至还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至于一些与我同样经历过那段混沌岁月的同龄人,见怪不怪的认为,这是一件小事,没有什么值得记述的。
确实,比起功盖日月的刘少奇、彭德怀、贺龙,还有张志新、遇罗克,还有许许多多的人的凄惨命运,何君这一档事,算得上什么呢!连“一碟小菜”只怕都算不上呵……
但是,我“钻牛角尖”似的想,假如当初那个日本访华团听到了那句“巴格牙鲁”,回去发表个什么声明,甚至影响了中日建交,那该把何君怎么办呢?只怕会要杀头吧?但他是不是应该被杀头呢?
冥冥之中,是应该有一个准确的答案的!
最后补充一点:“文革”后恢复高考,何君报考研究生时,选择的外语是日语,在补习日语时,他方知道。“巴格牙鲁”不是生造的,是日语,但只有“巴格”没有“牙鲁”。“巴格”,日语是马鹿,译成中文是“混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