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日,进了城,到步行街。本来想拍张好照片,连题目都想好了,就叫“步行街的五一”,准备拍一组,其中拍一张脚,把相机放低,只拍行人的匆忙行进的、各式各样的脚。技术不行,机子也差点,坐在街边上搞了半天,满头大汗,都没拍好。再加上胖子怕热,实在受不了,匆匆忙忙就逃回家了。
2日,又过了河,到电脑城买电脑。搞了几个钟头,又热得要命,又匆忙地逃回家。
3日,又过了河,朋友们一起到南郊植物园。植物园人山人海,开着汽车在里边转了半天,连个吃饭的地方都没找到,处处客满。最后,在植物园外才找了地方吃中饭。下午,去找哥巴兄,头天早上他给我打了电话,说他来给父亲扫墓,住他哥哥那里。于是,顶着烈日,又坐公交车,又走路,又坐摩的,总算在二环线附近找到这座没有具体地名的房子。他哥哥我也很熟识,三人相谈甚欢。我和哥巴小学同学,有近30年没见面了,这次得知青网之力,竟然联系上了,很高兴。在他哥哥家吃饭,约定了暑假旅游的事情,然后步行回家,走了50来分钟。
4日,幸福的一天!上午在家干了点正事,下午4点,决定到乡里去走走。坐902,坐到底,下车后,在马路边随便找了条较大的路,就走进去了。离公路渐行渐远,鸟叫声则愈来愈清脆,我们边走边看,无名的野花在路边开得很旺盛,狗们则精力过剩地在禾堂坪里嬉笑打闹,菜地里也偶尔看见劳作的村妇,说是村妇,其实比我们穿得要客气得多。看见对面山里似乎有座庙,绕了很多路,还承蒙路人的指点,终于找到了,非佛非道,是专保此方平安的神,修得很好,里边张贴着捐款人的名字,各项款项的支出情况,交代得清清楚楚,看来为神做事,人们还是有所畏惧的,旁边还有个个人修建的很简陋的土地庙。继续沿着路走下去,里边竟然还有个规模不小的农家乐,环境极幽雅,设备很好,尤其是那片山林,绿荫漫天,里边收拾得干净已极,小道纵横,坐具吊床齐备,比我所看到过的农家乐都要好。天已渐渐暗下来,主人指点了我们一条近道,大概10多分钟,我们就走上了马路。仍旧坐902,8点钟到家。
小道、道边的野花和蕨。
道边的竹子
不知为什么,老杜不喜欢竹子,他说,“青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他对竹子有什么仇恨呢?历史上的名人喜欢竹子的人也很多呀,如苏轼,他说,“宁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郑板桥说,“衙前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把竹子比作百姓,还说“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不是名人,但很喜欢竹子。
庙 庙内的布置 庙前的碑
这是个人修建的土地庙前张贴的纸条。请细看上面的内容。庙极其简陋。
唯一的一只忠于职守的狗
一路上,看见很多狗。狗们或睡觉,或打闹,都在干自己的事,从没正眼瞧过我们。只有这只狗,虽然个子不大,却对我们狂吠不止,在尽它自己的职责,故发表其照片,以资表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