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动网先锋论坛各地知青茶陵知青 → 茶陵简介


您是本帖的第 2150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茶陵简介
灵灵仙子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1558
积分:1063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4月14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灵灵仙子

发贴心情
茶陵简介

  茶陵城是南宋时期建的一座古城,现在还保留着一段城墙,城墙南面是一条美丽的洣江河,河上雄踞着一条铁犀.茶陵铁犀位于县城人民街。南宋绍定五年(1232),茶陵知县刘子迈因“江水荡决南城”,遂“铸铁犀数千斤置岸侧压之”。犀高1.1米,长2.1米,宽0.8米,重约3.5吨,系用亚共晶白口生铁分三次浇铸而成,其状似牛,俗称“铁牛”,昂首而卧,栩栩如生,历数百年不锈不斑。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4/25 17:51:46
灵灵仙子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1558
积分:1063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4月14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灵灵仙子

发贴心情
 茶陵,因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崩葬于茶乡之尾”而得名,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县。地处湖南东部,隶属株州市,北抵长沙,南通广东,西屏衡阳,东邻吉安。面积2500平方公里,人口57万,辖25个乡镇、农场。茶陵是湘赣边境地区交通枢纽,京广、京九铁路侧翼东西,醴茶铁路、106国道,三南公路交汇于此,周边县(市)物资多在此集散。茶陵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寒期短,无霜期286天。年平均气温17.9摄氏度,降雨量1370毫米,日照时间1718小时。

  茶陵资源丰富。有耕地43.1万亩,水域7.9万亩,山丘172万亩,草场90万亩。主要矿厂资源有铁、钨、锡、铅、锌、钽铌、金、煤、石灰石、萤石、花岗岩等20余种。农产品主要有稻谷、棉花、柑桔、苎麻、生姜、大蒜、白芷、菜油、烤烟、茶叶和生猪、菜牛、黑山羊等,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茶叶生产基地和瘦肉型牲猪生产基地。林业资源有松树、杉树、楠竹、油茶等,全县森林活立木蓄积量223万立方米。水电能蕴藏量达14.3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9.6万千瓦。

  茶陵风景秀丽,名胜甚多,有“好山千迭翠,流水一江清”之称。古迹名胜主要有南宋绍定年间铸造的“南浦铁犀”和“秦人古洞”、“灵岩夜月”等“茶陵八景”。位于城郊的云阳森林公园方圆70公里,神农曾在此种五谷、尝百草,传说又是南岳圣帝的避暑行宫,山寺终年香火绵绵、钟声不断,被称为“可以长生、可以避世”的福地。茶陵距井冈山、炎帝陵、南岳旅游胜地仅数十公里,且为必经之路。

  茶陵工商业较为发达。拥有各类综合专业市场20个,商业公司60余家,县内商贾云集,物畅其流,是湘赣边境地区的商业中心,全县有采掘、冶炼、铸造、电力、机械、化工、建材、轻工等20多个工业门类数百个产品,其中采掘、建材、冶炼、铸造已成为四大支柱产业。

  茶陵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电力已并入湘中电网,并有大小水电站16座,其中青年电站装机总量12600千瓦。邮电大楼配备10000门数字式程控电话交换机,可直拨国内外各地,并开通了国际、国内图文传真、移动电话、自动无线寻呼、邮政速递特快业务。所辖各乡镇均开通了程控电话。云阳开发区、龙下工业小区和各具特色的商贸小区设施齐全,功能配套,为外商投资置业提供了理想场所。

  茶陵的土地是红色的,是用3万多名被杀害的革命群众,5000多名先烈的鲜血染红的。茶陵的土地的神圣的,它留下了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谭震林、毛泽覃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足迹,培育了谭家述、刘道生、周仁杰、刘转连、刘培善等一大批优秀人才。

  历史悠久的茶陵,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有较大的影响。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农民运动席卷全县。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茶陵作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六县之一,中国第一个县级工农兵政府诞生地、湘赣省的重点县、模范县彪炳于世。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片土地上艰苦征战、力挽狂澜。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有“茶陵牛”之誉的茶陵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演出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史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全县有3万多人为革命献身,占当时全县人口七分之一,其中,解放后被正式追认在册的革命烈士有5270名,数量之多在湖南省县(市)中列居第三。1955年至1964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将军军衔的有25名,其中中将5名,少将20名,将军人数之多在全国排名十二,位居湖南省第三,株洲市第一,有“将军之乡”之誉。

  茶陵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主要体现在稻作文化、耕读文化、红色文化三个方面:

   [稻作文化] 1981年在茶陵县尧水乡艾里村湖里发现的、1983年经南方13省水稻专家鉴定的“茶陵野生稻”,和1986、1996年在茶陵县独岭坳(即茶陵县枣市镇虎形村境内)发掘的大溪文化遗址,证实了茶陵是中国乃至世界稻作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尤其从约600平方米遗址中遗存的稻粒考古发现,早在约7000年以前,茶陵的先民已人工栽培水稻,开创了稻作文化之先河。
  晚于茶陵稻作起源时期约1000年的时候,氏族部落首领炎帝神农氏带着一批臣民来到茶陵,开创了茶陵稻作文化的新时代。他“制耒耒吕,教民种五谷”;尝百草,为民治病疗疾。“种五谷”(主要指传授先进技术)和“尝百草”的传说与“灵迹”,现保存较多,并广为流传。“立春送火把”定耕等稻作文化的民俗至今沿袭。

   [耕读文化] 稻作文化是茶陵上古时期人们生存与安全的需求,而耕读文化则是茶陵唐宋以来人们的高层次需求。
  茶陵地处“吴头楚尾”,境内“好山千叠翠、流水一江清”,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加上地处偏僻,战争相对较少,因而不少北人南迁于此,是北人南迁的重要门户之一从69个姓氏《族谱》中发现,宋、元、明三代南迁于此的姓氏有47个。他们定居后,兴办私塾、书院,希望通过勤耕、苦读来提高家族地位,进入上层社会。耕读文化由此形成,历久不衰。曾培育了122名进士,而刘三吾、李东阳、张治、彭维新等四大学士是其中的佼佼者。
  以私塾、书院为表现形式的耕读文化的强化,使贫寒农家子弟走上仕途,成为官宦之家、书香门庭。明代大学士张治少年时,只能靠父亲替人做长工及亲友资助才维持学业,只能住在茶陵州城的偏僻西郊旌忠庵发愤苦读,于正德十六年(1521)一举成名,中会元、进士,后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进入社会上层。华盖殿大学士李东阳受茶陵耕读文化的影响,开创了“茶陵诗派”,写出了大量的现实主义作品,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耕读文化的强化,不仅养成了勤奋好学的风气,也促进了尊师重教的良好美德。私塾在茶陵各村均有兴办,有的村办有2~3所。书院自宋至清代共办有32所,在湖南名列前茅。元代李祁在《学校记》中称:“茶陵学校于湖南

为盛”,宋代 居湖南第三、元代居第二、清代居首位。茶陵书院在清代有22所。清代状元肖锦忠先在洣江书院就学,后辞官又在洣江书院主讲。榜眼曹诒孙先后在县内白沙书院和长沙岳麓书院就读,后来为官休假时主讲洣江书院。茶陵自唐天复元年(901)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间,中进士者绝大多数曾就读于书院,中进士后他们又返哺社会,兴办书院。明翰林学士刘三吾和进士王廷爵、罗鉴与清进士兰卓焕,分别在县内创办明道、云崖、西畴与范乐等书院。

   [红色文化] 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勤于耕、士勤于学”的耕读文化越来越不适应大多数劳动人民的需求。“农”、“士”对立,“体”、“脑”分离,加上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迫使劳动人民走上反抗道路。位于湘东边陲、井冈西麓的茶陵,是毛泽东创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好地方。素以“其性决烈劲直”的茶陵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轰轰烈烈地开展农民运动,为抗击地主武装的血腥镇压建立了革命武装和红色政权(即工农兵政府)。这块烈士染红的土地是井冈山根据地六县之一,湘赣苏区的重点县、模范县。于是红色文化在茶陵形成,并影响深远。大革命时期,茶陵苏区有各类小学47所,其中列宁高小1所,列宁初小20所,平民夜校23所,半日学校2所、女子职业学校1所。茶陵县立列宁高级小学校于1931年12月在秩堂雩江书院(也称毗塘书院)开办,县委书记贺碧如兼任校长,招收学员60~100人,分甲、乙、丙三个班级,设有国语、算术、社会发展史、革命常识、自然、地理等课程,以“为工农服务,为革命战争服务,为阶级斗争服务”为办学宗旨,虽时间不足两年,却为苏维埃政府和红军部队输送干部、战士200多人。学校开展的各类革命竞赛运动和革命宣传活动,深深地吸引和影响全县人民;开展的体育、文化、歌咏比赛,有力地冲击着旧的文化教育制度。这种红色文化乃是新中国建立后的现代文化教育的雏型,为新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奠定了基础。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4/28 18:34:47
灵灵仙子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1558
积分:1063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4月14日
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灵灵仙子

发贴心情

这是光泉,相传为宋代名将岳飞所题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4/28 23:06:41
灵灵仙子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1558
积分:1063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4月14日
4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灵灵仙子

发贴心情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4/28 23:08:50
灵灵仙子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1558
积分:1063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4月14日
5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灵灵仙子

发贴心情

苏维埃政府  
苏维埃政府在茶陵县严塘镇境内。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4/28 23:14:29
灵灵仙子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1558
积分:1063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4月14日
6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灵灵仙子

发贴心情

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4/28 23:20:16
灵灵仙子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1558
积分:1063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4月14日
7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灵灵仙子

发贴心情
  1927年11月,工农革命军攻占县城后遵照毛泽东指示建立茶陵县工农兵政府,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县级工农兵政权,工人代表谭震林任主席,美国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援引毛泽东的原话,称“在湖南东南部的茶陵县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红色政权”。同年12月27日,县政府随工农革命军撤离县城。旧址位于城关镇前进村三角坪,原系南宋至清代的县(州)署衙,占地10521平方米,建筑面积3974平方米,1928年毁于战乱。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4/28 23:23:02
灵灵仙子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1558
积分:1063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4月14日
8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灵灵仙子

发贴心情

  湖南省唯一的进士文化墙,在洣江书院旧址旁(现茶陵一中)。自唐初至清未茶陵县共产生127位进士,其中两位状元、两位榜眼。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4/28 23:27:14
灵灵仙子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1558
积分:1063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4月14日
9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灵灵仙子

发贴心情

  又名东门笔直塔,洣江乡境内,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因下为险滩暗礁,用于导航灯塔,后倒塌,现存笔直塔为清朝重修。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4/28 23:30:14
灵灵仙子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1558
积分:1063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4月14日
10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灵灵仙子

发贴心情
云阳山名胜之一,在楚汉相争时期,著名谋士张良隐居在云阳山,当时刘邦在此请他出山,张良本有意相助于刘邦,但他说如果我用一剑劈开这块石头,就和你下山打天下,结果用剑一试,巨石一分为二。张良后来成就了刘邦的伟业,这块石头成了云阳山的名胜之一。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5/4 23:40:21

 25   10   1/3页      1   2   3   尾页 
湘ICP备05003987号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Copyright ©2000 - 2005 Aspsky.Net
页面执行时间 0.18750 秒, 4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