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从“文化寻根”到“精神寻根”的行者
——我的韩少功印象
说起韩少功,不能不提到他的寻根情结。
一九八五年秋的某日,我在塞上江南的银川一同学家客串。同学拿出一本杂志,说要介绍一篇湖南老乡作家的文章给我看。由此,我读到了韩少功先生的《文学的“根”》,并从此关心起少功的作品。
那是一个伤痕文学和改革文学交相辉映的时代。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卢晓华的短篇小说《伤痕》问世第一天我看到那张报纸的情景。很快,我惊喜地读到了当时刚刚起步的张贤亮的《灵与肉》以及他使我落泪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不久,还请他来到我们中间谈创作的心路历程。我为我们的社会终于能够大胆而深刻地掀开民族的伤疤痛并快乐着。
但是,我们心里明白,我们的目的并不仅仅止于掀开伤疤,我们更需要从根源上进行思考。
在这个时候,少功先生的论《文学的“根”》及其一些作家紧随其后的寻根文学作品,给我们的时代投来了思想之光。我的同学多是知青,对伤痛的历史早就有着寻根溯源的心结,少功先生的思考,无疑深得知青读者的赞赏与钦敬。我们曾热烈地讨论,等待一个新的文学奇观和一段新的社会思考的出现。
不久,我们就读到了少功的寻根力作《爸爸爸》。《爸爸爸》以一种象征、寓言的方式,通过描写一个原始部落鸡头寨的历史变迁,展示了一种封闭、凝滞、愚昧落后的民族文化形态。作品以白痴丙崽为主人公,通过对他的刻画,勾勒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某种畸形病态的思维方式,表达了作家对传统文化中某种劣性文化的深刻反思与批判。《爸爸爸》之后,我陆续读到了《羊的门》、《小鲍庄》、《棋王》、甚至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文化批判的好作品。
我深感,中国人是一个极具“根”情结的民族。是一个在世界民族之林独具奇特“根”文化的民族。这个“根”说白了就是祖宗给我们留下的文化积淀。在这厚重的积淀中,有精华的光芒,却也不乏糟粕的暗影。当我们经历过反右和十年动乱,我们日益深刻地感觉着这种暗影对于我们人性的畸变作用和对于我们民族的魔力作用,它甚至也渗透到我们一代知青之中。不是吗?我曾读过云南知青的许多故事,打小报告,明争暗斗,自相戟害,不是说明了我们自己低劣的人性吗?若我们希图我们人性的升华,若我们希图我们民族的进步,我们就必须以整肃的理性,挣脱那于暗处羁绊我们的恶俗与暗影,如此方能使曾经的悲剧不再重复,如此方能以崭新的姿态真正走向新的文明。
韩少功对此有着先见的认识,我以为,他的寻根一呼,是将载入中国的历史之声的。
中国人的“根”很多,除了主根,亦有次根。如我们生活的根,如我们知青群体之根。
我说韩少功钟情于“根”的情结,不仅仅表现为对文化之根的探究,亦体现在他强烈的民本意识和群体的根属意识。韩公关心民是,他在15日座谈会上所谈对民是的关注并给以力所能及的帮助,体现了他朴素而强烈的民本意识和公道正义的民是准则,他并进而引以为信仰。我们看到曾经荣耀的知青少功穿着布衣满面春风一脸谦虚走进布衣的朴素感人。而我们也知道,早在七年前,韩公便真的身着布衣走下神坛,扛着当知青时扛过的锄头,走进昔年的乡间,采菊于罗水之畔。我猜想,他一定能采着美菊,然后,捧献给国人更清新的花香。
我以为,15日的座谈并非仅仅是座谈。他是知青韩少功最动人的一次寻根,或者更恰当的说,是少功于知青之根的回归,是他从文化寻根苦旅归来的精神寻根。
归来吧少功,我们知青的兄弟,我们心灵的老师!
八十个知青娃于4月15日韩少功座谈会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