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江永知青是我省下放时间早、延续时间长,知青人数集中、影响较大的一个知青群体。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动网先锋论坛各地知青江永知青 → [分享]中国的姓氏图腾(图)

您是本帖的第 5546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分享]中国的姓氏图腾(图)
易禺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6249
积分:4056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4月28日
21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易禺圆

发贴心情

中国姓氏地图 石

  石姓,是当代中国第三十六大姓。石姓出自姬姓,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姓氏。据考证,石姓的开创者是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石碏。公元前719年,卫桓公被自己的弟弟州吁所杀,州吁随后自立为君。第二年,石碏与陈国联合,一举歼灭了州吁。对于曾助纣为虐的儿子石厚,石碏也能大义灭亲,依法将他处死。正因为石碏对卫国有大功,所以卫王封其子孙世代为卫国大夫。从此,石姓就在卫国繁衍生息,并向外扩展。这是石姓中最为重要的一支。
  隋唐时,不少石姓人入居中原。此外,也有不少人是冒姓改姓。

  自从石碏在卫国开姓立宗以来,石姓就向各地播迁。汉时,石氏的两大中心是渤海和河南,均出自卫地。唐朝以后,石氏又大量南迁,前往广东,福建等省。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5/10 6:29:02
易禺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6249
积分:4056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4月28日
2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易禺圆

发贴心情
古怪姓氏


    
  中国至今还“幸存”着许多奇怪的姓氏,有些使用人口只有几十个,甚至更少。4000多个姓氏中还有不少在普通字典上查也查不到,在全国户籍电子化工作中引发的争议很多。这些姓虽很冷僻,人少势微,甚至不少姓氏的含义不甚雅洁,但人们并不轻易放弃。比如在河南周口,我和摄影师从大摞的统计表中发现了“狼、鸡、猴、狗、蛇、妻、妾、骂、邪”等姓,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豺狼当道”、“鸡飞狗跳”、“三妻四妾”这些贬义词,但好比那家姓“狼”的人,却丝毫不以为意,还声明自己姓的是豺狼的“狼”,而非郎君的“郎”。台湾还有“龟”姓后裔,居然连这样的字也有人据以为姓,令人叹服!而且,这些姓龟的人苦于台湾资料有限,不明己出,还向大陆发出函件,请求帮助寻找他们不平凡的“祖荫”……其实这是中国人惯有的传统文化的内在力量,谒祖寻根的意识让这些稀有姓氏得以存世。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5/20 6:20:17
易禺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6249
积分:4056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4月28日
2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易禺圆

发贴心情

中国姓氏地图 白

  白姓的来源较为复杂,出自许多互无关系的支派,主要有五大分支:其一,出自古人白阜。相传炎帝时,有位叫白阜的大臣,是位水利专家,因疏通水道、灌溉和排涝有功,受到炎帝的赞赏,他的子孙引以为荣,就世代姓白。这支白姓至少有5000年的历史,是白姓支派中历史最悠久的一支。其二,春秋时,秦文公之子公子白的后裔以其名字为氏,取姓白,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其三,楚平王之孙胜,被楚惠王封在白邑(今河南息县),其后裔就以邑为氏,也姓白,这支白姓大约有2500年的历史。其四,秦穆公时秦国名臣百里奚有子白乙丙、白乙丙的后世子孙就以白为姓,形成了白姓的又一支,其历史有2600多年。其五,出自外族的改姓。由于民族的大融合,外族白姓成为白姓的重要组成部分。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5/21 12:02:35
易禺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6249
积分:4056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4月28日
24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易禺圆

发贴心情

中国姓氏地图 晏



    
  晏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是晏安的后代。
  据《世本》记载:“陆终第五子晏安之后。”即陆终的第五个儿子晏安是晏姓的始祖。陆终的祖父是颛顼,颛顼的祖父是黄帝,因而晏姓的祖先可追溯至黄帝。

  春秋时期,晏姓主要盛行于齐国,即今山东省境内,并且为齐国四大贵族姓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晏氏家族不断地向南迁徙,晏姓也随之从黄河流域扩展到长江流域。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5/21 12:03:39
易禺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6249
积分:4056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4月28日
25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易禺圆

发贴心情
中国姓氏地图 洪


    
  洪氏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的共工氏。据史籍记载,共工为上古时期伏羲之后,为尧时名臣。他的子孙世世代代都做共工官,以官为氏,所以号称共工氏。按郑玄的说法,共工是一个水官名,可见洪姓先人擅长治水。共工氏子孙一般都取共氏为姓,后来为了躲避仇家,才在共前加水变成“洪”姓。洪姓正式出现大概是在秦汉之后。到了唐朝,天下姓弘的人因为要避唐高宗太子李弘的讳,也纷纷改姓为洪,洪姓人数进一步增加。
  共工氏曾被流放至幽州,因此早期多在河北、辽宁一带。唐明皇时江西豫章弘氏改姓为洪,此地成为这支洪姓的郡望。唐德宗时,江苏武进的弘氏也改姓洪,这样洪姓渐渐成为南方的大族,相反北方的洪姓后来则比较少见。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6/7 6:46:00
易禺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6249
积分:4056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4月28日
26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易禺圆

发贴心情

中国姓氏地图 翁



    

  翁姓主要源出两支。上古夏朝时,有位叫翁难乙的贵族,其后代都以翁为姓。这是翁姓中最古老的一支。另一支翁姓起源于周朝。周昭王的儿子中,有一个受封于翁山,即现今广东翁源县一带。其后人就以封地为姓。
  翁姓和其他姓氏一样,也有一些少数民族为其注入新的血液,如蒙古族镶黄旗卓蒙古特氏改姓为翁。

  翁姓从一开始便多居住于长江流域一带。从唐代开始,翁姓就是闽、粤一带的名门大族,而在清代时,翁姓开始传入台湾。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6/7 6:47:46
易禺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6249
积分:4056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4月28日
27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易禺圆

发贴心情




中国姓氏地图 程



    

  程姓开宗立姓的是周代周宣王朝中的大司马休父。他因受封于程地(今河南洛阳)而得名程伯,程伯的后代就世代姓程。而程伯的祖先是重黎,重黎的祖父是颛顼,颛顼的祖父就是黄帝。另外还有一支次要的程姓,源于春秋时晋国的贵族荀氏。他受封到另一个也叫程的地方,其子孙也世代姓程。
  程姓的播迁很早,在西周时就从洛阳播迁到黄河以北和关中地区。战国时期,从关中到黄河中下游平原,到处都有程姓人的踪迹。到隋唐时,程姓人的足迹已遍布全国,而且程姓人群与从中原地区南迁的其他姓氏一起,形成了客家民系。到了近现代,程姓人群不仅在大陆各地普遍分布,而且移居港台,侨迁海外。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6/7 6:49:17
易禺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6249
积分:4056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4月28日
28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易禺圆

发贴心情
中国姓氏地图 武



    

  武姓是古老的一个姓氏。据史载,武姓起源有四大源头。第一支,在上古夏朝时,有一个大臣叫武罗,而他的后代就以武字为姓,世代相传。第二支,在商朝武丁时代,其后裔中有一支以武为姓。第三支,武氏出自姬姓,周朝周平王的小儿子出生时手掌心的掌纹像一个篆体的“武”字,于是周平王赐他武姓。第四支,春秋时宋国一位君主去世后被追加谥号为“武”,史称宋武公。古代有以谥号为姓氏的习惯,其后代便以武为姓。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6/7 6:50:28
易禺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6249
积分:4056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4月28日
29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易禺圆

发贴心情
中国姓氏地图 崔



  崔姓源于姜姓。周武王称王天下后,大封同姓宗族和异姓功臣谋士。姜尚因辅佐文王、武王建周有功,受封东夷族齐国故地,建齐国,为公爵。传至齐丁公时,有嫡长子季子,本应继承齐国君位。季子性格宽厚,他不愿兄弟之间为争权夺利而相互残杀,于是,把父亲传给他的齐国国君的位子让给了弟弟姜乙,自己到一个名叫崔的地方,过着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崔邑即今山东章丘县西北的崔氏城。从此,季子的子孙便在崔邑延续下来,后来又分邦建姓,将崔邑的名称“崔”做了姓氏。
  改姓以后,因季子有让国之美名,其子孙世代在齐担任官职,是当时的公卿世家之一。崔氏的前几代人,大都默默无闻。到了崔杼这一代,才有了变化。崔杼是齐国的权臣,独揽朝政多年。他的后代在汉魏南北朝及隋唐时,发展成为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两支大族,并以此为源向四周播迁,大凡崔姓子孙寻根问祖都要追溯到这两个地方。随后,崔姓又进一步分衍出郑州崔氏、鄢陵崔氏、青州崔氏等。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6/7 6:51:31
郑哥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超级版主
文章:531
积分:4272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4月16日
30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郑哥

发贴心情

看了中国的姓氏图腾”。太长知识!

不过,那些图案的含义却大伤神。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6/8 17:29:46

 59   10   3/6页   首页   1   2   3   4   5   6   尾页 
湘ICP备05003987号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Copyright ©2000 - 2005 Aspsky.Net
页面执行时间 02.45300 秒, 4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