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天地广阔,山河锦绣,走遍祖国大地,阅尽人间春色,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动网先锋论坛天地之间旅游、休闲、运动、活动 → [原创]景随心转,常看常新----旅游何必去他方(之七)

您是本帖的第 667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原创]景随心转,常看常新----旅游何必去他方(之七)
笔架山人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694
积分:13240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2月7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笔架山人

发贴心情
[原创]景随心转,常看常新----旅游何必去他方(之七)
  人就是这么一个怪东西,身边的、容易得到的东西,总是没感觉到它的存在,一旦失去,就觉得它宝贵非常,时时刻刻把它挂在心间。以前,住在岳麓山下,开门见山而不爬,云麓宫,总有十来年没去过;如今,搬了家,却一周两次,坐公交车,十几里路,专程去爬山了。

今天下午5点,又去了。照例从师大鬼门关上山,爬了一截,没有任何目标地向左一拐,就脱离了大路和络绎不绝的爬山大队伍,沿着一条小路,往密林深处走了。路还平,在山的东边,没有太阳,显得有点儿阴。三春过尽,芬芳已褪,纯纯的绿毫无顾忌地伸展开来,在夕阳余辉的返照下,润润的,浓浓的,随风摇曳着,翻腾起一片绿海。从树隙间往东看,长沙城依旧阳光灿烂,看来今天空气质量还不错,远远近近的楼房都十分清楚。路蜿蜒着,时左时右,时升时降,我们缓缓地走着,什么也没想,什么也没听,就只是沿着小路,走!清新的空气,暖暖的微风,平静的心态,舒服的行走,能这样,对我们小老百姓而言,也许就可以算得上幸福了吧?走了一截,回头一看,太阳已经完全被山遮没,电视塔像一把利剑,直指蓝天。那天,蓝得有点奇怪,平常好像从没看见它是这样。照了两张像,蓝得确实可以,记忆中只有在云南,在新疆,才看见过。又走了一截,看见山凹里有一堆房子,想着可能是麓山寺,就离开这条小路,顺着一道石阶向下走。相继看见禹之谟、陈天华、姚宏业的墓,再下去就是张辉瓒的墓,再平着走,就到麓山寺了。和坐在门口的几个和尚聊了一会儿,几年前,曾在寺内的湖南佛学院教过一届学僧,有几个熟悉的和尚,他们也约略知道。又走,就是大路了。走到一个分岔口,往左转,就上了到爱晚亭的小路,寂静,有点儿黑,更显得寂静,极舒服。看了隋舍利塔。到了爱晚亭,想照一张有路灯对比的,暮色下的亭子,照了(回来一看,漆黑一片,大概是机子太差了)。然后走到湘江边,坐902,一块钱,回家,进门,8点差1刻。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绿,一统天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喝口水再走吧!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长沙远眺。

上次走过这里,也照了张像,对河灰蒙蒙的,根本看不见,照片上一片白色。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久违了的蓝天!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禹之谟、姚宏业、陈天华的墓

他们是封建帝制的毁灭者,民国建立的催生者,都没有看到民国的建立。其中禹之谟和陈天华比较出名,尤其是陈天华。《警世钟》、《猛回头》,以及他在日本的蹈海而死,都曾使国人大为震惊。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毛主席的“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使得张辉瓒名声显赫,这就是他的墓园门、纪念亭,还有个墓庐,我没照。小时候,经常到这里来玩,当时,墓园门在,纪念亭没印象。后来文化大革命,都毁了,这是后来修的,修得竟比原来还要好多了!据说,张辉瓒被红军打死后,头被砍掉了,此墓中,只有尸身,头是木头雕刻的。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4/18 23:14:37
哥巴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734
积分:1293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9月26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哥巴

发贴心情
几张照片真好!从山上看湘江、长沙城的照片尤其好。从角度看,应当是至善村到集贤村之间的山间拍的。文化革命当逍遥派时,这条山路我也常走。每次走的感觉,与山人兄描写的完全一样。那时已上山下乡,虽为命运发愁,但一走到这山里,就将心中的愁都忘了。经常这样爬爬山,徜徉在岳麓山的绿色中,真是有益身心啊。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4/19 19:46:28

 2   2   1/1页      1    
湘ICP备05003987号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Copyright ©2000 - 2005 Aspsky.Net
页面执行时间 0.06250 秒, 3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