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们在大别山里一共走了5天,在老乡家住了3晚。除了第一天之外,每到一处,我们都为老乡写写信件和对联,有时还表演一下节目。以感谢他们的热情招待。
特别要记录一下的是,我们有幸到了著名的将军城----红安。红安原名黄安,文革中改名红卫城,之后又改名为红安,一直沿用至今。
根据有关史料记载:湖北红安,位于鄂东北大别山南麓。总面积1798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115.2万亩,耕地51.9万亩。全县总人口为61.68万人。县城距武汉112公里,距黄州130公里。红安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她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是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是鄂豫皖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革命战争年代,红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14万英雄儿女的生命,查明登记在册的烈士有22552人。在这块土地上,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任国家主席,走出了韩先楚、秦基伟、陈锡联等223名将军,其中被授予上将军衔的8人,中将军衔的13人,少将军衔的58人,是全国将军人数最多的县,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将军县”。
红安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摇篮,也是孕育将军的摇篮。是闻名中外的“将军县”(同时也被誉为“将军城”)。这里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董必武,孕育了两位共和国的主席——董必武(代主席)、李先念,以及韩先楚、陈锡联、秦基伟、王诚汉、周世忠、谢富治等223位将军。徐向前、叶剑英、许世友、徐海东、陈赓、陈再道、刘华清等我军一代高级将领都曾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在我军历史上有五支红军部队在红安成立、重建和改编。从1927年到1949年的22年革命斗争中,红安有14万优秀儿女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10大军区,其中8大军区的司令员或政治委员由红安籍将军担任。后来10大军区改为8大军区,先后又有6大军区的司令员或政委是红安人。红安,一个山区小县,一个赫赫有名的“将军县”,一个孕育将军的摇篮,一座熠熠辉煌的“将军城”,这不仅是一个“中国之最”,而且也一个“世界之最”。
徐向前元帅曾为红安题词:“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
在将军城里,我们见到最多的就是“光荣烈属”的牌子。这里的人民很纯朴,很多人的衣着还象电影“怒潮”里的农民一样。除开几个纪念馆外,其他的建筑也很古老。和湖南的平江差不多。
在红安我们看到串联的红卫兵很少,大部分都是北方来的,看样子都是些军人后代,我们也没有和他们多接触。
从河南的罗山往东北再走半天,就出了大别山,进入中原大地。
五、徒步涉水渡过淮河
过了大别山,进入中原,气温明显低了很多。这时已是一月中旬,平原上没有了山峰的阻挡,北风寒冷刺骨。一路上的风土人情,和湖北没有很大的区别,而且路上的行人和车辆也很多。吃的依然是大米饭。只是说话的口音不同,是那种带湖北口音的河南话。一路遇见的红卫兵渐渐地多了起来,大部分都是到韶山、井冈山去的,也有一些去海南岛的。但是步行的不多。坐汽车和马车的不少,也有骑自行车的。
这一段路由于比较平坦,因此没有什么转弯的地方,基本上一直朝向东北方向。所以我们一直沿着公路前进。公路沿线村镇比较多,这一路上我们走得还比较舒服。
下午四点左右,我们到了淮河南岸。放眼望去,河床很宽,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对面的房屋,但看不清人。由于是冬天,河里的水很少,大约只有5、60米宽的水面。虽然渡口有两三条小船在渡客,但是那些牵着马、骡子的、赶着马车的,都是直接涉水过河,当然他们是骑在马背上,或者坐在大车上,并没有下水。不过看起来水不是很深,最多到我的大腿中部。
我们决定徒步涉水过河。刚接触河水时,象刀割一样刺骨,这里已经是摄氏零下几度了。咬着牙在水中快走了几步,才慢慢适应了一些,但还是感觉很冷。我们倔强地向河心走去,一边用旗杆试探着水深。水逐渐淹到了我的大腿,还在逐步加深,我们停了下来,用旗杆向前试了几下,发现前方的水可能会到群没我的大腿根,何其真比我矮,连肚子都会被淹没。我望了一下何其真,“继续前进!”何其真说。于是我们快步走向对岸。
上岸后,感觉更冷,我们顾不上庆祝涉过淮河,连忙朝最近的一间房子跑去,心中已作出决定:今天就在这里落脚。
敲开老乡的门后,我们被安排到灶前烤火,平原地区可没有山里的柴火多,烧的也是庄稼的杆杆。烤起来也没有山里火舒服。不过,这时我们也顾不了这些,往灶前一坐,就觉得很暖和了。再喝着大娘为我们烧的姜汤,寒气很快驱去了。烘干了衣裤,大娘叫我们吃饭。坐在暖暖的炕上,吃着高粱饼子,喝着玉米糊糊,就着咸菜,很是受用。
大娘家一共7口人。两个女儿已经出嫁,三个儿子都在上学,因为文革学校停课了,都在家帮父母种田。大伯种田、摆渡,日子过的还比较殷实。
淮河真的是中国南北的分界线。过了淮河,就真的过上了北方的生活,南方人所谓的杂粮是他们的主食。房屋的结构也是北方的那种四合院。睡的就是炕了。
我虽然是北方人,但一直在南方长大,第一次睡炕的感觉真好。真的很暖和。
这一晚,我们睡的很舒服。
六、古城周口
六、古城周口
离开淮河北岸,我们继续向北京进发。气温是越来越低了,路上的村镇很密集,但从人们的穿着和吃的来看,是越来越穷了。高粱和玉米也少见了,大量的主要吃红薯,而且是很小很小的那种,在我们湖南用来喂猪的,学名叫不定根。萝卜咸菜也越来越少,越来越咸。
走了数天,我们来到了周口古城。
迎面而来的,是象北京前门似的城楼,两边的城墙非常完整。从城门进城后,一座完整的古城呈现在我们眼前。街道,是铺着大块青石板的老街;房屋,是那种飞檐青砖红木结构的古屋。如果不是街上那些标语和穿着现代服装人们,我们几乎会以为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古代。
到周口之前,我们对周口毫无所知,只是认为它是我们路上的一个普通的小县城。来到这里,才发现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发源地。据说,补天造人的女娲就是以此为都。现在女娲城已经挖掘出来,该城址呈正方形,分内外两层,城墙多为分层夯筑而成,今残存城墙最高点3米,宽8米,挖掘出大量釜、罐、鬲、瓮、瓦等春秋时期遗物,可见当时城池壮伟,居民殷盛。
登上城楼,全城尽收眼底。一座四四方方的古城,被四个城门和城墙完整地包围。街道非常规范,南北、东西交错,组成一个个方格。城里城外,布满了名胜古迹。可以看见一座座象小型宫殿似的建筑,星罗棋布。那都是古代名人的陵墓或祭祀庙宇。
我们无暇一一游览,只到了几个地方。
太昊陵
太昊伏羲是我国远古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圣明帝王,他“为百王先”,居三皇之一,列五帝之首。他在人类社会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进化,由野蛮向文明进化的时期,以自已的聪明和智慧,立下了丰功伟绩。后人称他为“始祖”、“斯文鼻祖”。“太昊”即是人们对伏羲的赞词,意思为伏羲的功德无量,象日月那样光明。
春秋时这里已建伏羲陵墓。当年孔子周游列国来陈国,陈灵公曾陪同孔子观瞻陵墓;三国魏曹植曾<封思王于陈,拜谒伏羲祠后作《伏羲赞》。唐宋以来,太昊伏羲的陵墓不断扩建,包括陵地和祭祀的庙宇,占地广875亩。 今存陵园内建筑为明代建筑,结构与明代皇宫相仿。它分内外二城,内城叫紫禁城,外城叫皇城。城内古柏夹道、碑刻林立、晨钟墓鼓、声闻数里。统天殿又叫大殿、前殿,是整个陵园中最大建筑,殿高米,面积390平方米;殿内有高大的神龛,内塑伏羲坐像,左右配有神农、黄帝、少昊、颛项塑像。太昊伏羲的陵墓高20多米,周长150多米;上呈圆形、下有方座,象征“天圆地方”,陵前有宋代青石碑一座,宽3尺,高15尺,上镛“太昊伏羲氏之墓”个大字,据传此碑为苏小妹用巾作笔写成。
老君台
位于周口所辖鹿邑县城东北隅。为纪念老子而修建。台高13米,是一座以古代大砖构筑,由14个平面围成的高坛形古建筑,状若圆柱且有棱角,顶部面积765平方米,底面积略大。传说老子修道成仙,于此处飞升,故名“升仙台”。
山门下青石台阶共32层,加上正殿前一层,一共是33层,刚好符合老子升33层青天之说。进入老君台山门,是正殿,面阔3间,进深间,殿内东西偏殿各一间。13棵桧柏青翠葱郁,常年凉风习习,百鸟飞鸣。台下波光烟霭,湖水萦洄,景色宜人。映山门向南大约一里左右的中轴线上,依次有望仙桥、明道宫、文昌宫、八角亭、游龙堤坊、万教之祖牌坊等。牌坊附近有“老子故里”、“孔子问礼处”两块碑碣。牌坊上书“地古永传曲仁里”下题“天高近接太清宫”,楣镌“万教之祖”,正书苍古遒劲。
升仙台因老子道德高崇,古往今来慕名来访者络绎不绝,唐高祖李渊、高宋李治、玄宋李隆基、宋真宋赵桓,以及大文学家苏东城、欧阳修等都曾来此或祭祀朝祖,或观瞻游览,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诗篇华章。
其余诸如太清宫、包公祠、关帝庙等我们都没去。
当晚,我们就住在女娲城附近(那是还没有挖掘,只是遗址),体会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
七、兰考·焦裕禄祭
七、兰考·焦裕禄祭
从周口北上,一路都是祖先的脚印。我们朝着兰考奔去。
那时,焦裕禄的那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深深地感动和激励着我们。到了周口,我们知道了兰考离此不远,于是决定一定要到兰考去,祭奠焦裕禄的英魂,在他工作的地方感受那种崇高的的精神。
经过几天的跋涉,我们到达了兰考县。一排排昂首挺立的泡桐树,和纯朴的兰考人民一起欢迎着我们。见证着焦裕禄领导兰考人民战天斗地的丰功伟绩。一路上串连的红卫兵明显的增多了,步行的长征队也不少,但两个人的长征队,也还只有我们这一支,心中不禁更添了一丝自豪。
我们被安排到县革委会招待所住下。这里全是住的红卫兵,到处挤满了人。我们统计了一下,长江以北各省的都有;长江以南的只有贵州和四川两省有。我们在院子里到处逛着,不时地和各地的红卫兵们聊几句。突然,一直播放着革命歌曲和现代京剧的大喇叭停了下来,人群的嘈杂声也静了下来,大院里一片寂静。片刻之后,,大喇叭里响起了清脆的女声,播报着一个通知。大意是说:这几天来兰考的红卫兵很多,已经组织成立了一个《公祭焦裕禄同志革命委员会》,定于明天上午10点,在焦裕禄同志墓地举行公祭活动,要求每个人必须在公祭书上签名,然后领取松柏枝叶、竹子、色纸和白纸,亲手制作花圈,写挽联。听到广播后,我们挤了半天,才在一块很大的白绸子上签上了我们的名字,领取了作花圈的材料,开始制作花圈。
制作花圈是在革委会的大礼堂里进行的。礼堂里的椅子早已搬空,红卫兵们一堆堆的撒开,一面哼着歌,一面做着花圈。随着时间的推移,礼堂里的人渐渐少了,而我们的花圈还没有动手,因为我们根本就不会做花圈。开始我们还到处观摩,但是一动手却是一头雾水,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所以把挽联和祭词写好后,我们就望着那堆材料发愁。
不知不觉,天暗下来了,礼堂里也没有了声音。抬头四处一看,除了舞台上还有一群女孩围着一个做好的大花圈发呆之外,就是剩下我们两个人了。正在我们着急的时候,那群女孩找我们来了,他们是天津市一个高中的女子长征队,一共12人,目的地就是兰考。这些女孩花圈倒是做得很快很好,可就是毛笔字写不好,想求我们帮她们写挽联和花圈中间那个大大的“奠”字。并且还需要我们支援点纸张给她们。虽然我们很爽快地答应了她们,可是全部剩下的纸张已经不够了,怎门办?
这时,她们发现我们的花圈还没有动工,于是有人提议:联合起来共送一个花圈。我们当然欣然同意。加写了一个《河北天津女子长征队敬挽》,连同我们已经写好的《湖南长沙红卫东长征队敬挽》、《挥泪击沉继承烈士志 誓将遗愿化宏图》、《焦裕禄同志永垂不朽》以及中间大大的“奠”字,贴到她们做好了的大花圈上,哈哈,不大不小正好合适。接着,我们又一起商量了明天公祭会时的一些细节,就高兴地吃饭休息了。
原创](连载)曾记当年少年狂(二)--从长沙到北京,两人长征队
第二天一早,我们来到了焦裕禄烈士陵园。焦裕禄烈士陵园是焦裕禄同志安葬的墓地,位于兰考县城北面的黄河堤顶上,紧靠兰考到菏泽公路的西侧,南跨五午千渠,占地约50000平方米,分堤顶堤下两段。刚刚建成不久。(注:焦裕禄原葬于郑州烈士陵园,后遵照他的遗嘱,于1966年迁葬于兰考)烈士墓坐北朝南坐落在堤顶中间,用汉白玉长条石砌成,长4.9米,宽2.3米,高1米。墓前立有汉白玉石碑,碑高2米、宽0.6米、厚0.18米,正面镌刻着、焦裕禄烈士之墓”,碑首镶嵌烈士的瓷像,碑阴记载烈士的生平事迹,墓周围有铁索环绕。墓区是16米见方的平台,墓北面为高7米的屏风墙,上面镶有“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金字。南面的台阶与小广场相连,墓区和广场周围广植松柏花草,外面是泡桐树林。
现在,广场里挤满了红卫兵,到处是红旗招展,烈士墓碑两侧,挂起了两幅大标语,左边的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右边的是:挥泪继承烈士志,誓将遗愿化宏图。喇叭里放着歌颂焦裕禄的歌曲。昨天我们签名的那块大白布,已覆盖在烈士幕上。
上午十时许,公祭大会正式开始,广场里安静下来。全场默哀之后,一个北京大学的小姑娘代表所有在场的红卫兵宣读祭词。随着她那充满感情的声音,大家都肃穆起来。整个广场寂静无声,只有在呼呼的北风声中透出的一阵阵强压的哽咽之声飘荡在广场上空。
一阵鞭炮之后,伴随这哀乐,各个红卫兵组织开始向烈士敬献花圈。队伍的排列是统一规定的。前面是花圈,红卫兵旗帜随后,最后是红卫兵队伍。幸亏我们和天津的女子长征队联合了,不然我们献花圈就要出洋相了。
轮到我们了,我和何其真抬着花圈走在前面,随后由八个女生分别把两面队旗展开,排成一排,剩下的四个女生走在最后。这种排列因为有了两面队旗而有点新意,引起了全场的注意。同时,因我们的花圈最大,所以被安放在正中间。这不禁使我们颇有些得意。
八、黄河无名渡遇险
次日,我们收拾行装,沿着黄河大堤,向下游走去。
其实,在焦裕禄烈士陵园东侧,就有一个大的渡口,开有汽渡和轮渡,用以摆渡车辆和行人。往黄河上游走,不到50公里就是开封市,沿途有很多大渡口可以渡河。只是我们当时一心想体验坐黄河特有的羊皮筏子过河,所以就不走大渡口,而往下游去寻找羊皮筏子。殊不知我们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羊皮筏子这种渡河工具,其实只在黄河上游才有,主要是那里河道弯曲,水流很急,羊皮筏子不怕翻,而且还可以借着水流的力量行驶。而我们现在处于黄河中游,没有羊皮筏子,越往下游越没有羊皮筏子。
走出兰考城,人烟渐渐稀少起来。虽然天气晴朗,也没有很大的风,但温度很低,走的时候倒不觉得冷,只要一停下来,寒气就往骨头钻。河堤内,只有一片连一片的黄土地,除了泡桐树外,看不到其他任何作物。河堤外,一大片黄色的河滩连着黄色的水面。脚下,踏着的黄色的河堤。到处是一片黄色,一派苍凉。
从堤上可以看到,堤外的河滩明显得高于堤内的地面,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地上之河”。难怪黄河水灾连年。河面上,除了在渡口可以看到渡船之外,再也看不到船。更看不到羊皮筏子。我们一直走着,因为太冷不敢停下来休息。好在早上从接待站带了几个窝窝头,水壶里也加满了水。肚子一饿就边走边就着凉水啃两口窝窝头。
走了一段,我们发现已经到了山东境内。根据里程碑显示,今天我们可能要在东明集过夜。东明集是个很热闹的小镇,生活条件看来很好。我们在接待站第一次吃上了白面馒头。
此后,我们先后两天陆续经过菏泽和东明县城,准备渡过黄河。
那天我们从东明县城出发后走到中午,在老乡家吃过中饭,继续往前走,据老乡说,天黑前可以过黄河。走着走着,天开始发暗了,估计应该是下午四、五点了,还没有找到过河的地方。想打听一下,也看不到人。前后左右也没有房屋。我们心里开始有些发毛了。
突然,一阵狗叫声从前方传来,令我们精神一振,有狗就有人。我们加快了脚步,向狗叫声方向奔去。走不多远,就看到那条狗。在它身后有个窝棚。窝棚门口站着一个很高大的汉子,大约比我高出一头,年纪看样子也只比我们略大一点,穿着一件当地人常穿的羊皮大衣。看见我们,他略感惊异地扬了扬眉毛,问到:“要过河吗?”。“要过要过”,我们喜出望外。“你们到窝棚里暖和一下,我去作准备。”,说着,船老大把我们让进了窝棚,他自己则朝堤内走去。窝棚虽然是用高粱和玉米杆搭建的,但是很暖和。我们总算可以坐一下了。
一会,船老大提着一罐姜汤回来了,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大碗喝了,他自己也喝了一大碗。说:“河面上很冷,喝点姜汤才能抵抗住”。又问我们喝酒么?我们说不,他自己喝了几口。郑重地对我们说:“黄河滩上有很深的淤泥,现在表面结了薄冰,只要人或动物一踩上去,就会陷入泥潭,一下子就完全陷下去。你们等一下一定要踩着我的脚印走,千万不能走偏。记住,一定要每一步都踩到我的脚印上!”说完,船老大从窝棚的角落里拿出了一面浆,抗在肩上,朝堤外的黄河滩走去,留下一个个脚印。何其真跟在后面,踩着他的脚印,我跟在何其真后面,踩着何其真的脚印,一步一步的向黄河走去。
忽然,一阵大风吹来,我背上的旗帜哗哗展开,把我带向一边,我一下子没防备,一脚踏在何其真脚印的外面,马上觉得身子往下一沉,陷于淤泥之中了。我挣扎了一下,下沉的速度更快了,直到我背上的背包被淤泥托住,才停止下沉。(幸亏这次我看到何其真很累了,把背包和旗帜都背到我的背上。)这时我大半个身子已经沉了下去,淤泥已到我的胸口。呼吸也开始有些困难了。我想:我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