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峡游
早就有去三峡看看的想法,一直未能成行,听说三峡三、四月份的水最清澈,颜色也绿如翡翠,因此,下个决心邀上先生就出发了。
一、登船前
我们乘火车来到宜昌,本来在宜昌港口就可以直接上船,但因三峡大坝正在蓄水,船闸不开,所以只能先乘汽车去大坝,然后再上船。从宜昌出发,汽车开了大约一小时,沿途的景致已经颇有三峡的特色了,汽车行驶在山路上,从车窗望出去,下面是深壑,对面是险峰,这时导游指着对面山头一块石头说,此石头像卧着的人头像,是在93年被发现的,为了纪念毛主席诞辰100周年,故取名“毛公石”。从此以后,当地人把像人头的石头统统称为“毛公石”。不过这块石头有点与众不同的是,越看还真觉得有点像伟人的头像。发挥一点想像后,倒也给这段枯燥的行程增添了乐趣。
二、两面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上船后,我们住进了早就和旅行社预定了的特等舱。这是一间前方和左边或右边(我们住的是左边)都是落地窗的客舱,坐在房间里就可以多角度地欣赏窗外的风景。可惜开船时已经是晚上了,江面漆黑一片,只好早早地睡觉了。一觉醒来,船已经停下来,我们被通知要换汽艇去游览巫峡。(发几张用手机拍的东西,不能算照片,权当到此一游的纪念。)
三、乘汽艇游巫峡,被旅行社“忽悠”了一把。
没见到汽艇之前,还无比兴奋,当见到竖着几个叉子立在水中的这个飞机不像飞机,鱼雷不像鱼雷的“怪物”后,原先的兴奋全然消失了,在这个全封闭的怪物里面,隔着灰蒙蒙的玻璃,能看到巫峡吗?我们找导游提意见也无济于事,真觉得被人忽悠了一把。
(我们就是乘坐这样的“怪物”游巫峡)
开船后,果真只能“山朦胧水朦胧”地看巫峡,我们从后舱走到前舱,想看看前舱的玻璃能否清亮一点,结果也是一律的“山朦胧水朦胧”,几个老外竟然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朦胧地欣赏朦胧的巫峡,他们不会认为巫峡原本就这样朦胧吧?我们实在不甘心,终于发现在中舱和后舱之间,在机房的窗外,有个能站三、四个人的看得见天空的地方,这里之所以没有封闭起来,我想大概缘于机房里传出的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声,让人无法忍受吧。管不了许多了,于是我们有几个人就站在这里,踮脚看水(因为这狭窄的地方两边都有齐胸高的挡板,不踮脚根本看不到水),翘首望山,看到兴奋之时,互相对着耳朵扯起嗓门高声谈笑(不然就听不见对方在说什么)。这样总算勉强能把两边的景色尽收眼底,但正面和后面的风景还是看不到,幸亏有个放垃圾桶的铁架子,我们就“金鸡独立”式地一只脚踏着铁棍,两手抓着齐胸高的挡板,轮流爬上去看,真难为我们这些爷爷、奶奶了。看到我们这样高兴,有两位北京来的女士也跑来这里看,但终究受不了这震耳欲聋的噪音,不到几分钟就回到舱里去了。于是这里就成了我们的“独立王国”,效法阿Q精神,圈虽没画圆,却也在闹中求了乐。终于高耸的神女峰迎面而来了,我想这高峡成平湖了,神女仍无恙,惊叹世界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