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江永知青是我省下放时间早、延续时间长,知青人数集中、影响较大的一个知青群体。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动网先锋论坛各地知青江永知青 → 健康箴言

您是本帖的第 2435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健康箴言
易禺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6249
积分:4056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4月28日
11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易禺圆

发贴心情

不思八九 常想一二(健康箴言)



    
  这是国民党元老、著名爱国诗人、书法家于右任挂在客厅中的养生联。
  于右任先生一生饱经沧桑,淡泊名利,荣辱自安,享寿86岁。友人请教他的养生之道,他指指客厅上的这副对联,笑而不言。这副对联还有一副横批:如意。暗示事事能符合心意,称心如意。

  古人云: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宋·方岳《别子才司令》)。宋·辛弃疾也感叹:“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贺新郎·肘后俄生柳)。斯联正源于此。“人生十事九堪叹”(陆游《春雨》),这似乎是人们生活中常有的事。如何对待生活中如意的事或不如意的事呢?于右任的态度就是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常想一二,“用心感恩,庆幸、珍惜人生中那如意的十分之一二,最终以豁达与坚韧去化解并超越苦难”(宋三弦、李孟苏《健康蓝宝书》)。

  老年怀旧是正常的事,但心境应是快乐的净土,多忆甜,少忆苦,多想愉快的事情,多品味生活中美妙、温馨的一面,这样就会笑口常开,活得愉快,使自己保持洒脱豁达的心境。倘若心为物役,患得患失,就只会被悲观、绝望窒息心智,人生的道路就举步维艰,甚至会伤身损寿。

  “老来万事等闲看,圆缺阴晴顺自然。”决定生命品质的不是“八九”,而是“一二”,常想“一二”的理念,会使我们超越烦恼,并把它化为生命中的养料。中老年人应当充分发挥自己涵养老道的优势,保持乐观的情绪,无论遇到怎样的不如意或不顺心的事情,都要面对现实,从容对待,重视心理微调,才能永葆身心健康。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10 15:19:39
易禺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6249
积分:4056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4月28日
1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易禺圆

发贴心情

曾三颜四 禹寸陶分(健康箴言)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联出自清·郑板桥为苏州网师园濯缨水阁撰书的对联。虽只有八个字,却用了四个典故。上联的“曾三”源出《论语·学而》,孔子的弟子曾参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指老师授的学业)不习乎?”“曾三”二字概括了曾参重视个人品德修养的美德。“颜四”指孔子的另一个贤德的弟子颜渊的“四勿”,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表示视听言动四个方面都要遵守儒家的道德规范,因而概括为“颜四”。
  下联“禹寸”指大禹珍惜每一寸光阴。典出《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这里的圣人即禹,他把一寸光阴看得比直径一尺的璧(扁圆而中间有孔的玉器)还贵重。“陶分”指示晋征西大将军陶侃,他常勉人,珍惜分阴。联语强调个人品德修养,鼓励人们珍惜时光,对今人养生不无借鉴意义。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7/22 6:37:20
易禺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6249
积分:4056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4月28日
1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易禺圆

发贴心情

知分心自足 委顺身常安(健康箴言)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选自唐·白居易《咏怀》,载《白居易全集》卷第七。
  上联知分的“分”,指本分,即指职责、权利等的限度。知分就是“知生之有分,不务分之所无”(唐·司马承祯《坐忘论·简事》)。亦如明人何景明所言:“功不可躐等取也,分不可逾得也”(《赠向先生序》)。知分,就是要有自知之明,安于本人所处的地位和身份。满足恰如其分的物质生活和待遇,量自己的条件,过该过的日子,安分守己,不求分外不当之物,不作非分之想,不作过分的企求。这样,心里就会知足常乐。

  下联的“委顺”,谓自然所赋予的和顺之气。语本《庄子·知北游》:“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庄子这话是说,人是天地造化的结果,人的诞生和性命都是天地间阴阳二气调和在人身上的体现,是自然的安排。“委顺身常安”即由此化用而来。人要使自己“身常安”,并健康长寿,就必须委顺于天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易·乾·文言》),一句话,人的起居行止要符合天道自然的规律,遵守日月交替运行,阴阳变化之道,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序。

  上下联意谓知道本分,心里就会满足;能顺应自然,形体就会安泰。虽反映诗人的消极心理倾向,却合于养生义理。

  另有一联也与此联内容相近:随缘穿衣吃饭;切实做事为人。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8/4 10:19:37
易禺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6249
积分:4056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4月28日
14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易禺圆

发贴心情

充海阔天高之量 养先忧后乐之心(健康箴言)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为明代诗文家、抗倭英雄任环的自题志联。
  上联言度量。上联的“充”,乃扩大、发扬之意。如元·刘祁《书〈证类本草>后》:“将以率其本然之性,充其固有之心。”“海阔天空”语出“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的题竹诗(《古今诗话》),后因以“海阔天空”形容空间广阔或形容性格豪放不拘。“量”则是度量、肚量,指人的脾气好、度量大能容人。

  下联讲心志。“先忧后乐”,语出《大戴礼记·曾子立事》:“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或谓忧虑在天下人之先,安乐在天下人之后。语出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全联反映作者的道德情操,表示要发扬海阔天空的容人之量,培养先忧后乐的心志。作者当年(明嘉靖三十四年)在太仓抗倭前线写给儿子的信中,袒露了这种情怀:“倭贼流毒,多少百姓不得安家,尔老子领兵,不能诛讨,齧毡裹革(即咬吞毡毛充饥,马革裹尸,喻坚贞不屈),此其时也。安能作楚囚对尔相泣闱闼间耶?”并勉励其子不怕尝“恶滋味”,敢于吃苦,“苦海中未必不是极乐国也。”作者倡导的襟怀和心志,对于摄生养性也是十分重要的。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8/15 12:19:13
易禺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6249
积分:4056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4月28日
15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易禺圆

发贴心情

知止自能除妄想 安贫须要禁奢心(健身箴言)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选自清·石成金《传家宝·绅言》。
  “知止”,是说懂得适可而止,亦即知足。《老子》说:“知止不殆”(《老子》四十四章)。大意是说知道适可而止就能避免危险。当然知道适可而止也就能消除妄想。相反,不知止,就会产生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正如西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五所云:“贪物而不知止者,虽有天下不富矣。”这样,岂不空添烦恼。

  “安贫”,即自甘于贫穷。语出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蔡邕传》:“安贫乐贱,与世无营。”但是要安贫,就必须制止挥霍浪费、追求过分享受的念头。宋·李昉等辑的《太平御览·养生》说:“若能摄生者,当先除六害,然后可以驻颜。一曰薄名利,二曰禁声色,三曰廉货财,四曰损滋味,五曰屏虚妄,六曰除嫉妒。”本联讲的“知止”、“安贫”、“除妄想”、“禁奢心”,正是古人强调的为驻颜延年当戒除六害的主要途径。

  《传家宝·快乐联瑾》中还有一幅倡导“廉节不贪”“知足无求”的谨联:

  黄金至宝非为宝,廉节不贪吾所宝;

  白玉奇珍不是珍,知足无求自有珍。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8/26 7:24:43
易禺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6249
积分:4056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4月28日
16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易禺圆

发贴心情

种数竿竹能却俗 读半卷书可养心(健康箴言)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清·徐君彦自题联。上联语本宋·苏轼《於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意思是种竹可消除俗气。这里所谓俗,指粗俗、庸俗、不高雅。一个人应向竹学其“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更虚心”的品格。
  爱新觉罗·玄烨《庭训格言》云:“学以养心,亦所以养身。盖杂念不起,则灵府清明,血气和平,疾莫之撄,善端油然而生,是内外交相养也。”清人萧抢在谈到读书能养心时有个精妙的比喻:“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水泉溉,心以理义养。一月不读书,心臆无佳想,一日不读书,耳目失精爽。”此乃古人切身体悟。下联极言读半卷书就可以养心,如能养成读书的癖好,则更会心安而寿永。

  与此联内容相近的还有三联:

  书能离尔俗;画亦养吾年。

  独坐每将书作伴;闭门常与竹为邻。

  世间清品至兰极,贤者虚怀与竹同。

  另一位清代学人则深谙养生之道,把读书、静坐、种花、栽竹与养身、养心联系起来,给今天的老人养生以有益的启示。

  半日读书,半日静坐;种花养性,种竹养心。

  见《玉兰汀客厅联》,选自清·林庆铨《楹联述录·卷九·名言》。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9/13 13:43:10

 16   6   2/2页   首页   1   2    
湘ICP备05003987号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Copyright ©2000 - 2005 Aspsky.Net
页面执行时间 0.07813 秒, 3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