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楼
岩茶的品种据说有数百种之多,令人惊叹不已。位于九龙窠岩壁间的六株原生态岩茶名丛,名曰“大红袍”,被称为武夷山的“茶王”。每年开采时,都要举行祭祀仪式,一年所产茶叶不足500克。前几年,政府将九龙窠“大红袍”岩茶拿到市场上拍卖,20克茶叶竟拍出15万元的高价,几乎需400万元人民币一斤,世人无不为之咋舌。想起“兔子哥”所讲香港某富商化30万元喝一次极品茶的故事,一定不是虚构。
“大红袍”极品茶树之名有点来历,据说有一举子赴京赶考,途经武夷山忽染重病,一位方丈将此树茶叶熬汤给他服下病体即愈,且文思泉涌,高中状元,事后专程到树下朝拜,将大红状元袍披挂在树上;又有一说,此茶树初生的嫩叶,色红如火,故名之。笔者在山上仔细观察利用茶王枝条培育的二代大红袍,其嫩叶果然红艳诱人。
这次武夷之旅,属于半自助式,两人成团,不含餐也不可能安排餐饮。前几餐,我们马马虎虎将就,这天中午,准备“腐败”一下。在一家招牌上标有“浙江人的饭店”落座,点了油炸溪鱼、猫爪菇、红姑,一瓶武夷啤酒,与妻对酌享用。溪鱼绝对是野生的,味道鲜美;猫爪菇名不副实,倒像袖珍猴爪,黑黑的,细如竹筷,三、五节菇体弯曲成掌状分布,尖端深黑色极像指甲,尝之如嚼海蜇,味道一般。妻见此物,一筷不沾,大呼“腻腥”;所谓的红菇不是知栽培还是野生的,尝之有一些苦味,象吃中药。米饭,当地均采用“捞饭”法煮蒸,进口如渣,全无香糯口感。中餐一结帐,耗资83元,价格不菲味道一般,不如杭城的大排档。
下午,我们决定自由活动复游武夷宫。热情的小游一定要陪同,其敬业精神特强,我们谢绝了。我预感到那里肯定还有许多遗漏的景色,等待我们去欣赏。果然不出所料,第二次进入武夷宫,才知武夷宫是一座宗合性风景文化公园,除建有朱熹书院、三清殿、武夷名人馆、仿宋古街外,绿地翠林丹峰石径曲溪交织其间,是一处休闲的绝佳去处。假如登山累了,在这里盘桓半天,定是明智的选择。另有万春园,园门外建有地理学家徐霞客登山处纪念亭碑,园内山石树木盆景陈列路边,山坡上林木参差,在彩林的掩映下,大王峰更显雄浑。步行至溪边,正是九曲筏漂一曲处,静静观竹筏一艘艘穿梭而过,别有一番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