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帕瓦罗蒂时代结束 意大利,唱歌剧的不多了...
<--插入广告JS代码--> |
应意大利“音乐之友”协会邀请,记者近日赴西西里岛采访了意大利阿尔卡莫第七届歌剧声乐大赛。阿尔卡莫位于西西里岛首府巴勒摩附近,是一个只有4万多居民的小镇。自从1998年开始举办国际歌剧声乐大赛以来,阿尔卡莫便声名远播。本届大赛吸引了来自世界18个国家的67名选手。
意大利一直被誉为歌剧的故乡,照常理,无论是参赛人数还是获奖人数,意大利都应该位居前列。然而,参加本届大赛的意大利选手只有13名,人数仅为韩国选手的一半;另外,从比赛结果看,享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东道国只有2名选手进入决赛,而且均与大奖无缘。所有奖项全被外国选手夺走。
中国这次参赛的6名选手中有4名进入决赛。由于中国选手出色的表演,组委会主席班比纳与沈阳音乐学院胡明健教授商定,从2004年开始,沈阳音乐学院将与阿尔卡莫大赛组委会合作,在大赛前负责在中国选拔参赛选手,优胜者将直接进入半决赛,获前5名的选手,比赛期间食宿均由组委会负担。
面对歌剧故乡外国人“喧宾夺主”的局面,本届大赛评委会主席、意大利当代著名男高音焦尔焦·梅利基表示,只能面对现实。梅利基告诉记者,意大利歌剧辉煌的时代,世界上80%的歌剧演员均为意大利人。但是近20多年来,随着老一代歌剧演员渐渐退出,意歌剧舞台后继乏人。另一方面,由于意大利歌剧的美声学派世界闻名,世界各地的声乐爱好者都梦想到歌剧之乡学习正的演唱技巧。这一少一多,导致现在意大利歌剧舞台上出现了大批外国演员。
平时我们一提到意大利歌剧总会想到帕瓦罗蒂,然而这几天,记者与来自意大利各个歌剧院的评委在一起,他们居然一次也没有提及帕瓦罗蒂,也可能是因为帕瓦罗蒂正在进行告别演出,一个时代已经结束。
不过,意大利歌剧走下坡路并不是因为帕瓦罗蒂退出舞台而造成的。梅利基说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在意大利音乐界同样存在着“外行领导内行”的问题;二是意大利音乐学院没有严格的考核制度,不管条件是否具备,只要注册缴费就可上学;三是受到商业演出的冲击。梅利基说,全意大利50所音乐学院,这些年均未能培养出在国际上叫得响的男高音。他认为,当一名正的男高音要做出很大的牺牲,常常一个人在外演出,很少有时间与家人团聚;每一场演出都是一次考试,要具备心理、生理等各方面的良好素质。现在的年轻人受到文化全球化的冲击,很少有人愿意作出这样的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