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8号,走了沿江大道南端,今天走了北端.北端和南端相比,似乎所要表现的是现代的长沙,各种建筑都带有较强的现代风格,唯一带有点传统风格的,是石栏干上修的古典诗词灯柱,收录了杜甫和屈原的作品,似乎是为了和南端的杜甫江阁相配的,但效果不好,没有人去看它.修得不如南端好,似乎还没完工,可供游观的,只有从湘雅路口到湘江一桥的一段.
我们的行程是:下午,从汽车西站坐405到北大桥下车,4点15开始走,大概是6点20左右走到湘江一桥,又走过河,坐902回家,每人花费2元.喝的水是自己家里带去的!!!(其实那里有免费的直饮水!)
从北大桥到湘雅路口的景象.
实际上是打脚鱼的人,我觉得整幅照片有种说不出的韵味.
我觉得有点奇怪,在江边上玩的,大都是中年人和年轻夫妇及孩子,和我们年纪相仿的并不太多.这是为什么呢?
当年,洞庭湖各县的知青兄弟们都曾无数次在此分别和相聚,演译出了至今想起还热泪盈眶的场景.
02年,我们曾到新疆一游,特地去了石河子一趟,那是由最早的知青们在戈壁滩上修筑起来的城市.美极了,舒服极了,四周都是寸草不生的戈壁,而城中绿树鲜花,垂杨拂面,难怪被联合国定为最适宜居住的城市.最为动人的是,马路两边果树上挂满了红苹果,无人看管,竟无一个本地人去攀折!那里的年轻人,大都是当年支边女青年(实际上就是知青)的后代.城中心广场上,有两尊雕像,一座是开荒牛,象征着当年垦荒的解放军;一座是一个年轻的母亲,象征着当年支边的女学生,其中以山东和湖南的女学生为主.这块湘女石,就是为了纪念她们进疆50周年,特地从新疆运来,安置于此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