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1965年起,一批长沙知青下放湘南桂阳县,其中桂阳县樟市公社第二农场和桂阳县农科所和桂阳县园艺场。这里是桂阳知青的网上家园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动网先锋论坛各地知青桂阳知青 → 新、马游1

您是本帖的第 663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新、马游1
哥巴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734
积分:1293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9月26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哥巴

发贴心情
新、马游1

新、马游,是我的第一次出国旅游。虽然从内心讲自己更喜欢背包自由行,但那次却是跟团旅游。之所以选择跟团,是因为之前没有出国经验,而之所以到新、马,则是因为一来到这里旅游的费用不高,我们这样的工薪阶层还应付得了,二来新、马两国要么是华人为主体的社会,要么华人很多,语言文化障碍小。

200422日下午640,我们飞离广州,经过四个小时的飞行,飞机安降于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

    樟宜国际机场是一个十分繁忙的机场。透过灯光,看到停机坪一架一架排满了来自世界各个国家的飞机就说明了这一点。以前就知道樟宜国际机场大:机场面积与候机楼面积都大。这次虽然只是从飞机的弦窗、从入境大厅匆匆地一瞥,但也能感觉到确实如此。

    出新加坡海关,新加坡导游王先生立即迎了上来。而一出机场大楼,我们就感到热浪袭人。离开广州时冷空气到了广州, 气温立即降至十来度,而新加坡在赤道附近,终年是盛夏。导游说,新加坡一年只有两季:夏季和雨季。现在是雨季,白天温度有334度。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海边的鱼尾狮。后面的榴莲形建筑(有二座),是新加坡国家体育馆与国家歌剧院。
夜宿于兰花酒店,据说是五星级。不过在异国的第一晚我睡得不太好。所以早上7morning  call时我已经醒来。7:30到餐厅吃早餐。是自助餐。食品有几种面包、火腿肠、烤肉片,牛奶、奶酪、咖啡、果汁等西式食品,又有稀饭、扬州炒饭、炒粉、油炸米糕、炸油角、马蹄糕、饺子之类的中式食品,还有一些叫不出名的马来或印度食品,外加多种水果,十分丰富。餐具只有刀叉。在餐厅用餐者大多为白人。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圣陶沙

早餐后,我们乘车开始在新加坡的观光。一路上导游王先生不断对我们介绍新加坡的情况。王先生是个很称职的好导游,他父亲的祖籍是福建,母亲祖籍则是广东潮州。王先生用普通话为我们作解说,但有时他也说说广州话。当他听说我们团中有半个潮州人时,又十分亲切地说了几句潮州话。据我观察,王先生的语言能力相当强。当然,在新加坡这样的多元种族社会,人们会讲多种语言应当很平常,尤其是当导游的。王先生介绍说,目前新加坡人口是337万,其中华人占77%,马来人占14%, 印度人占7%。此外还有由欧亚人(英国人与亚洲人通婚的后代)和“土生华人”(早期来到马来半岛的华人与马来人通婚的后代)。此外, 新加坡还有80万外来人口,包括外国留学生和工人。其实,据我上个月在中山图书馆一本学术杂志中看的关于南洋地区居民来源的论文的观点,即使是马来半岛的原居民马来人,也应当有中国血统。马来人,应当是远古时从中国南方来的人、中南半岛来的人、以及从海上其他地方来的人的经过千年融合形成的。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莱弗士广场。后面是新加坡河,河对岸是著名的“牛车水”
我们的第一个参观地点是新加坡河边的莱弗士广场,这里有一尊白色莱弗士塑像。这个小小的广场附近还有新加坡老的国会大楼以及其他重要机关。莱弗士是英国人,导游介绍说他是新加坡的早期开发者。以中国以前的观点,莱弗士应当是个可恶的殖民者。但是新加坡这些国家如果没有这些殖民者,能有现代化的今天吗?从导游的解说我也能够感觉到,新加坡人对英国殖民者没有恶感。至少今天已没有恶感。同时我也感到,导游王先生作为华人,对中华文化有很强的认同感,从他的解说也能感觉到他有比较深的中华文化基础,但是他是十分爱他的国家新加坡的。他在导游的过程中时时都在向我们这些旅游者“推销”新加坡。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鱼尾狮

    我们沿新加坡河一路观光。河边,有两组特意设置的铜像。它们描绘的是十九世纪早中期华人与印度人在这里作买卖与进行贷款活动的情景。

    与莱弗士广场隔新加坡河相望,是有名的早期华人聚居区——牛车水。牛车水也是早期新加坡商业最旺盛的地方。如今,在牛车水那些中国式老房子的背后,已是一大片直插云霄的摩天大楼,这里已变成亚洲最大的金融区之一了。

    上午我们还游览了“鱼尾狮”、海拔105米的新加坡第二高山花芭山。午餐在圣淘沙的一个海山餐厅吃,仍是自助餐,仍然很丰富。午餐后我们乘岛上的单轨列车前往参观了设在岛上的蜡像馆。蜡像馆也可以说是新加坡的历史博物馆,内容相当丰富。

新加坡是一个面积600多平方公里的城市国家,原属马来西亚联邦。不过大约在1965年前后(我已记不太清),新加坡被迫“退出”出马来西亚联邦。据我读《李光耀回忆录》《帝国斜阳》等书以及有关专题电视纪录片得出的印象,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联邦的原因十分有意思:华人太多。只有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联邦,在马来西亚,马来人才占多数,东姑(马来西亚一个邦的王子,“东姑”即马来语王子之意)领导的马来人的党才能在那年的选举中稳操胜券,才不致于让李光耀当上马来西亚的首相。于是,新加坡独立了。别人因为独立而兴高彩烈,李光耀却因为独立而伤心、流泪。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花芭山上

新加坡独立后,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虽然华人占绝大多数,李光耀本人也是华人,但新加坡却没有将华语定为国语,而是将英语定为国语。这成为新加坡各民族和睦相处的基础。相比之下,原本为英国最富裕、发展最好的殖民地的斯里兰卡,独立后由于定僧伽罗语为国语,这导致了占人口近10%的泰米尔人的激烈反抗,于是几十年来战火不断,国家的发展因此停滞。

新加坡的理性的政策,使她独立后社会和谐、经济发展良好,成为东南亚国家的模范。相比之下1960年代的马来西亚,民族矛盾十分突出,华人与马来人冲突不断。我想新加坡的政策以及发展大约对相邻国家起了一个示范作用。之后马来西亚逐渐采取了正确的政策。今天的马来西亚,各民族也相当和谐了,社会政治、经济也飞速发展。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4/5 11:10:14
去西奇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老知青
文章:867
积分:7990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5月6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去西奇

发贴心情
唉!我只去过新开铺、马王堆,真羡慕你们的出国游。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4/13 20:21:00

 2   2   1/1页      1    
湘ICP备05003987号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Copyright ©2000 - 2005 Aspsky.Net
页面执行时间 0.09375 秒, 3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