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才子钱钟书》再版
9旬杨绛含泪增补家事 桂 杰 由早年移居台湾后定居纽约的历史学家汤晏所写的传记《一代才子钱钟书》,其简体本近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再版。记者了解到,九旬高龄的杨绛亲自对初版本进行了不少有价值的删改和补充。 写钱钟书传不好下笔 作者汤晏自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接触钱钟书的作品并成为“钱迷”。上世纪70年代末在美国和钱钟书相识后,与钱钟书、杨绛夫妇通信联系20多年,搜集了大量有关钱钟书的资料,其浸淫之深、查证之详、用功之勤,使该书成为目前最详尽的一部钱钟书传。汤晏表示,写钱钟书传不好下笔。因为钱钟书很少谈他自己,像福克纳一样对自己的私人生活守口如瓶。钱钟书晚年避居北京三里河,闭门谢客,世人难得一见。杨绛在《记钱钟书与〈围城〉》一书中更有记载:“一次我听他在电话里对一位求见的英国女士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钱钟书一生没有留下自传,认为自传都是别传,不真实,因此谈论自己的文字也极少。 汤晏在自序中表示,他在写作钱钟书传记的时候以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名相迪斯雷利的话为鉴诫。迪斯雷利曾叫人多读历史,少读传记,他说传记大多虚实参半——不是夸大,就是失实,过犹不及。因此,“我写这部传记是本着两个原则:取材严谨,行文简洁。” 杨绛婉拒为此书写序 据上海人民出版社总编辑李伟国介绍,作者在该书的撰写过程中,曾与钱钟书本人通过信,更曾多次致信杨绛,希望杨绛能为该书作序。2001年10月28日,杨绛先生回信,对汤晏的写作给予了肯定,称赞他“不采用无根据的传闻,不凭‘想当然’的推理来断定过去,力求历史的真实,不惮其烦地老远一次次来信问我,不敢强不知以为知。”杨绛对作者的认真精神表示佩服,但是,她以“未能从头至尾细读原稿,对于您所采用的某些资料是否可靠,我不知道”为由,婉拒了写序之请。 2005年6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简体本,更名为《一代才子钱钟书》。李伟国告诉记者,初版刚面世时,他有机会拜访了杨绛。杨绛边翻书边说:“书印得很好,照片比别的书清晰。有些事不确切。如说钱钟书骄傲,不愿意留清华云云,是某些人捏造的。说清华学生时髦,也不对。上海学生有上海学生的时髦,苏州学生有苏州学生的时髦,燕京学生时髦,清华学生朴实,什么衣服都可以穿。这部书我要读一遍,改一改再重印。” 精心修改补充不少珍闻 过了一段时间,根据杨绛的批注以及其他方面的意见,校订稿很快整理出来了。如《一代才子钱钟书》初版书中原有:“可是杨绛初到清华觉得清华女生很洋气,但她很快就适应了。”此段被删,因为杨绛认为这不是事实。此外书中还说到钱与杨订婚后,杨回清华上学,钱则仍留在南方,在光华大学教书,“但他有出国留学的打算”。杨绛将最后一句话改为“因为他打算投考中英庚款公费留学,必须有教学两年的资格”,更为具体。而对书中有关钱钟书对冯友兰的批评,说“冯不应该出卖朋友”,又说“冯友兰捏造事实,坑人使妻小俱死,冯现在北大人人嗤之以鼻”,这些话也都被一一删去。对于这些删改,上海人民出版社总编辑李伟国认为:“凡大家都是宽厚的。”而书中第十五章叙述钱、杨的女儿钱瑗病逝、钱钟书正缠绵病榻、二老饱受打击的情形,杨绛含泪做了精心修改,十分感人。 杨绛还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此书补充了不少珍闻。如书中叙述钱、杨举行结婚典礼的情形。“那天宾客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杨绛的三姑母杨荫榆,她来吃喜酒时,穿了一身白夏布的衣裙和白皮鞋,衣纯白而麻织,似吊丧,所以在场宾客都觉得诧异。可是杨绛知道,三姑母已多年不置新衣,七八年前很帅的服装已经不入时了。”三姑母固然特异,新人却很是通达。又如在叙钱、杨热恋中,钱父擅自拆阅杨绛的信,并直接写了一封信给杨绛,郑重其事地把儿子托付给她之事,杨绛作了一大段补充。此外,在叙述杨绛的小妹杨必“文革”中自杀身亡一事的时候,杨绛在注释中郑重地加上了这样几句话:“杨必‘清队’时去世,有自杀之嫌。据她姐姐来信,说杨必遗体由红卫兵交法医解剖,鉴定死于急性心衰竭。” 但也有评论指出,《一代才子钱钟书》一书也有遗憾之处,如钱、杨夫妇如何躲过“反右”之劫,该书不着一字。毕竟,在这一关键时段,传主的行藏颇值咀嚼。而杨绛在《我们仨》中也仅以“不爱起哄”匆匆带过。这对读者来说,是完整了解传主一生的重要一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