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卷向读者展示了中国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范先生用较多的篇幅记述了太平天国运动。金田起义后,太平军挥师北上,席卷湘南,兵锋直指长沙,在天心阁城下损一员大将——西王萧朝贵。太平军被迫转兵攻益阳,进而下岳阳,克武昌。随着军事上的节节胜利,天平军队伍迅速扩大,以百万大军顺长江而下,势不可挡,荡平江南,建都南京,号称天京。19岁的我,读了这段历史时,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九十年代唐浩明出版了三卷本历史小说《曾国藩》。在唐先生的笔下曾国藩是一个有着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屡败屡战,体现了湖南人霸得蛮,吃得苦的精神。太平军攻克南京后,洪秀全只派两员偏将北上,威胁北京。主力则留在江南,这给清庭以喘息的机会。洪秀全不懂得中原者得天下的道理,偏安江南一隅。此时太平军发生内讧,相互残杀。洪秀全借韦昌辉之手杀了杨秀清及其党羽。又召石达开入京,诛杀韦党。数万太平天国军人倒在血泊之中。洪秀全进而对石达开放心不下,石达开负气出走,带走了数万精兵。太平天国元气大伤,洪秀全只好起用李秀成、陈玉成等一批年轻将领带兵作战,最终因实力不济败在曾国藩的湘军手下。唐先生写到这里流露出赞许的笔意。
历史应该怎样评价太平天国呢?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有精辟的论述。冯先生认为,太平天国建立一个以小农经济为基础、西方中世纪神权政治为意识形态的政权。中国近代维新的总方向是工业化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太平天国的神权政治却要把中国中世纪化、宗教化,这与中国近代史的主流背道而驰。如果太平天国统一了中国,那就要把中国拉回到西方中世纪,使中国的近代化推迟几个世纪。
读书是学习,学习是渐进的。了解太平天国我经历了史学-文学-哲学的读书过程。读了冯先生的书后,再也没有当年那股冲动感,对太平天国才有了一个理性的认识。
盘桓在长沙天心阁古城墙下,仰望那座红色花岗岩的雕塑。一群太平军战士,簇拥着一门火炮,挥舞着刀枪冲向前方。作为军人,他们的英雄气慨值得赞叹。他们是在为谁而战呢?我在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