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毛先生补充,接着侃
岳麓山赫曦台、名将陈明仁、湖南知青及其它
这张照片后面有着什么故事?
说起陈明仁先生,大多数人知道他和程潜都是湖南和平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但陈明仁的许多故事鲜为人知。
陈明仁是唯一一个在国内战争中,获得“青天白日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的军人。
陈明仁是唯一一个受到蒋介石和毛泽东同声称赞的军人。在征伐陈炯明攻打惠州城的战斗之后,蒋介石召开庆功会,并亲发口令,吹三番号向陈明仁致敬,还带头呼口号:“向陈明仁看齐!”命令到会全体官兵举枪向陈明仁致敬。毛泽东则说:林彪打仗不如你。
陈明仁也是唯一一位原国民党军中将被授衔解放军上将的将领。
关于陈明仁的经典故事,网络有上有许多介绍,有兴趣的可去查阅,这里就不一一重复;为了以后的叙述方便,特地将陈明仁的简历提炼整理,并对照有关史料校正如后,以供诸位查阅参考。
这里我想说说的是近日在程惠家发现的这张照片,以及照片后面的故事。
为侃好这篇贴子,我与程惠相约,希望他提供一些父亲的史料与照片,程惠非常热情,带我到她妈妈家中,搬出几乎所有的照片让我选择。遗憾的是,经历文革这场灾难之后,程惠父亲当年的一些照片已经烧毁,我期待中的照片几乎找不到。翻阅之中发现这张照片,立刻引起了我的兴趣。上面二个人物,左边的大家都认识,是毛泽东。正因为有毛泽东在上面,这张照片合乎情理地保留了下来。右边的这人是谁?当年的红卫兵也许会将他误认为林彪。其实他就是在四平街战中与林彪血战并战胜林彪的对手陈明仁。
那么这张照片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1949年8月4日,程潜.陈明仁领衔通电起义。5日下午,解放军先头部队第一三八师举行入城仪式,十多万市民夹道欢迎,庆祝长沙和平解放。可是,一兵团的副司令官刘进、彭壁生、张际鹏、熊新民和三个军的正副军长等拉拢部分部队叛逃,陈明仁对此深感不安。第四野战军负责人多方慰勉,肯定这次起义的意义和影响。随后,他被任命为长沙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陈明仁仍是深感愧疚。9月3日,陈明仁应毛泽东电邀抵达北京,作为特邀代表出席第一次全国政协会议,受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的接见。会议期间,毛泽东邀约程潜.陈明仁游览天坛。至祈年殿,毛泽东与陈明仁合影,并问他准备放大加洗多少张照片分增朋友。他说洗十打。毛泽东风趣地说:“这少了,洗五十打吧!这样就没有人说你被共产党软禁了。”几天后毛泽东又请陈明仁吃家乡饭。陈主动提到四平之役,表示内疚。毛泽东说:“你今后仍旧带部队吧,我们已决定将你的一兵团改编为人民解放军,还由你当司令员。”
当陈明仁从北京归来,肯定会按毛泽东的意思将这张照片洗印五十打。五十打是多少?一打十二张,五十打是六百张,既然洗了那样多,作为陈明仁的爱将程杰肯定会分赠一张。六百张照片如今留在世上的恐怕也不多了,能够将这张照片与照片后面的故事联系起来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了。
我从心底佩服毛泽东的统战思想,想当年,如果不是运用统一战线的这个法宝,毛泽东又如何服得陈明仁这样一位猛将?然而,以后的统战工作虽然还是称之为“法宝”,以本人从事统战工作二十多年的体会,这个“法宝”慢慢地失灵了。
陈明仁(1903-1974),湖南省醴陵县义门陈家人。
1924月春,投奔国民政府军政部讲武学校李明灏门下学习。
同年9, 月随讲武学校合并到黄埔军校,为黄埔一期六队学员。
1925年, 任国民政府教导2团第5营见习排长,参加了第一次东征,因作战勇敢,遂升为少尉排长。
同年7月,调任第2师第3连任中尉排长,随即因战功卓著,提升为第3连连长。
同年9月,同年9月在东莞战斗中,指挥全排抢占制高点,乘敌不备缴了陈炯明一个营的枪,被升为三连连长。随后,率部攻打惠州城,陈明仁首先登上城头与敌展开肉搏,后继部队一拥而上,攻克惠州。由蒋介石亲自提升为第3营营长。
后一直受蒋介石重视,渐次提升为黄埔军校上校大队长、第12师第56团上校团长。
1930年,被提拔为第28旅少将旅长,时年27岁。
1931年,任第3独立旅长,奉命率部对石友山进行合力夹击。陈明仁以一个旅击溃石友山两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
1933年,陈明仁升任陆军第80师任少将副师长、师长,归“东路剿匪总司令”蒋鼎文指挥,对陈铭枢、李济深等在福建成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作战,并在七里坪、新集等地“进剿”红军。
1934年 所属的二三八旅在沙县被红军击溃,因此受到排挤,被免去师长职务,调任陆军第2师(师长黄杰)参谋长。
1935年,又被蒋鼎文建议免去参谋长之职,到陆军大学第十三期“深造”。
1938年,调任贵州杂牌军预备第2师师长,重新带兵并参加广西昆仑关的对日作战。
1941年 升为预二师中将师长,率部开往云南,驻守昆明。
1942年,任远征军第十七集团军七十一军副军长,指挥所部进驻云南保山,建立江防阵地,与日军隔江对峙。
1944年夏,率部越过怒江,进攻龙陵日军,在松山要塞与日军展开一场恶战,全歼守敌。接着指挥部队从攀枝花、惠通桥渡过怒江,沿滇缅公路正面主攻龙陵,战功卓著,升任七十一军军长。
1946年春,陈明仁率七十一军到东北参加内战。同年4月15日由永吉向四平进发,行军途中,八十七师在金家屯以北大洼地区被解放军歼灭一个团,后续部队又被斩成数断,全师溃散,师长黄炎落荒而逃。
1947年6月,四平被解放军围攻。陈明仁拼死抵抗,终击退解放军,成功守住四平。被蒋介石提升为兵团司令官,并颁发青天白日勋章。
同年, 刘翰东等告发“陈明仁纵兵抢粮”,由陈诚请求蒋介石查办。蒋介石将陈明仁撤职,但未查办,后调往总统府任中将参军的闲职。
1948年10月,陈明仁应白崇禧屈驾恭请赴武汉就职华中“剿总”副司令的头衔、武汉警备司令部兼二十九军军长的等职。不久,国民党恢复七十一军,成立第一兵团,陈明仁为兵团司令官。
1949年4日,由程潜、陈明仁领衔发出起义通电。宣布率领全湘军民,正式脱离广州政府,加入中共领导之人民民主政权。
1950年2月,二十一兵团由浏阳移驻醴陵,全军集中整训。同年12月,陈明仁率部开赴广西参加剿匪。经过5个月战斗,歼匪3万余人。
1952年1月,第二十一兵团改组为水利工程队司令部,领导荆江分洪工程建设。同年10月,在完成以上两项任务后与其他一部分部队合并为五十五军,陈明仁任军长。随后,陈明仁率部从桂林开赴湛江驻扎。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解放勋章。
1974年5月21日,陈明仁与世长辞,终年71岁。
谢落霞鼓励,接着聊
岳麓山赫曦台、名将陈明仁、湖南知青及其它
程惠向我提到程杰的经历时,涉及到一个地名,因是口述,我听成了腾村,后查证是腾冲,即云南省的腾冲县。
陈明仁的史料中,也多次提及到一个叫腾冲的地名,网络上关于腾冲的记叙也多不胜数,为什么?因为这里六十多年前曾经发生过数场恶战,侵华日军在这里遭遇了中国远征军前所未有的反击。腾冲三年抗战,让近万名日军命丧黄泉。
腾冲在哪里?腾冲县与缅甸相连,自古以来就是西南边陲的重要通商口岸和边防重镇。1942年,作为陈明仁的下属,程杰在中国远征军预备二师当营长(后提拔为团长)。我根据程惠提供的程杰生前所写的材料,我找来一张地图,将程杰部在云南所驻扎和作战的地方标记了下来,发现程杰部参加了几场腾冲大战和恶战,其中在有的战斗中惨败,也有的战斗大获全胜。
程杰颇为得意的是他一手策划和指挥的一场伏击战,到晚年,他经常向他的孩子提及这次战斗,以至程惠这代人,对于父亲在云南的其它战事并不清楚,唯独记住了这场伏击战。
那场战斗发生在1942年,时值程杰初战腾冲在马站街失利。打了一整天,程营所固守的制高点全部被日军拿下,不得不向朝阳寺方向败退。
虽说战斗失利,但部队精神面貌仍然很好,撤退途中又巧遇与部队失去联系的三营一个重机枪连和一个步兵连,都主动要求接受程杰指挥,使程部战斗力大大增强。程杰仔细观察了朝阳寺前后的地形,断定敌人会今天乘胜追击。前面山下的公路是敌必经之地,如果隐藏在这里,能够打一场很好的伏击战。此时,他们有两连重机枪,有三十几挺轻机枪。这样强大的火力,足已让一贯轻视中国军队的日军尝尝苦头。于是程杰决定利用地形构筑火力网。他们选择一个非常隐蔽的险要隘口,迅速将轻重机枪进入阵地,,除留一个步兵连担任警戒之外,其余部队一律登上后山隐蔽,以逸待劳,机动作战。
上午十点左右,敌人果然如程杰所估计的一样,分成四路纵队沿公路开了过来。程杰对轻重机枪手严格规定,没有他的命令不许开枪,谁放了一枪就枪毙谁,这种打法,还真有点像共军的战法。在这一时刻,射手们眼睁睁地盯住前面的敌人,日军对朝阳寺用机枪火力搜索打了几百发子弹,程杰这边没有半点反应,于是就认为没有了敌情,整整齐齐地排着四路纵队浩浩荡荡地前进。程杰用望远镜注视着敌人部队行进,等大部队进入火力圈以后,他一声口令“打!”四十几挺重机枪瞄准各自的目标猛烈开火,打得敌人人仰马翻,大叫大嚷,乱成一团。一会儿,子弹打光了,程杰一看也差不多了,便命令停止射击,依次撤下阵地。登上后山,他从望远镜中看到,倒在公路上的敌人成堆,官兵们个个笑逐颜开,先前战斗失利的沮丧都消失得一干二净。
是役,程杰部歼灭敌军八九百人,而自己损失只有六七十人,应该说,这是中国远征军在云南腾冲所打的战役中,我方损失比例最小的一次战斗。
战斗结束之后,当地老百姓招待官兵好好地吃了一顿,大人小孩跟着国军队伍不停地奔跑,他们走到哪里,百姓就跟到哪里,他们欢呼中国军队取得的胜利,这种情景,从下面一张当时的照片可以得到印证。
程杰一生中打过不少仗,而这一仗则是他主动出击、亲自指挥的最为漂亮的战斗。程杰此生都为此自豪,他的子女也为父亲的爱国、勇敢精神倍感骄傲。
然而,这次取得骄人战绩的战斗,史料上罕见记载,有关抗战时期中国军队乃至中国远征军战斗文献,找不到这方面的描述,有些关于腾冲龙陵抗战的专著尽管详尽地描述了预二师参加的战斗,而独缺一九四二年七月初的这场战斗。翻阅腾冲政府网站,在腾冲抗战的专栏里,也找不到这次战斗的踪迹,这不能不令人遗憾。这里特地补上一笔,以供人研究时参考。
参考文献:程杰《腾冲歼击日寇记》(湖南《文史资料选编》纪念抗日战争四十周年专辑第三辑)
陈明仁的下属今安在?
岳麓山赫曦台、名将陈明仁、湖南知青及其它
话说程杰在腾冲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之后,受到全军上下一致称赞。他的士兵们甚至一边用机枪狂扫日军,一边对程杰伸出大拇指,钦佩他果断指挥。战斗结束之后,陈明仁好不高兴,将战功上报,中国远征军副司令杜律明亲授予程杰“抗日热血男儿”称号。程杰的英勇战迹广为流传,他到全师讲演,极大的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上司还特批他回湘结婚。
陈明仁此时正是中国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第七十一军中将副军长。军长钟彬是一个草包,故七十一军实际上是由副军长陈明仁直接指挥,陈原任职的预二师则成了陈明仁的主力部队,一直坚持在腾北与日军战斗。尔后的时间,预备二师将士们在枪淋弹雨中英勇杀敌,谱写了许许多多感天地、泣鬼神的事迹,在中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却说程杰等人在预二师成了英雄人物,受到上司的嘉奖,而更多的预二师官兵,却牺牲在日军的枪口下。还有一些伤病之后散落在当地的士兵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忍受种种歧视默默无闻地度过自己余生。六十多年后的今天,我翻阅有关预二师的史料,竟发现还有许多士兵至今仍然生活在滇西腾冲。这些人,在我的心目中都是国家的英雄!民族的英雄!在此将他们的照片收录如后,以示知青一代人对他们的无比崇敬。
当一个国家遭遇悲惨经历,当一个民族遭遇重大危机时,往往是许多民族的精英以自己的身躯为后代铺垫出一条生存的血路来。陈明仁、程杰及其所有与日寇浴血奋战的国民党远征军将士,永远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宝光,81岁,籍贯云南施甸,汉族。1943年征兵入伍,编入预备2师6团1营2连,参加腾冲游击战及攻击云峰山等战斗,后任上尉连长,战斗结束后回乡务农。
现居住地:施甸县仁和乡热水塘村田坝心村民小组
毛德昌 ,81岁,籍贯云南腾冲,汉族。1942年征兵入伍,编入预备2师第5团任中士班长。参加过腾冲游击战、收复腾冲战斗中的桥头、北风坡、马面关、攻打来凤山等战斗,战斗中负过伤。
现居住地:腾冲县界头乡永安村尹家寨社。
刘锡安, 87岁,原籍贵州省凯里,汉族。1935年抓兵入伍,编入预备2师第5团1营1连1排,后任少尉排长。参加过腾冲游击战、攻克高黎贡山北风坡、马面关战斗和收复腾冲县城战斗。
现居住地:腾冲县界头乡永胜村计下社。
张正礼 ,78岁,原籍四川万县红旗区,汉族。1944年征兵入伍,编入预备2师,参加腾冲游击战和收复腾冲战斗,1945年滇西抗战胜利后落籍腾冲。
濮金伦,80岁,籍贯云南腾冲,汉族。1944年征兵入伍,编入预备2师4团2营,参加收复腾冲战斗,战斗胜利后回家务农。
现居住地:腾冲县曲石乡回街村山富村民小组。
杨庆舜,77 岁,籍贯云南施甸,汉族。1942年征兵入伍,编入第71 军部队当通讯兵,防守怒江防线,参加打黑渡反击日军偷渡战斗,滇西抗战胜利后回乡务农。
现居住地:施甸县仁和乡热水塘村卖糖村民小组
胡定高 腾冲马站乡(86岁,云南腾冲人,(原远征军预备2师护路营少尉排长),多年瘫痪在床,孝顺的媳妇唯一能做的就是将他背到院子中晒晒太阳
胡自坤(81岁,原远征军预备2师中尉连长)每至清明,都要佝偻着腰到“国殇墓园”看一看自己的同学与战友。
谢病牛兄共鸣,接着侃
岳麓山赫曦台、名将陈明仁、湖南知青及其它
血火交沐、存亡相依
一九八七年,程杰将军与陈明仁将军之子陈扬铨先生在谢芳如墓前合影
二十年后,陈明仁将军之子陈扬铨与程杰将军之子程惠在谢芳如墓前合影
什么是弹淋枪雨中用鲜血凝结成的友谊?如果我们不从狭隘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那么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走出来的中国军人陈明仁、程杰,他们之间那种的友情就很容易理解了。
这里穿插一段小述:我曾经通过程惠,想打听陈明人后人还听到过什么陈将军的故事,令人遗憾的是,陈将军的儿孙们所知道的事还不如程惠知道得多。为什么?陈将军说,如果说假话,他实在不愿意说。确实,在我们也经历过的那些年代,不要说陈将军不能说真话,普通老百姓又有几个能说真话?陈将军将许多的故事装进自己的肚里,带走了,永远带走了。到了六十多年后的今天,当人们忽然发现这些事是可以讲真话时,历史上的许多事情永远都成了一个迷。我之所以用键盘敲出这些拙陋的文字,唯一出发点,就是想将我们还所知道的一些过程记录下来,告诉我们的儿孙,告诉未来。
离开谢芳如墓地之前,程惠一定要与程扬铨在墓前合影,为什么?因为他的父亲在世时,曾经也陪同陈扬铨来扫过墓,并在墓地上合影。父辈的交往,已经走向永恒,而下一辈仍然接过这份沉掂掂的情感继续交往下去。后面的文字中,还要提及陈明仁与程杰的血火交沐、存亡相依的故事。
岳麓山下,高楼鳞次栉比、人车穿流不息,而山上茫茫野草丛中,却静静地躺着许多曾经保卫这座城市的战士,他们之中许多根本无法查实姓名,也不知道他们来自何方,他们与腾冲抗战的英烈一样,是我们民族之魂。我真祈望,岳麓山喧闹的游人走过他们的无名莹墓时,脚步轻一点,再轻一点,让他们好好安息。我也祈望,那些期待通过人工景点建树政绩的人,那些想通过岳麓崇山来搜刮钱财的人,扪心自问一下,你们有什么资格侵扰我们的英雄?
岳麓山七十三军保卫长沙牺牲的将士公墓
谢病牛兄、半枯株和笔,接着侃
岳麓山赫曦台、名将陈明仁、湖南知青及其它
败走靠山屯
(说明,因年代已久,叙述人无法记清当时战事,而国民党71军88师则是多次被歼后重组建制,有关记叙的战事非在怀德发生,特此补正)
1947年3月9日晚,程杰部262团被钟伟围歼示意图
1944年夏,陈明仁率部越过怒江,进攻龙陵日军,在松山要塞与日军展开一场恶战,全歼守敌。接着指挥部队从攀枝花、惠通桥渡过怒江,沿滇缅公路正面主攻龙陵。陈明仁组织各师敢死队,采取轮番攻击的部署,使日军疲于应战,经过8天的进攻,日军大部被歼,百余人被俘。陈明仁升任七十一军军长。随即又挥师南进,指挥该军一部参加滇西缅北反击,佯攻三台山,猛克回龙山。歼灭守敌八百余人,逃窜畹町的一百余残敌,也被七十一军的迂回部队消灭。当时,许多盟军将领交口称赞这一仗是“一部军事指挥艺术的杰作。”陈明仁在当时也是少数几个能进行步.炮.空协同指挥作战的中国将领,被联军视为“杰出的中国名将”。
陈明仁在战斗胜利之后专门参观日军工事,并认真研究了腾冲与松山之战日军防守的战术,没想到,三年之后的四平街战中,竟然用上了这些战术,也确实打得如同日军一样顽强。
话说陈明仁在滇西抗击日军的战斗中,英勇善战,正式被任命为71军中将军长。抗战胜利之后陈明仁71军被派遣到东北参加内战。人们早闻陈明仁在四平街与林虎所辖的东北联军打了一伏硬仗,却不知道这四平战斗之前,陈明仁险被东北联军活捉,如果当时陈明仁真的活捉,或者被打死,稍后的四平战斗,以及1949年的湖南和平义这些历史也许又要重写了。
下面要讲的,就是这段从来没有人过记叙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长春附近的靠山屯。
靠山屯是长春西北的一个小镇,东临松花江,南接德惠,西南方向则是陈部87师驻地农安。
当时,民主联军2纵5师在钟伟师长率领下,正奉命包抄渡过松花江,截击回撤的陈部71军87师
此时的陈明仁呢,他正往农安赶,路过一个村子时,天已经黑了下来,他下车稍事休息,见村子里到处是持枪站岗的哨兵,包括屋顶上都有人持枪放哨。陈明仁感到很安全,他松了口气,点燃一支烟抽了起来。随车的参谋长心细,他发现持枪的哨兵虽然是穿着国民党军装,但手里全部拿的是三八大盖,这与国军的装备完全不同。“坏了,是共军!”参谋长一把将陈明仁推上车,一溜烟就跑出了村子,后面的子弹便瞬间蝗虫般飞了过来。
当时的陈明仁有个习惯,打仗时全部穿着士兵装,也正是这个习惯,没让共军发现这个大人物,陈明仁才有可能逃过这一刼。
却说陈明仁狼狈逃到农安,正巧与惊魂未定逃来的程杰相遇。程杰欲向陈明仁报告战况,此时陈正在吃饭,看到一天没有吃饭的程杰来了,赶忙对他摆摆手,让他什么也不要说了,并立即将手中的筷子一折二断,递上一支给程杰,吩咐他先在一起吃了饭再说。
是役,陈明仁的七十一军遭受重创,而不久,他又在四平街还报了林彪一击,算是报了一箭之仇。而程杰呢,等待着他的又是九死一生的苦战,这是后话。
1947年3月9日,钟伟的部队路过靠山屯时,发现陈部88师一部,这时天已经黑了下来,钟伟捕捉战机,断然拒绝林彪要攻击大房身的命令,率领5师对靠山屯发起了进攻,21时,钟伟部14团在靠山屯以南的姜家店、王家店截住敌88师师部和262团2营。此时的程杰,正是262团团长程杰部是88是师的后卫部队,当民主联军包围他们的战斗打响时,他立即下车观察,准备指挥战斗,谁知刚下车,子弹像雨点一样扫了过来,他的警卫员一下子将他推到路边的沟里,这沟太深,程杰几下没爬上来,于是几个士兵顶着他的屁股将他拱了上来,脑袋刚伸出沟,子弹就将他的军帽打飞了,程杰大惊,赶忙组织残余部队撤退,这样趁着夜色,程杰带了20多人跑了出来。至3月12日凌晨,陈明仁88师全部、87师一部、71军特务团、工兵营等全部被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