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红了于丹
三人行,必有吾师;温故而知新;一言以蔽之;小不忍则乱大谋;朽木不可雕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不耻下问;三思而后行;诲人不倦;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任重而道远等等。这些脍炙人口而又言简意赅的词语,都出自《论语》,它们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格言警句,有的甚至当作成语使用,这样的文化也就成了大众文化。孔子用他的智慧,他的思想经过数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一直延续到今天,被天下人认作是经典。影响我们后人道德认知和文化思想至深,他以己心度他心,深得人心,难怪人民把孔子称为圣人,贤人,称为大教育家,大思想家。
”孔子回来了,孔子是于丹带回来的。“人们如是说。
孔子真的是于丹带 回来的。于丹拂去孔子脸上的几千年岁月的浮尘,把他还原成“一个朴素的温暖的老头”再用他捧着的《论语》,还原孔子的思想和灵魂,一个活生生的孔子便走到了我们中间,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中。
品《三国》,火了易中天,人称“学术超男”。讲《论语》,红了于丹,人唤“学术超女”于丹横空出世,真可谓是一夜成名,她聚拢人气,使报纸,广播,电视,网络都少不了于丹席位。
于丹红了,是《论语》红了于丹,是孔子红了于丹。红了于丹,出了奇迹。学术明星也可以一夜成名。于丹,一名北师大的普通教师,仅仅讲了七天《论语》,就赚了个“天下谁人不识君”,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吧?这个奇迹耐人寻味。
红了于丹,润了心田。现在是新的时代,人们由于选择太多而陷入迷惑的时候,特别需要一种心灵的安慰和抚慰。于丹,找到了孔子,找到了《论语》,找到了经典,因为经典是民族文化之根,是民族精神之源。于是于丹给我们补了一堂传统的文化常识课,引起了偌大的轰动,这就证明了一个民族的心田是多么需要滋润。
于丹红了,这是偶然中的必然,于丹成了我们国人心目中的于丹。于丹读经典,我们读于丹。因为于丹把孔子请回来了。请到了我们的生活中,请到了人民中间。易中天对此赞不 绝口:”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学者的孔子,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历史的孔子,更不知道这是不是真实的孔子,但我知道这是我们的孔子,大众的孔子,人民的孔子,也是永远的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