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让我们用最简单的方式开创出一条DV通道,这就是湖南知青的公共频道。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动网先锋论坛知青大学公共频道 → 苗族苦歌[知青大学.公共频道]

您是本帖的第 388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苗族苦歌[知青大学.公共频道]
友情周末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友情周末
等级:版主
文章:25281
积分:164819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11月14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友情周末

发贴心情
苗族苦歌[知青大学.公共频道]

苗族苦歌

湖南的苗族,主要聚居在湘西和湘西南地区。千百年来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传统。他们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歌舞等文化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苗族的神话反映了苗族人民对自然现象的解释、臆测和幻想,记录和描绘了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界的历史。如《张郎张妹》、《盘古开天地》等神话故事,记叙的就是张郎张妹兄妹结婚,创造世界繁衍人类的历史。《涨满天水》的神话故事,说的是洪水滔天的原因。   
  苗族的传说故事,种类繁多,题材十分丰富,从各个不同侧面反映了苗族人民生产、生活和反抗反动统治阶级剥削压迫的历史,抒发了苗族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美好愿望。从内容上分,大体有颂扬反抗压迫的故事,如《潘金盛阻马殷》、《姚民熬起兵抗劳役》等故事。有歌颂农民起义的故事,如《吴天保起义》。有反映苗民智斗财主的故事,如《头脚与身子》。有抨击包办婚姻的故事,如《们娘抗婚》。有赞美善良勤劳的故事,如《卖柴汉》。有关于人物传说故事,如《谎江山》、《哈利布》等。有关于地方习俗的故事,如《苗族"吃牛"的来历》、《油茶会的来历》等。   
  苗族的男女老幼,都喜欢唱歌,苗族地区素有"歌的海洋"之称。苗歌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如《开天辟地歌》、《玩山歌》、《婚礼歌》、《哭嫁歌》、《担水歌》、《上梁歌》、《和气歌》、《饭歌》、《酒歌》、《茶歌》、《烟歌》等。《酒歌》主要流传于湘西南城步、绥宁的苗区,歌中除了叙述苗族先民的迁徙过程和各宗支苗族的定居发展外,还详细记述了苗族喜庆婚姻时的许多风俗和礼仪。苗族的苦歌,即是倾诉从前苗族人民的悲惨生活的民歌。如《长工歌》、《逃荒歌》等。情歌是苗族歌谣中最为丰富的一种。苗家姑娘小伙,多以歌会友,唱歌传情,因此产生了大量的情歌。苗族情歌,善于借景、咏物抒情,情景交融。苗歌按其内容,唱法上也各有特色。有的旋律优美,婉转缠绵;有的嘹亮奔放,激越昂扬;有的女唱男和,多情善感。其中多声部苗歌的唱词,联想丰富,旁征博引、比喻得体,颇富哲理。
    苗族服饰色彩缤纷,宏富多姿,反映了其文化传统和生活生产模式,苗族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象征的原貌,对苗族服饰所展现的形态、功能结构、符号象征意义及其文化背景、素质结构以及苗族服饰的起源、演变的动态过程,服饰与人生礼仪,与社会生活,纹样含义。 苗族服饰由于性别、年龄、婚否等情况而不同,并且有地区差别。但都保持一种苗族从古至今的传统款式,苗族女性百褶裙,图案花纹色彩斑斓,多刺绣、织锦、蜡染、挑花装饰。衣裙颜色以红、蓝、黄、白、黑为主,保持了苗族先民“三苗”“好五色衣服”(《后汉书·南蛮传》)的传统。服饰用料则以居住地出产的原料为主,多以棉、麻、毛等经过家庭手工作坊精编细织而成。
    苗族人民不仅能歌,而且善舞。苗族舞蹈主要有《芦笙舞》、《跳月舞》、《鼓舞》、《龙灯舞》、《狮子舞》等。其中最有特点的要数《芦笙舞》和《鼓舞》。   苗族逢年过节或遇喜庆的日子,都要跳芦笙舞。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三月三、九月重阳等,还是专门跳芦笙舞的芦笙节。"究给",是苗家一种流行最广泛的芦笙舞。每逢节日,人们都涌上芦笙场,由一支庞大的芦笙队伴奏领舞,芦笙队保持"一"字队形,原地吹奏,群众则把芦笙队围在中间舞蹈。男的动作矫健潇洒,女的轻慢柔美,姑娘们随着身体的跳动,佩带的银饰发出和悦的声响。"丢劳毕给",是一种男性边吹边跳的表演性芦笙舞。这种芦笙舞是集会和节日中作为表演比赛的一种形式,舞曲明快,节奏强烈,动作技巧比较难,只有少数人能跳。另外一种苗家人称之为"跳花"和"跳月"的风俗性芦笙舞,则是反映青年男女恋爱活动的群舞。一般只有青年男女参加,男青年边舞边吹优美的芦笙曲。随着优美的芦笙曲,姑娘则边舞边把自己精心绣制的花带,拴在相爱的小伙子的芦笋上。   
  苗家的鼓舞种类繁多,按其表演形式和内容的不同,可分为花鼓舞、猴儿鼓舞、团圆鼓舞、单人鼓舞、双人鼓舞、四人鼓舞、跳年鼓舞等。表演时,先将牛皮大鼓置于木架之上,表演者手拿小木棒击鼓,常用双棒敲边伴奏。鼓舞的动作,大多是来自日常的生产、生活,也有些武术和动物动作的模拟。   
  苗族还有一种独特的戏剧剧种--苗剧。它以苗歌、苗老司唱腔以及苗族传统武术、舞蹈为基础,并吸收傩堂戏等剧种的表演艺术创作而成。有名的剧目有《谎江山》、《龙宫三姐》等。


谢谢支持!!!  于无字处读书.与有肝胆人交友. 是是非非道道,歌歌乐乐知知.  
(图片播客   http://photo.bokee.com/txzq
乐我 http://hnyqzm.56.com/  备忘录http://www.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9&ID=11982&page=1(http://diy.hn8868.com/hnyqzm)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3/28 1:27:03
利拉乖乖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头衔:利拉
等级:版主
文章:7019
积分:46535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1月12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利拉乖乖

发贴心情

苗族苦歌

湖南的苗族,主要聚居在湘西和湘西南地区。千百年来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传统。他们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歌舞等文化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开心快乐每一天http://www.56.com/p67/v_MTQzNTc2MDg.html
http://zhuguliang.bokee.com/info/createUserinfo.b
QQ群:35084010* *http://photo.163.com/  http://bbs.56.com/forumdisplay.php?fid=635
zhuguliang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3/28 11:38:23

 2   2   1/1页      1    
湘ICP备05003987号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Copyright ©2000 - 2005 Aspsky.Net
页面执行时间 0.07813 秒, 3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