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遥望那烟波浩淼的远方, 连天的芦苇黄了又绿,绿了又黄, 不由得在心底暗自神伤、扼腕慨叹: 芦苇啊!你因循着季节的变迁自生自灭, 难道仅仅满足于领略这千古不变的水消水涨? 难道你忘记了祖先的创造, 在水与火的洗礼中化成滚滚的纸浆! ——落霞孤鹜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动网先锋论坛个人专栏知青个人专栏落霞孤鹜专栏 → [介绍 ]"厦门"的来龙去脉

您是本帖的第 1718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介绍 ]"厦门"的来龙去脉
农哥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老知青
文章:805
积分:5700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8月13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农哥

发贴心情
[介绍 ]"厦门"的来龙去脉

“门”是地名的通称。江河入海处有山崖的地方,古时船户、渔民形象化地叫客观存在为门。广东珠江口有“虎门”,行政特区有“澳门”,福建闽江口有“长门”、“五虎门”、漳州九龙江入海处有“海门”、“濠门”,此外还有“金门”、“下门”等。“下门”是“厦门”的最早俗称。
“下”与“虎”、“澳”、“长”、“海”、“金”、“濠”是地我的专称。其涵义也是形象化。
以福建漳夏来说:“海门”在九龙江进入厦门港海域这间;“濠门”在海门的东北(《明史》)。按照方位,该是现在屿仔尾一带。那地方有个村落叫“石后”,即现在厦门到屿仔尾客轮的终点站。“后”字闽南话叫“户”或“护”,《辞海》给“濠”字解释为“护城河”。这样“护”字的话音就还有“濠”字的痕迹以及“户”字的谐间。而“海门:往下到鼓浪屿和厦门岛,是海潮进出的通道,像护域河河水进出的门,也就是“濠门”。“濠门”以下的一个门叫“下门”。海门、濠门,这两个门不是明代才命名,而厦门也是明初命名,皆在明洪武二十七年建城之前。
清道允《厦门志·序文》说:“厦门处泉漳之交,扼台湾之要,为东南门户……”《厦门志·形势》说:“金厦尢为险要,门户之防也。”都说厦门是“门户”。
“厦”与“下”,在闽南话无论文读或白读,话音的声、韵、调都是一致。因此,厦门的“厦门”是由“下”演变的;由“下门”变为“厦门”,是文人雅化的。
人们习惯地把北部叫“上”,南部叫“下”;闽南人还习惯把北方人叫“北顶(上)人”;把南方人叫“下南人”。连接“门”为门户来说,可谓“厦门”是“福建南部的海上门户”,比之泛称“大厦之门”或“华夏之门”,更有具体、确切的释义。
总之,“下门”雅化为“厦门”,早在明初命名,而非洪武末年才有。周德兴建城,不过是沿用而已。


厦门市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陆地面积1565.09多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多平方公里。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6个区。通行语言,闽南语。


xia.men  Z.Q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3/27 12:12:35
农哥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老知青
文章:805
积分:5700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8月13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农哥

发贴心情

昔日的厦门第六码头(今日的轮渡码头和客运码头一带)

厦鼓海峡风光


xia.men  Z.Q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4/11 19:18:10

 2   2   1/1页      1    
湘ICP备05003987号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Copyright ©2000 - 2005 Aspsky.Net
页面执行时间 0.12500 秒, 4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