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小时候,母亲常常带我回外婆家。年龄太小,不识路,也不辨方向,只是跟着母亲朝前走。好好奇地问母亲:外婆住在哪里?母亲微笑着回答:外婆住在文庙坪。文庙坪这个长沙的地名从此刻在我幼小的心灵之中。
文庙坪是长沙南门外一条麻石铺就的小巷,小巷中有所学校,文庙坪小学。外婆家就住在小学对面,距小学大门不足
50米远。这条小巷与长沙众多的巷子相比,没什么特别之处。文庙是干什么的?庙里面有菩萨吗?它与学校有何关联?我一无所知。
2002
年夏,我因公出差到永州,走遍了永州所有的市县。平生第一次见到了文庙,给我补上了有关文庙知识的一课。永州保存较好的文庙有三处:永州文庙、宁远文庙和新田文庙。相比之下,宁远文庙保存得最好。
宁远文庙,建于清朝,规模宏大。进了大门,中间是一大院。右廊是一排住房。左廊是藏书楼。正面是大成殿,殿前有一条巨龙,由一块完整的青石雕刻而成。沿两侧的石级而上,环顾大成殿四周回廊,树立着
20根大理石浮雕龙凤柱。镂空的石柱,龙飞凤舞,动感十足,形态传神。这
20根国宝级的镂空石雕龙凤柱闻名遐迩,也是宁远文庙最大的亮点。大成殿外廊四角各安放一头石雕小狮子,当作石礅。石狮虽小,个个高昂着头,背上负着一根硕大的龙凤石柱,石柱支撑大成殿屋顶。这种建筑形式寓意着“师承重托”。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文化。
新田文庙处于老城窄巷中,外墙上保留着
1934年肖克将军率领红军第六军团长征经过新田时书写的标语:“苏维埃政权十大纲领”。新田文庙的规模和管理比宁远文庙和永州文庙要逊色得多。文庙建筑年久失修,衰败陈旧,庙内还住了一户人家。不过还保存了文庙完整的建筑格局:门前的状元桥,正门,大成殿,后殿、藏书楼。举头望见,窗棂和屋檐的装饰性木雕,图案生动,线条流畅,极富潇湘之灵气。有的木雕图案在诉说一个古典故事,有的则用象征手法表达平民百姓对吉祥生活的企盼。
永州文庙的正门和前殿均已毁损,地表上依稀可辨原有建筑的痕迹。大成殿则完整地保存下来。永州文庙以青石浮雕石柱和彩绘木雕最富特色。高大的青石浮雕立柱围绕大成殿而建,气势不凡。回廊上方的横梁彩绘木雕绚丽多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永州文庙如同一个强大的文化磁场,周边聚集着学校群:零陵师范、零陵卫校、零陵区第三中学、第五中学、第四小学、第五小学、师范附小。永州人一代又一代地在文庙周边开办学校,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国家栋梁。
我悟出了长沙文庙坪有所小学的缘由。
永州的三座文庙都为祭祀孔子而建造,它们的建筑格局总体上大同小异。它们各自的装饰元素又极富个性,无处不散发出异样的文化芬芳。也许正是这种具有个性的文庙装饰风格,承载着湖湘文化,成为人类文明的瑰宝,展示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
回长沙后,心中有股难以名状的冲动,觅径来到文庙坪。小巷依旧,外公、外婆早已逝世,物是人非。文革时期,文庙坪小学更名为“代代红小学”,现又恢复原名。
此时此地,耳际间再次回响起母亲的话语:外婆住在文庙坪……
附记:雨后斜阳写的《城南旧事》和朵朵的文章中提到了长沙文庙坪小学。我也写一篇有关文庙的文章,附和附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