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奇才大学沦为“低能”
23岁的周剑的无疑是一个传奇,2001年他第一次高考上了武汉大学,但随后由于痴迷网络多次旷课而被退学。他复读1个多月后,又考回了武大,但随后“屡教不改”再次被退学。回家几个月后,他又参加高考,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在华中科大读到大三时他由于学分不够又被退学。接着他第四次参加高考,今年9月份考回了华中科技大学。这种独特的经历,在中国的大学生里恐怕找不出第二人。(据《广州日报》11月2日报道)
一个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中都显得游刃有余的 “高考奇才”,为何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屡屡受挫?周剑的遭遇,其实折射了中学的应试教育之痛。
众所周知,大学的教育与中学教育一个完全不同的区别就在于,大学教育是注重素质的教育,一个人要想在大学学习中取得成功的表现,要得益于他(她)各方面的综合体现,特别是非智力因素。比如学习的自觉性、学习的方法、和别人的相处之道等等。然而,这些在中学教育中却显得可有可无,因为一切都有教师事先安排好,即使你不自觉学习,也会有教师整天的盯着你逼着你。不用讳言,我们的中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应试教育,是围着高考转的应试教育。
一个在应试教育中活得很“滋润”的学生,他在素质教育中就可能是个“低能儿”。这比好是一个圈养惯的动物一下子变成放养了,它就很难被适应,甚至连吃的东西都找不到。
中学教育搞成应试教育,是由不得中学作主的,他们也是无奈地过着“糟糕”的日子。社会对一所中学的最直接的评价,就是考上大学的比率,就是考上重点大学的人数。当一所中学在高考面前败北的时候,他们无论以前做过什么,都显得无关重要。这“一票否决”就逼着中学跟着高考走,逼着他们必须在高考中取胜,否则无法生存。于是,中学就在一天接一天地培养象周剑那样的“高考奇才”,这样的人多了,学校就会红火起来,至于他们到了大学以后会如何,会不会从“精英”降低到“平庸”,则不是中学教育所要考虑的。
周剑的遭遇无疑是个悲哀,是我们社会的无奈。尽管高考的试卷每年都在或多或少的改变,但大体上还是将中学教育圈在“应试教育”的范畴,还是要让中学教育将“智”摆放在首位,还是让中学教育变成“学习成绩”之俊遮盖了百丑。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必须能力,诸如协调能力、人格魅力、社会责任心、抗挫能力等等都无法在高考中得到有效体现。学生一旦脱离了应试教育环境,涉足复杂社会,总会出现各种“不适应症”。清华大学毕业研究生因为找不到工作而自杀就是一个明证。
高考难道就不能变得使中学教育远离应试教育?象美国的高考就很重视社会实践。这样使得中学教育变得和大学教育很接近。由于学校教育的衔接得好,由于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距离近,我们现在所暴露出来的“教育之弊”就显得少了。
“高考奇才”遭遇折射中学应试教育之痛,不知要“痛”到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