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1965年起,一批长沙知青下放湘南桂阳县,其中桂阳县樟市公社第二农场和桂阳县农科所和桂阳县园艺场。这里是桂阳知青的网上家园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动网先锋论坛各地知青桂阳知青 → [原创] 过河 ---------庄南燕

您是本帖的第 797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原创] 过河 ---------庄南燕
农哥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老知青
文章:805
积分:5700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8月13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农哥

发贴心情
[原创] 过河 ---------庄南燕

当年我在闽西的小溪村插队,几乎天天要过河,甚至有时一天过好几次河。趟着湍急的河水,踩着圆滑的鹅卵石,将近十年里千百次过往都觉得是平常事,毫无“哲学”的味道。后来看书看报见有作者引用哲学家“趟水过河”的哲理,猛然自愧那千百次的过河是白过了,一点精神层面上的意思也没有。

我在不同的文章里看到的引用同一位外国哲学家关于“过河”理论有两种写法:1.“人不能同一次趟过两条河流”;2.“人不能两次趟过同一条河流”。

第一种写法我还看得懂。我们那小溪村就有两条河,一条从东向西流经我落户的第四生产队,另一条自北向南从小溪村的西侧流过,两条小河在村外形成丁字形的交汇点再一起南下广东。我如果想要做第一种“哲学”实验,就必须先趟过东西流向的小河再去趟北南流向的小河,或者先趟过北南流向的小河再去趟过东西流向的小河。这两种趟法都证明第一种写法有道理,因为不论哪一种趟法我都必须先趟过一条河后再趟过另一条河,绝对不可能一次同时趟过两条河。这种“哲学”的道理正确是够正确了,但我以为一点意思也没有。我如果也写一句“人不能同一次吃下早、午、晚三餐的饭”,谁能说错在哪里?但我自以为错是没错,却终归是一句无聊的混账话。第二种写法我就犯糊涂了。人为什么不能两次趟过同一条河流呢?果真如此,那我在近十年里趟过千百次的那条河到底是同一条河呢,还是千百条河?如果是同一条河,那么这位洋哲学家肯定头脑有病,胡说八道。如果是千百条河,那么我下乡的小溪村就要改名叫“万河村”了。但是即便改了名,小溪村依然就只有那两条交汇成丁字形的小河,村民们日常趟的就是村前这条东西流向的小河,那千百条河在哪里呢?第二种“哲学”实验我根本不必去做,那近十年里的千百次趟水过河不是实验,那是事实!

怎么办?难道“哲学”是一帖迷魂药?这其中一定大有问题。假设问题1:那位哲学家说了无用的正确的话或者说了莫明其妙的错话。如果真是这样以后碰上“名人名言”还是小心为好;问题2:中国的翻译家翻译错了。而且翻译这句名言的有两位以上的翻译家,谁对谁错他们自己去打口水仗,但请把哪一种写法才是正确的先告知广大读者;问题3:写文章引用“名人名言”的作者在引用前、引用时、引用后自己是否明白“此话怎讲”?把“名人名言”整块吞进去再整块拉出来,也不问问那东西能不能吃,而且咽喉和肛门居然都没有异样的感觉!

长期以来我对一些“名人名言、警句格言”是很警惕的。伟人巨匠,金口开言驷马难追,错了不能追问还得跟着一起“正确下去”。你要像《皇帝的新衣》的那小孩说真话、提疑问,“革命群众”不是去笑皇帝光屁股,反而会集体拥上来扒了你的衣裤让你一丝不挂让你自己光屁股。文革时读语录“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感觉很李逵、很解恨、很气吞河山。在乡下时因先天不足打扑克总是输,只好躲一边找书看。看了一些“上面”分发的和自己找来的马列著作渐渐发觉那“归根结底、造反有理”不大对头:马克思主义归根结底是很讲道理、很人性化的科学理论。马克思归根结底也不是李逵一样成天造反的“黑哥哥”。多年来有关“趟水过河”的这一“哲理”常见于书报,虽然不解却也无意细想。最近又在某文中不期而遇,同样引用而说法不一,心生疑惑,因有感想。

最后,我有一个愿望:请“真想去趟水过河”的哲学家们、文学家们跟我回一趟小溪村,大家都去浸浸河水醒醒头脑。
文:庄南燕


xia.men  Z.Q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3/25 22:40:42
你好朋友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59
积分:481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11月24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你好朋友

发贴心情

也许他们哲学家说的小河不是真实的小河,而是人生的小河,那个得到公认意思大概是,时间不能倒流,人生的河流人只能趟水一次,也就成了所谓.“人不能两次趟过同一条河流”

个人见解,敬请指正!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1/26 15:34:38

 2   2   1/1页      1    
湘ICP备05003987号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Copyright ©2000 - 2005 Aspsky.Net
页面执行时间 0.15625 秒, 4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