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汉雄关
三:潇贺古道
秦将王翦灭楚,进驻零陵,便开始做南征百越的准备。王翦动用戍卒和民工四十多万人,历时两年,以二十万多人遗尸工地的代价开通了零陵—道县—江永—富川的道路。此道路道县—富川的走向是:道县双屋凉亭,经江永县回龙圩进入富川境内,经麦岭、青山口、黄龙至富川古城。
此道路北联潇水、湘江,南结贺江和西江,所以人们将之命名为“潇贺古道”。潇贺古道使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紧密相连,成为楚粤交往的重要通道。
秦将尉屠睢率五十万大军兵分五路南征西瓯岭南,其中一军(中路军)就是从潇贺古道挥戈而南下。
潇贺古道到汉以后扩展为“楚粤通衢”。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一张“地形图”,这张2100前绘制的地图里,绘出了三条由长沙出发通往南粤的道路,其中一条,也就是正中间的一条就是“楚粤通衢”。
在长达2000年的时间里,“楚粤通衢”被视为中原入南粤的重要路径,中原大量的物资源源不断地经江永流入南粤,再经海上的丝绸之路流向世界。
“楚粤通衢”自公元前213年开通,到公元729年张九龄开凿赣粤梅岭驿道前的1000年间,是它的全盛时期,唐宋时代仍为“岭口要道”。
在如此著名的潇贺古道上寻找谢沐古关似乎是很合逻辑的事情,很多人甚至一开始便以为麦岭关就是谢沐古关。
确实,潇贺古道,麦岭关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秦汉,但麦岭关的地形地貌与对谢沐古关的描述相差甚远。进一步的寻找同时也发现在富川县城-麦岭-回龙圩-江永县城-道县,这一段潇贺古道上根本没有一处具有史料上说的有东西两个隘口的关城。
而且最重要的是潇贺古道,麦岭关在秦汉时期并不属于谢沐县而属于营浦县。不太可能冠上谢沐的名字。
那么谢沐关到底在哪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