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天地广阔,大有作为——这话错吗?未必。但是科学的方法论告诉我们,任何命题的成立与否,都是有条件的。要让人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中有所作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只凭主观的断言或愿望,还要有强大经济实力的基础,有全国城市的支援,有正确的方针政策,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不具备这些条件,看似“正确的”主张,只能是头脑里的空想,书斋里的空谈,一旦付诸实践,徒然祸害了一代人。
三四十年后的今天,情况完全不同了,客观条件空前良好。当年我们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现在生产总值已达到18万亿;当年对农村是竭泽而渔,现在是“多予少取放活”,基础建设成为国家重点,财政投入大大增加;当年是“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左”倾路线,现在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富民蓝图,以及一系列综合改革的政策措施。农村确实是一个广阔天地大舞台,具备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就需要各行各业的知识青年,在各个领域里尽情表演,来大展宏图。即使像江苏华西村那样富裕的地方,也需要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那些目前还贫穷落后的地区,更需要大学生、硕士、博士,去奉献青春,施展抱负,艰苦创业,改变面貌。从生产、生活、风气、村容、管理各个方面,帮助全国农民实现小康,建设社会主义农村新天地。 二十一世纪正处于一个伟大时代的开端,当前的“上山下乡”完全不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简单重复,而是处于一个更高的水平、更高的层次,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比之当年的“知青”岁月蹉跎,这一代“知青”是空前幸运的。若干年后回首往事,他们将无限自豪地看到,自己是以建设新农村的见证人,记载在历史篇章之中。
三十多年前,毛泽东主席在1968年底发出了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一声令下之后,数百万城镇中学生告别父母、亲人和家乡,奔赴农村和边疆,开始了完全不同的生活。
1968年的大迁徙既不是发端,也不是结束。实际上,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运动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结束于70年代末,总共涉及到将近1800万人,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作为一场浩大的群众运动的主体,知青是文革的参与者,是文革的亲历者,是历史的见证人。作为中国人的一部分,他们更多的承载了文革所给予我们这个民族的灾难。整整一代人的命运在1976年10月的政治巨变后发生了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