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之饮----淮羽说茶
茶有三种喝法:唇焦口燥,喉咙冒烟,大杯大碗,咕咚几口一饮而尽,那叫牛饮;口生渴感,随意来几口,那是解渴;好茶好水好器,很讲究地冲泡,很投入地鉴赏,那叫品茶,或者叫品茗。说茶是艺术之饮,指的是品茶。
之所以把品茶称之为艺术,是因为品茶讲究环境,包括场景、茶具、茶点、艺术品陈列、乃至背景音乐,是多种具有美学意向的表现形式的有机融合;而茶的冲泡方法、品饮程序又是一个艺术化的过程。这种艺术化的表象形式即所谓茶艺。透过这种形式,人们对茶还会有更深的理性思索,而思索出来的哲理便是茶道。所以,品茶确实是一种由感性到理性、由物质到精神的艺术享受。
鲁迅先生说不但要有好茶喝,而且还要会喝好茶,才是一种清福,可见品茶是有学问的。姑且不说各类茶的冲泡方法和程序,单说品评品尝,就是很有讲究的。要真正从中获得艺术享受,必须眼到、鼻到、口到、心到。眼要看干茶、看茶汤、看茶底(冲泡后展开的茶叶);鼻要干闻(闻干茶)、热闻(乘热闻)、冷闻(温度降低后闻茶盖或杯底);口要品火功(茶叶制作质量)、品滋味、品韵味;心要放松、虚静、感悟。如果说眼看、鼻闻、口尝是“体察”,那心品便是“神会”了。
唐代诗人卢仝好茶嗜茶。一位名叫孟简的谏议大夫曾派人送给他三百片用于进贡的阳羡茶,他品尝之后写了一篇题为“谢孟谏议寄新茶”的诗作为答谢。诗中写了他连品七碗的感受:“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的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我觉得,品茶能品出这般韵味,升华到两腋生风、飘飘欲仙的境界,难道还能说品茶不是艺术之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