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广交天下知青,同叙百味人生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动网先锋论坛天下知青茶座天下知青茶座 → [原创]淮羽聊茶

您是本帖的第 895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原创]淮羽聊茶
淮羽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774
积分:621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11月28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淮羽

发贴心情
[原创]淮羽聊茶

                举国之饮
                           ---淮羽聊茶
       

          我国是茶的发祥地,茶是我国的举国之饮。
        梁启超说:“不喝茶还能成为中国人?!”的确,对国人而言,茶不仅成了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成了精神文明的媒介物---“琴棋书画诗酒茶”。而且,供奉神祗、祭祀祖先、接待宾朋、乃至和尚坐禅、女子受聘都离不开茶。
        茶不仅是汉民族两个文明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众多少数民族同胞也须臾离不开茶。新疆维吾尔族“宁可一日无米,不可一日无茶”;云南纳西族“一日三盅,雷打不动”;白族人用“三道茶”敬客;拉祜族熬“土锅茶”迎宾;藏族同胞少不了酥油茶;蒙古牧民缺不得咸奶茶;侗乡苗寨的油茶香醇浓郁;傣家竹楼的竹筒茶沁人心脾……
       总之,无论中原城乡,还是边陲邑寨,我国各族同胞都视茶为健康之饮、愉悦之饮、艺术之饮、友情之饮。正如林语堂所说:“饮茶为整个国民的生活增色不少”,“只要有一只茶壶在手,中国人到哪儿都是快乐的”。

    本人嗜茶成癖,不可一时无茶。写了一篇《一种清福》,不想陆续有朋友跟贴聊茶,便生出了多说点茶的想法。也无非是把自己对茶的认识和体验拿出来为朋友们凑兴,当然也有奉劝诸君多饮茶,从而扩大茶友队伍的企图。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3/9 21:14:16
行者无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864
积分:1287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4月16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行者无疆

发贴心情

茶烟酒,茶居首;烟酒茶,茶压轴.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就有茶文化.

中国农商渊远流长,也有茶产业.

举国之饮,以茶会友.茶室洽茶刻!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3/9 22:28:05
晓峰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568
积分:12642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1月12日
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晓峰

发贴心情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天心阁的壶,白沙井的水,泡出来的茶一定令人回味……


晓峰相册   http://janyl491117.photo.163.com
知足常乐,过好每一天。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3/11 0:13:02
ouyang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知青(VIP)
文章:384
积分:3907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4月25日
4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ouyang

发贴心情

    看先生们品茶,神往之。正好家中还有平时舍不得喝的好茶叶,便邀了三、五好友来家中品茶。

    奔了岳麓山,拎了桶山泉水。拿出少用的功夫茶具摆上案,洗杯、烫碗……。

    一壶茶品了一下午。还表演了一通什么洗茶、泡茶、关公巡城、凤凰点头、三龙护鼎、闻香……。

    谈天、说地、讲故事还是很开心。你问我讲了个什么故事?告诉你咯,就是淮羽先生的旅伴白描七婶。


(这帖前两天准备贴在一种清福那里的。不知怎么都贴不上去,但试着在茶座贴,却是贴得上。昨天晚上,我又在一种清福那里贴依然是贴不上去。晕,我把自己的电脑反复杀了几遍毒,冒发现电脑中毒。今天贴这里算了。)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3/11 1:44:02
笨笨牛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管理员
文章:1889
积分:6471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8月31日
5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笨笨牛 访问笨笨牛的主页

发贴心情
以下是引用ouyang在2007-3-11 1:44:02的发言:
    (这帖前两天准备贴在一种清福那里的。不知怎么都贴不上去,但试着在茶座贴,却是贴得上。昨天晚上,我又在一种清福那里贴依然是贴不上去。晕,我把自己的电脑反复杀了几遍毒,冒发现电脑中毒。今天贴这里算了。)

       遇到贴不上去的情况,就请关掉那贴不上去的页面,重新打开再贴,否则会一直贴不上去的。也可以按F5刷新这一页面。

  


是的,我们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社会,但是我们可以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3/11 7:29:15
ouyang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知青(VIP)
文章:384
积分:3907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4月25日
6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ouyang

发贴心情

  我关了那贴不上去的页面,重新打开再贴,也贴不上去。第二天打开电脑,恐怕是关那页面已过了20小时了,也贴不上。只是没试刷新F5。但点这里刷新n多次。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3/11 12:15:05
行者无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864
积分:1287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4月16日
7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行者无疆

发贴心情

好ouyang,茶博士一个,茶功了得!

只听人家说“女人要莫不喝酒,要喝,就一定能喝过酒桌上的男人”......

看来,女人也是要莫不喝茶,要喝,一定能喝过茶座上的男人.

下次着,寻个机会,找个借口,到ouyang家里,品好茶看茶道表演,谈天说地听故事刻!

会记得给本家打个电话,下回"越策越开心"口白要改:呷杯绿茶,交个蛤蟆(金色池塘的朋友)!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3/11 15:14:36
老贺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490
积分:4559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7月12日
8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老贺

发贴心情
“只要有一只茶壶在手,中国人到哪儿都是快乐的”。

   举国之饮,以茶会友.茶室洽茶刻!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3/11 19:21:17
老贺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490
积分:4559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7月12日
9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老贺

发贴心情
   欧阳,看来你也很会品茶,艺还蛮多吧!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3/11 19:27:28
ouyang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知青(VIP)
文章:384
积分:3907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4月25日
10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ouyang

发贴心情

有好茶,我是很爱的。细品之,开心得很。最喜欢面前放本书,再泡杯茶,用双手捧着。眼看书本,闻那飘出的淡淡茶香。双重享受哦!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3/11 23:53:25
良良哥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2441
积分:1568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11月1日
11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良良哥

发贴心情
  本人也不知道怎的:天生喜爱茶文化!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3/12 14:40:39
ouyang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知青(VIP)
文章:384
积分:3907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4月25日
1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ouyang

发贴心情

喝茶人人都会,品茶却不是人人能品。红楼梦里妙玉请宝玉、黛玉喝茶。沏的茶叫“老君眉”那茶的嫩芽细如银针,汁水青碧如玉。那泡茶的水系收得梅花上的雪,放在鬼脸青的花瓮里,埋在地下经过五年之久,才拿出饮用。黛玉喝不出这茶的滋味,还被妙玉讥讽为“大俗人”

我等喝茶冒得那样讲究,就算是一杯大叶茶在手,喝到中途佐一碟红彤彤、脆崩崩的辣椒萝卜。哎呀,那滋味妙不可言,感觉超过妙玉的“老君眉”哦。

(准备贴在一种清福那里的。依然是贴不上去,这下我是死了心,再不到那去碰钉子了。)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3/13 19:00:34
淮羽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774
积分:621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11月28日
1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淮羽

发贴心情

                传统之饮
                      ---淮羽说茶

   茶圣陆羽称茶为“南方嘉木”,它最早生于我国巴蜀崇山峻岭之中,距今有百万余年。
    茶的最早发现利用者是神农氏炎帝。《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当时茶的称谓不一,有荼、茗、诧、瓜芦木等等)。说炎帝某一天在尝试多种草药后中了毒,正好昏倒在一株野茶树下,是茶树上的露水滴落到他口中使他苏醒得救。炎帝便发现了茶的药用功效。直到今天,乡下人生疱疮还有将茶叶嚼碎敷上用以解毒的。后来人们发现茶叶还能解渴提神,便将它做成菜来吃。现在云南基诺族还保留了这种习惯。再后来,才开始将茶叶熬汤作为饮料来喝。据我国最早的地方志《中阳国志.巴志》记载,三千年前的古巴蜀国就已人工种植茶树,并将茶叶进贡给当时的天子周武王了。
    茶叶的种植加工和饮用盛于唐代。尤其是当湖北竟陵(今天门县)人陆羽写了有十章共七千余字的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后,种茶制茶饮茶风糜全国。宋代梅尧臣有“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这样的诗句。当时的茶叶产地有山南、淮南、浙西、浙东、剑南、黔中、江南、岭南八大区域四十四个州,喝茶也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了“柴米油盐酱醋”之后的第七件事。
    明朝以前,都是将茶叶与米粥搅和制成团和饼。进贡朝廷和达官贵人饮用的茶还要用雕有龙、凤的模具紧压,称之为“龙团”和“凤饼”。饮用时要烘烤捣碎和煎煮。明太祖朱元璋嫌其繁琐耗费,便下令废团饼,制散茶。经过这场制饮方法的革命以后,茶的生产与饮用发展更快了。时至今日,茶在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中,消费总量已远大于咖啡、可可。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3/16 21:06:47
淮羽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774
积分:621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11月28日
14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淮羽

发贴心情
             健康之饮----淮羽说茶

    之所以说茶是健康之饮,或者说喝茶能喝出健康,那是因为茶叶中已被发现有五百多种化学成分。这些化学成分又分为营养物质和药效成分两类。其中营养物质有蛋白质、氨基酸、糖类、脂类、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等。所含维生素既有维C、维B、维P等水溶性的,也有脂溶性的维生素A、D、E、K等。象茶叶中的维生素B1的含量就高于蔬菜,与豆浆相仿。药效成分主要有嘌呤类生物碱、茶多酚、脂多糖和芳香化学物等。其中的茶多酚含量约百分之十到二十,它能抑制人体内胆固醇与甘油三脂的上升,还有活血化瘀、抑制血栓形成和防癌等作用。
    自从神农氏发现茶的药用价值后,我国医药宝库中对茶的疗效都有大量记载。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记载:“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东汉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说:“茶治便浓血甚效”。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写道:“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说茶对“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都有疗效。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中称茶可“令人有力、悦志”。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茶最能降火、能解酒食之毒、能去烦腻、还能坚齿消蠹、去睡爽神。
    综合历代医家和民间所说,茶对于人体确实具有清利头目、治痢止泻、清热解暑、解毒疗疮、和胃消食、利尿去浊、提神醒睡、解酒化腻、洁牙坚齿等十多种功效。难怪宋代文豪苏东坡说:“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当代朱德元帅也有诗云:“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年饮,延年益寿法”。
    乾隆皇帝一生嗜好饮茶,八十五岁传位给嘉庆时,有大臣劝奏“皇上不能退位,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爷却风趣地答道:“君不可一日无茶”。他之所以能成为年寿最高的皇帝,肯定与饮茶有关。
    孙中山先生的卫士长孙墨佛活到一百零六岁时仍然很健康。人们向他请教养生之道,他说:我与大家没有什么不同,唯一不同的就是爱喝茶。茶对我来说是不可缺少的。
    唐朝时候茶叶传到日本,日本人一直爱饮茶。他们把活到一百零八岁称为“茶寿”(茶字由二十和八、十、八组成)。我衷心希望各位知青朋友都养成饮茶之好,都能成为享有茶寿之人,从而更多地把我们那段蹉跎岁月补回来。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3/16 21:11:58
天井1968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老知青
文章:993
积分:7963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2月14日
15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天井1968

发贴心情

下放农村开荒种茶,采茶,制茶.看着亳无卫生保障的生产过程,不喝茶了

天井茶场

http://2006.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71&ID=3251&page=3


http://photo.163.com/photos/xiaoping51/

Email:xiaoping51@hotmail.com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3/16 22:29:35
浩宇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落叶无声
等级:超级版主
文章:478
积分:493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2月21日
16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浩宇

发贴心情

    读淮羽兄系列茶文,茶的香浓、茶的文化、茶的意境,令我等茅塞顿开……

                                              原来这就是    


    古人人称陆羽为茶博士,因为陆羽有《茶经》一书传世,被唐德宗皇帝当面尊称为“茶博士”。  

    今有知青称淮羽为茶博士,因为淮羽有《淮羽茶轩》系列文章面世,也应被知青牛头网主当面尊称为“茶博士”。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3/17 10:52:54

 16   16   1/1页      1    
湘ICP备05003987号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Copyright ©2000 - 2005 Aspsky.Net
页面执行时间 0.17188 秒, 3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