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个时候(1964年),江永县城的饮食店出售的汤面只有“素面”和“饺子面”。“素面”就是“免码面(光头面)”。“饺子面”就是在汤面上盖的两、三个小馄饨。就这一碗“饺子面”是当时农民们心中最奢望的美食。就到如今一讲起“饺子面”,丘山斑主还想流口水耶!
当时下放到白水公社的知青中,有一个知青的名字的读音极近似“饺子面”。在江永土话中读:“及织梦”。当时的农民们就认为叫这个知青为“及织梦”顺口些、亲切些。这一叫,不光止全大队,乃至全白水公社的社员中,不管认不认识都晓得有个叫“及织梦”长沙下放的知青。
2004年10月下放四十周年时,白水知青们再次回到江永县白水时。居然还有农民认出了这个“饺子面”!他见面就用土话惊叹地说道:“曾得一龟,及织梦瓜得!”(*你一家,饺子面归了!)
今天我们再次欢迎“饺子面归来知青网了”!


那个时候(1964年),江永县城的饮食店出售的汤面只有“素面”和“饺子面”。“素面”就是“免码面(光头面)”。“饺子面”就是在汤面上盖的两、三个小馄饨。就这一碗“饺子面”是当时农民们心中最奢望的美食。就到如今一讲起“饺子面”,丘山斑主还想流口水耶!
当时下放到白水公社的知青中,有一个知青的名字的读音极近似“饺子面”。在江永土话中读:“及织梦”。当时的农民们就认为叫这个知青为“及织梦”顺口些、亲切些。这一叫,不光止全大队,乃至全白水公社的社员中,不管认不认识都晓得有个叫“及织梦”长沙下放的知青。
2004年10月下放四十周年时,白水知青们再次回到江永县白水时。居然还有农民认出了这个“饺子面”!他见面就用土话惊叹地说道:“曾得一龟,及织梦瓜得!”(*你一家,饺子面归了!)
今天我们再次欢迎“饺子面归来知青网了”!
感谢这位朋友对饺子面的解释,解释得“陆嘎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