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揪出来示众!”这是文革时期使用频率很高的一句话。在靖县铺口我所见到的“示众”有点另类。
铺口逢五、逢十(农历)赶场,赶场的那天,铺口人流熙熙,好热闹。长沙知青的大批到来,赶场时到处能听到讲长沙话的年轻面孔,那时的铺口有点像湘西南的“小长沙”。
忽然间,赶场的人往公社大院里涌动,不晓得发生了什么事。长沙人爱看热闹,知青都朝那边走去。台上站着一只鸭,胸前挂了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一行字:某某社员养的鸭。
公社书记正怒气冲冲地高声讲话:
这是某某生产队某某社员养的鸭,他把自家的鸭子放到田里吃谷,还用一根木棍(是一种农具,我记不起名称)把结了谷的禾压到田埂上,生怕鸭子吃不到谷。大家看看,这位社员私心好重啊!斗私批修,斗私批修!今天把鸭子揪出来示众,看哪个还敢放鸭子下田!
观众中有个人用长沙话拉腔拉调地叫喊:
收割季节,谷粒如金,各家各户,鸡鸭小心拉……
台下哄然。花鼓戏《打铜锣》蔡九哥的经典台词用在这里,熨帖之至!
鸭子挂牌子示众,让我联想起文革中父亲被挂牌子游街示众的场景……人与兽,灵与肉,人妖颠倒的时代。
忽见树梢上有只杜鹃在啼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