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我居住的城市到黄盖湖有两种方式,首先是都坐火车到岳阳,然后一种是乘汽车,这大概路途太远,而且下放的知青有几百号人,当时没有这么多的汽车,是不可取的。第二就是在岳阳转乘轮船,知青办当然选择了后者。
在岳阳休息等船的那一天,我们几个同学相约去了岳阳楼。
岳阳楼是座三层四边的木建筑,飞檐斗拱,金黄的琉璃瓦面,在冬日的阴雨中显得格外庄重。因为是文革中,我记得二楼厅中正面墙上范仲淹<登岳阳楼记>的雕屏好象不在了,掛着的好象是领袖的诗作。尽管这样,我们还是推开楼上的雕花窗,或是走到周围的迴栏上向洞庭湖眺望,去感受<登岳阳楼记>中所描叙的场景和作者的心情。可是要知道,作者在写作时,并没有登临该楼,我们不由得为作者的才华而感叹。看官若不相信,请看:
予观夫巴陵胜状, 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 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 连月不开; 阴风怒号, 浊浪排空; 日星隐耀, 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 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 则有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皆忘, 把酒临风, 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 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欤! 噫! 微斯人, 吾谁与归!
在下楼回旅社途中,一路无语,毕竟我们当时的心情与作者是比较接近的。想起明天将要到达的地方,心情的低落可想而知 。我们没有作者的志向和情怀,只是希望前面的风景不致让我们“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