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江永知青是我省下放时间早、延续时间长,知青人数集中、影响较大的一个知青群体。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动网先锋论坛各地知青江永知青 → 生活智慧

您是本帖的第 5671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生活智慧
易禺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6249
积分:4056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4月28日
11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易禺圆

发贴心情

孔子的生活智慧

孔子的成长经验(1)

    曾经有人以为孔子的智慧那么高,能力那么强,应是天之骄子,但是孔子却不以为然,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子罕》)事实上,孔子的幼年是相当艰苦的。他的父亲先后娶了三个妻子,他是父亲第三个妻子所生,三岁时父亲过世,他就成了孤儿。虽然他原是贵族之后,但在乱世里,没落的贵族却毫无用处,所以他曾做过许多事情,像负责照顾牛羊、看管仓库等。不过,他从十五岁立志向学,由此开创了不凡的人生。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4/7 7:36:19
易禺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6249
积分:4056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4月28日
1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易禺圆

发贴心情

孔子的生活智慧

孔子的成长经验(1)

    人的出生并非自己可以选择,那是被注定的。由某一角度来看,有些人生来就很幸运或很不幸运。但是,从这个角度所看到的幸运与否往往和现实上的结果相反。换言之,人的幸运要靠自己的力量,而非凭借出生时的既定条件。一个人如果没有善加发挥自己的潜力,一定会终身遗憾。如果先天条件特别差时,则应当自行觉悟,早一些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孔子就是这样的人,我们可以说他不幸,也可以说他是幸运的。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一个环境对某人来说是幸运的,但是对他人恐怕却是不幸的。由此可知,一个人的主动性与能动性在孔子身上表现得最为彻底。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4/7 7:38:51
易禺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6249
积分:4056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4月28日
1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易禺圆

发贴心情

孔子的生活智慧

孔子的成长经验(1)

    当时的人认为孔子是天下有名的博学之士,但是,他却认为自己并非生下来就有知识,只是因为喜欢传统,所以敏锐、认真地去学习罢了。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又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述而》)他也认为自己是在绍续传统,而不是去创作新的东西,所以把自己比做商朝的老彭(商时一位很喜欢讲述古人故事的大夫)。由此可知,孔子乃是从一无所知开始,直到十五岁立志向学,才步上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4/7 7:39:57
易禺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6249
积分:4056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4月28日
14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易禺圆

发贴心情

孔子的生活智慧

孔子的成长经验(1)

基于理性的原则

    孔子的立志向学有两点特色,其一是立志之后就非常好学,其二则是坚持了一辈子。这两点特色正是我们赶不上的。孔子如何好学呢?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孔子原是很谦虚的,却说了如此自负的话:“有十家人的地方,必定有忠信如我的人,但却不像我这么好学。”事实上他凭什么断定呢?就是因为他无时无刻不在念书、学习,能念的、能学的都不放弃。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述而》)他还汲取社会上各种经验,没有固定的老师。一个人在世上生活,只要耳聪目明,能够开放心灵,那么,整个宇宙、人类都可以当他的老师,到了最后,这样的人往往是最杰出的,因为他得到了众善之所长,就像所有的河流汇集到江海一样,这就是孔子立志向学的情形。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4/7 7:41:13
易禺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6249
积分:4056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4月28日
15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易禺圆

发贴心情

孔子的生活智慧

孔子的成长经验(1)

    再以孔子学习音乐为例,首先他学习“曲”,即音乐旋律,接着学习“数”,即音乐表现的技巧,第三步则是学习“志”,此乃是指作曲者的心意,因为作曲者总是心有所托,有其意念才会表现在曲调中,接着他还抵达“得其为人”之境,通过学习音乐而得见作曲者所描述的相貌,这实在令人敬佩。这是他专注学习的成果。

   孔子在三十岁左右,就已全面掌握了当时的学问,所以在乡里、诸侯国中享有盛名。当时东周的天子名存实亡,权力落入各个诸侯手中,如齐、鲁等国。鲁国诸侯下有三位大夫,即孟孙、叔孙、季孙,像孟孙这个大夫之家就曾请孔子前去担任家教,教导他的儿子习礼。这说明了孔子当时是以礼乐专家而闻名的人。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4/7 7:42:28
易禺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6249
积分:4056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4月28日
16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易禺圆

发贴心情

孔子的生活智慧

快乐的条件(上)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论语·宪问篇》
    任何一套哲学,都须具备三项条件:第一,它必须照顾到我们的“经验”。人类生活于现实的世界,从生到死的整个过程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这是生命成长必有的阶段。年轻时为了理想而付出代价,像骆驼一样,承受许多重担,等到自己在生理上、心理上成熟之后,进入社会,了解伦理上基本的行为规则之后,便须自己负责。你可以选择你能够做、应该做而且愿意做的事。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4/7 7:44:54
易禺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6249
积分:4056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4月28日
17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易禺圆

发贴心情

孔子的生活智慧

快乐的条件(上)

    幸运的是,这个时代是个相当自由、开放的社会,虽然仍有一些抗争,但是基本上说来,只要认清自己所要为何,能否达成,便会发现自己选择一个快乐生活的可能性仍旧很高。


    在经验界的事实方面,不能避免的是,人从内到外或是从外到内之交互、沟通的过程。许多时候我们会受外界影响:家庭中的亲友、社会上的人群、乃至于国家、人类,因此生命不是完全隔绝或完全自主的,外界变化的影响力仍是非常大的。同样的,每个人也都有一个内心的世界,可以透过自己不断地选择,产生价值高低的波动,形成一种心灵状态。这种心灵状态也会影响到周围的人。所以,人的生命犹如水晶球一般,可以从一个人的生命看到整个宇宙的变迁、发展,及对他所产生的影响,也可以从整个环境看到一个人会面临何种考验及挑战。个人的喜、怒、哀、乐与整个生命发展过程的成败得失,都可以说是经验世界不可避免的现象。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4/7 7:45:55
易禺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6249
积分:4056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4月28日
18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易禺圆

发贴心情

孔子的生活智慧

快乐的条件(上)

   好的哲学必须尽量照顾到多方面的经验。若仅只是谈论好的经验、快乐的经验,那么它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让人听起来非常完善。有的心理学告诉我们处世的技巧、方法,如何避开困难,看到人生的光明面,不断给予自己快乐的保证。但是若把快乐当做生命的目标,最后难免会有失望,因为生命的深度,并不表现于得到快乐上,而在于面对现实上。接受现实之后,便会发现这时的快乐与原先心中设想的快乐不同。所以,哲学的第一步是要照应到经验的整体。


   哲学要如何建构,才能照顾到普遍的经验呢?简单说来,它必须根扎得深,也就是深入到人性的本质。几乎所有的学问都须在人性发展的过程中寻找一个立足点,然后去发展某一方面的课题,如政治学、社会学;自然科学更为狭窄,仅仅定位在物质世界的一部分,物质本身是供我们研究的。真正的学问是人文方面的素养。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利斯(Sophocles)曾说:“宇宙万物之中,没有比人的存在更值得惊讶的。”明确指出人是造化的奇迹。但光是人的生命存在就值得惊奇吗?人是动物的一种,生生不息,在宇宙中数量庞大,没有什么好值得惊奇的,因此人的值得惊讶之处,并不是指人生理上的结构、形状、体力,却是指“人的精神之能量”,亦即人有自觉的可能,觉悟到自己是一个主体,可以透过自由选择而建构真、善、美的价值。以自然生命作为凭借,建构一个属于人所持有的价值生命。


    另一位希腊悲剧家欧里庇德斯曾说:“一个人若不能说出自己的思想,便是奴隶。”一个人若不能以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思想,他就如同奴隶一般,受役于他人,不能自主。人是会说话的动物,心中有了感受、想法,会将其化为语言,而在转换成语言的过程中,便形成了独立自主的人格特性。好比念书、听课,在念完之后,必须反省,了解课程内容的意义,经过自己心灵、思想的咀嚼之后,以自己的语言来诠释,才真正能将课程内容融入自己的世界,成为生命及生活的一部分。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4/7 7:48:00
易禺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6249
积分:4056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4月28日
19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易禺圆

发贴心情

孔子的生活智慧

快乐的条件(上)

    由此可知哲学必须照应经验的全面,根本的方法是探讨人性;而询问人性的根源何在,便须作理性的反省。这是哲学的第二个条件。由哲学的要件,可以看出讨论问题要由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一步步循序渐进地发展,而不是陈述独断的教条。要从经验材料中抽绎成大的系统,再讨论此一系统,这才是哲学思想合理的建构途径。思想建构之后,出现各种不同的主义,如唯心论、唯物论、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等。主义是在理性的整体建构中产生的。自有人类以来,人类的经验没有完全正常过,每一个社会都在不正常的经验中设法摸索寻找。


    因此,真正伟大的哲学家有一种责任:虽然乱世中天下无道,他仍阐扬人性是向善的。人可以自由选择,这是“向善”而非“本善”,由自己来决定选择的趋向是否能对自己有所交代。若选择对了便心安,错了便不安。这个现象可以说明人性是趋向于善的。天下人皆可能做坏事,但是做了会不安。为何可以肯定做了坏事心会不安?那是亲切体察自己的内心所设定的,因为自己做了坏事会不安,故推而演绎出别人同样的也会个安。人活在世界上,可贵之处在于他可以自由选择,甚至选择犯错,人的尊严不在于懂了道理之后便不再犯错,这样是把人用另一种精神枷锁围困起来,一切价值都源于外在的压力。人的尊严不在于不会犯错,而在于知道自己犯错后,勇于承担责任。“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儒家从不期待一个完全没有过失的人。这样的人不知道别人所承担的压力,也不知道人性的弱点所在。因此哲学的第三步必须指出人生的理想。


    健康的哲学在经过“经验”“理性”两个步骤之后,还要提出人生观,对生命作正面的肯定,但并不抹煞生命的负面状况。儒家带给人的,并不是完美的世界,而是人的自觉,借由自觉开展了人生的正面价值。换言之,儒家告诉我们什么是“人”?我们了解了人的定义以后,对任何事情的判断就不会只看表面,或只看功利。与别人来往时,要抛开一切外在的凭借,仅就他是一个人来面对,此时要尊重他是一个人,观察他的行为是否合乎人的要求,若合乎人的要求,就表示我们志同道合,若是志趣不相洽便不要勉强去交往。


    儒家毫无疑问是一套好的哲学,但并不表示别的哲学便是不好的。例如:道家,也是一套好的哲学,但那仅能适用于少数人。大多数人会认为道家思想太过遥远、高超脱俗,无法掌握。儒家则没有任何先天的预设,并不要求具有何种心智才能懂得其中的要义。


    我们讨论“走上快乐的人生”,绝对不是将此视为一种廉价的心理学替代品,而是要由儒家的经典去探讨这个问题。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4/7 7:49:16
易禺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6249
积分:4056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4月28日
20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易禺圆

发贴心情

孔子的生活智慧

快乐的条件(上)

     由内而发,人人可至


    快乐是有条件的。任何事情若是没有条件,人们就不懂得珍惜。快乐的第一个条件是:由内而发,人人可至。人人可至并不表示人人必得。人人可以得到快乐,并不是表示人人一定得到快乐。所谓“由内而发”,是指快乐不是外在的条件所能决定,不是因为得到外在的物质之后,才能产生快乐的情怀。总而言之,外在的名利权位,或社会上的肯定都不是快乐的必要条件。快乐的必要条件其实很简单,便是活着,亦即存在。但光靠必要条件并不够,那只是一种生物性的表现,而快乐却是精神能力的表现。所以,充分条件是要发挥人的精神能力。在这方面也许会有争议。有些人认为在饥饿的时候吃饭便是快乐,这无可厚非,生物性的满足的确也是一种快乐,只不过这种快乐无法持久。因为吃饱了之后,便不再有吃的乐趣,快乐也就不存在了。任何生物上、生理上的快乐都有一项特质,就是使人当下满足,满足之后快乐的感觉便消失了,惟有等到下次的需求涌现时,才会再产生快乐。这种快乐不仅缺乏恒久性也无法凸显主体性,亦即并非由自己作主。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4/7 7:50:28

 62   10   2/7页   首页   1   2   3   4   5   6   7   尾页 
湘ICP备05003987号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Copyright ©2000 - 2005 Aspsky.Net
页面执行时间 0.46875 秒, 4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