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父亲在上山下乡的1974年,为解决全家温饱,乘空外出搞点副业,夜晚兼程赶回生产队参加第二天的劳动,沿途触景生情,写下一首:
临江仙.夜归白露披星三十里,归来又是三更。沿途一路尽虫鸣,奔波临汨水,隐隐浪涛声。人似骆驼甘负重,由来只为生营。抬头悄悄问长庚,兼程何日止,方可唱清平。
谢谢版主,我就是知青,而我的父亲是以随子下放的名义跟着一起去的,在《知青的收获》中附带作了介绍。
"临江仙.
夜归白露披星三十里,归来又是三更。 沿途一路尽虫鸣,奔波临汨水,隐隐浪涛声。人似骆驼甘负重,由来只为生营。 抬头悄悄问长庚,兼程何日止,方可唱清平。"
我不会写诗,更不会评诗,但我被八景山朋友父亲的诗感动,这是当年知识分子下放农村艰难生活的写照,也是忍辱负重的知识分子的呐喊,好在历史已经改写,现在"方可唱清平"了.
真好!尤其是"抬头悄悄问长庚,兼程何日止,方可唱清平"!唱出了老一辈人的无奈和希望,其实也就是我们这些人的希望.
词牌和词名,应该和正文分开.
抬头悄悄问长庚,兼程何日止,方可唱清平。
是啊!当年我们期盼,我们迷茫,让我们不知千万次的问自己,问苍天------兼程何日止,方可唱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