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有意思,我看的第一本苏俄小说竟然是《复活》(不包括连环图)。读小学大概是三四年级时,一次和几个同学“打溜票”,看完买了票的那场后藏在厕所不出场,下场开演后再出来接着看。买了票的那场是什么内容早就忘了,却记住了“打溜票”看的是《复活》上半场。第一次看这类电影,年纪也小了点,稀里糊涂没看懂多少,仅仅记住了一些情节。
那时候母亲在单位图书室工作,有这个便利条件,回家后,想起没看明白就去图书室找这本小说。还真找到了它,其实看小说也只算得上是囫囵吞枣,只是多了解了一些情节,还不能真实理解它的内涵。
搜索《店门大开》,只找到一个地址,没注意看是怎么借阅,有兴趣可以在页面上查找一下说明。
谢谢潇雨姐跟贴。
好久不见元宵兄来茶座了,今见元宵帖,高兴!
真的非常感谢你给我提供《店门大开》的这个网址,又一重高兴。
我强烈感觉:店门大开时代(40年代)的苏联追求时尚生活的一代男女青年,和21世纪今天的年轻人,好像如出一辙,抛开硬件条件不说,其它方面几乎惊人地相似。感叹:生命就是如此轮回啊!在此,谨向店门大开作者阿尔古诺娃前辈致以迟到40年的感谢!她老人家若九泉有知有中国知青如今还在谈论她的作品,必当无比高兴。
元宵少年第一本就看《复活》,可了不起。我少年时是看不懂旧俄这种大部头的。只勉强看懂旧俄童话《幸福就在家乡》等和苏联小说。
说起《复活》和图书馆,我记起文革高潮时,一次听同学说学校图书馆被很多人偷了,邀我也去偷。我跟他去了,挛心蹦蹦跳。我们从一处被破坏的楼板天窗爬进去,就看见遍地是书,对于我这个好书之徒来说,无异看见了金山银山。那个兴奋、幸福感记忆尤新。我偷了20多本(再也拿不动了),其中就有《复活》。还有《小布头奇遇记》、《狐狸列那的故事》、《安徒生童话》等等。结果无人追查,高兴了好久。感谢这一捧书,它们开阔了我的眼界。
当时看不懂《复活》,直到初中毕业以后才逐渐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