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中国当代文学史(转载)
北京大学中文系当代文学教研室 陈晓明
简短附言:
感谢同学们和广大同行对本提纲的浏览。我注意到上次的提纲浏览量已经超过400人次。我们同学应该是100人左右。这说明还有不少非本校的同学与同行朋友参与浏览。我为此感到高兴并表示欢迎。只是有一点小要求,其一,由于本提纲只是讲课提纲,很多问题还处在探讨中,多有不成熟处,特别是一些敏感问题,只是提出来与同学们讨论,并接受各种批评和建议。其二,本提纲是本人近期对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思考,其中的观点从未发表过。相比较现今流行的文学史,多有不同看法。也是本人进一步做当代文学史研究的一个基础提纲。所以,请同行朋友,在使用本提纲时,尊重本人的劳动。如引用或使用,请征得本人同意。
导论: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
上编:现代性的历史化叙事:建国后及文革时期的中国文学(12讲)
第一章 方向的确立:毛泽东文艺思想与解放区的成就
第二章 开创与清理:建国初的文学运动
第三章 冲突与献祭:现实主义理论源流及其斗争本质
第四章 革命与快感:农村阶级斗争的文学图谱
第五章 宏大的建构:革命历史叙事的展开
第六章 边缘处的遗漏:历史之外的个人情感
第七章 历史中的个体:具体化的革命史及其传奇性
第八章 自我与超我:社会主义时代的抒情主人公
第九章 心声与细语:散文的思想情怀
第十章 历史化的极限:文革时期的典型化
第十一章 历史中的他者:文革时期的地下文学
下编:中心化的解体与多元建构:文革后的中国文学 (12讲)
第一章 修复与重建:伤痕文学
第二章 人的觉醒:朦胧诗与现代主义初潮
第三章 夸大的激情:改革文学与知青文学
第四章 理论与批评:文学与政治及其主体性
第五章 假想的超越:现代主义的兴起
第六章 意外的回归:寻根派的意义
第七章 必要的形式:先锋派的崛起与后现代论争
第八章 中心的解体:从新写实到晚生代
第九章 时尚与前卫:女性主义写作
第十章 语词的乌托邦:第三代诗人及其变异
第十一章 狂歌乱舞的时代:散文与话剧
结语:当代中国文学的困境及其开创新的可能性
简短附言:
感谢同学们和广大同行对本提纲的浏览。我注意到上次的提纲浏览量已经超过400人次。我们同学应该是100人左右。这说明还有不少非本校的同学与同行朋友参与浏览。我为此感到高兴并表示欢迎。只是有一点小要求,其一,由于本提纲只是讲课提纲,很多问题还处在探讨中,多有不成熟处,特别是一些敏感问题,只是提出来与同学们讨论,并接受各种批评和建议。其二,本提纲是本人近期对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思考,其中的观点从未发表过。相比较现今流行的文学史,多有不同看法。也是本人进一步做当代文学史研究的一个基础提纲。所以,请同行朋友,在使用本提纲时,尊重本人的劳动。如引用或使用,请征得本人同意。
陈晓明
中国当代文学史,提纲,2003-9-11
第一章 深刻的转折:《讲话》的方向与革命文学的范例
陈晓明
第一节 启蒙运动与革命文学
现代启蒙文学后来发展到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一部分,这中间显然存在着巨大的变异与深刻的断裂,不揭示和理解这些变异和断裂,就不能真正恰切地理解中国现代性的复杂性,也不能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变异过程。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与革命文艺及其后来的社会主义文艺之间,尽管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但后者所表现出的转折是非常明显的,而且也是实质性的。只有揭示出历史的内在变异,才能充分把握不同时期的内在本质。而这里发生的历史变异的最内在断裂,就在于新的无产阶级世界观(革命文艺的世界观)取代了五四新文化培养起来的启蒙主义世界观。
李泽厚在《中国现代思想中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一文,提供了对中国现代思想变异颇为有效的解释模式。事实上,这个"双重变奏"包含着不断激进化的趋势,变异与断裂是主导的,而所谓变奏则最终被变异所淹没。也就是说,这个激进化的进程其实是演化为"救亡"独奏曲;而革命与启蒙并不能简单调和。
第二节 革命文学方向的确立与主体建构
1942年5月,毛泽东的《讲话》奠定了中国革命文艺的理论基础,确立了革命文艺的性质、任务与方向。
1,立场与态度。立场和态度问题,实际就是世界观问题。革命文艺要求作家放弃个人的立场,也就是放弃在资产阶级启蒙思潮中形成的那种以个体自由为本位的认知方式。由此也就表明革命文艺与五四的启蒙文学传统存在的深刻差异。
2,方向与性质。文艺的工农兵方向也就是世界观立场转变问题的具体化。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革命文艺的方向就是为工农兵的方向。毛泽东在这里提出文艺界的宗派问题。这些基于自由主义理念或个人主义形成的宗派团体,其实也就是一些自由组合的文学社团,这是扎根在五四启蒙主义思想基础上的小集体,他们无疑具有着维护个体的自由价值的顽强倾向,这是一些坚固的资产阶级"现代性"小堡垒。它们是革命文艺建立统一规范与统一领导的障碍。
3,普及与提高。为工农兵服务重在普及,这包含了二个方面的含义:其一,知识分子的启蒙主体地位被改换了,他不再是教育民众的高高在上的历史的先知先觉者,而只是写作为工农大众服务的作品;其二,普及本身是为革命文艺的性质的决定的,革命文艺就是无产阶级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文艺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但这里的"团结、教育"决定不是知识分子随心所欲的个人主义的表达,而是在党的领导下,在无产阶级的名义底下进行的文艺传播活动与精神/审美动员运动。
毛泽东的《讲话》奠定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础,成为中国革命文艺的精神指南,为革命文艺确立了方向和任务,规定了革命文艺属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一部分,为作家艺术家规定了文艺来源于生活的创作途径,明确了创作方法和艺术标准。从此,中国的革命文艺成为中国文学的主流方向,它既反映着革命的伟大进程与愿望,也创造着革命文艺自身的宏大而艰苦的历史。
第三节 解放区革命文艺创建的美学范例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乾河上》是毛泽东的《讲话》发表之后在解放区出版的最有份量的长篇小说,这是毛泽东的文艺思想,与中国革命实践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直接直接而生动的反映。小说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来表现土改这一历史巨变的戏剧化过程,写出了不同的人物在这场革命中的命运遭遇。"不要落在群众的尾巴上,不要落在群众的后面,不要忘记自己从哪里"这是这部小说反复强调的一个句子,实际上也是整个土改运动的经典语录,这是中国革命不断激进化的一个经典概括。激进的革命群众就在想象中被创造出来了,成为推动革命绝对激进化的动力。这使中国的地主阶级没有活着的退路。这部小说最重要的是揭示了地主阶级在革命来临时表现出的自作聪明、绝望与极度恐惧,同时表现出贫苦农民对翻身的急切渴望与仇恨心理。
在这里,要重点理解的是《太阳》为代表的解放区的经典作品所创造的美学范例。也就是说,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其叙事模式、人物形象的塑造方式、情感的本质等等,在这个时候已经被确立了。1,阶级斗争的关系决定了小说的人物形象的典型性特征。2,启蒙主义的"爱",在革命文艺中转化阶级仇恨,革命文艺的情感本质就是"恨"。3,革命暴力的快感问题。小说的高潮部分,写了斗争钱文贵的场面。这个场面是作为革命的高潮与成功来表现,它在当时无疑是诉诸于快感,是大快人心的阶级斗争最早的象征仪式。
四、革命文学的乡村起源
在《讲话》的指引下,解放区的文学创作迅速走向繁荣,涌现出一大批有影响的作品。这些作品创造了一系列新型的农民形象,它们在与地主阶级的斗争中,觉醒而成为革命的中坚力量。这些作品对于鼓舞工农兵群众的革命斗志,宣传革命理想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革命文学最初的创作道路上,赵树理无疑是一个勇猛的开路先锋。他是凭着他的本色在写作,具有别人难以比拟的那种自然纯朴之气。赵树理是革命文学期待已久的一个新起点,所有前此的革命文学都依然是在五四的阴影底下,那是在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在城市,在知识分子的精神之乡演绎的革命神话;只有赵的出现,革命文学才第一次获得了他的本真性的起点。革命文学在乡村、在最贫脊的土地上,找到最坚实的根基。当然,赵依然是特定时期的特定象征,革命文学的起点一直就是一个可疑的动态之点。赵论证了毛泽东的"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这样一个真理。所有的作家艺术家都与书本知识,都与知识传统脱不了干系,只有赵才具有纯粹性,具有生活本身的纯粹性,赵是一个起源性的新的神话。现代性的中国文学终于从资本主义的城市中心,转向了乡村,革命文学因此获得了全新的时间/空间。这是革命文学对整个世界现代性文学的颠覆和重构。
革命文学以二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来产生审美效果。一种当然是代表着时代精神,表达着革命的理念,对历史发展方向的揭示;另一方面则是回到生活本身,回到没有任何意识形态含义的生活情境。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艺术形式,这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艺术表现手法,它也是革命的审美意识形态。这种审美的意识形态却又是对革命理念的消解。喜闻乐见的形式最终最让人忘记革命,回到质朴的生活本身。在绝对而超越性的革命性理念与最平实的生活之间,到底是天衣无缝的融合,还是存在着巨大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