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在湖南安乡,在那一望无际的洞庭湖堤垸内,曾下放成千湖南师大附中等长沙中学的知识青年,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些青年忘不了这片土地,更忘不了这土地上的父老乡亲.经常三五成群回访安乡,凭着记忆中点点碎片去寻找心底渴望的情感源头。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动网先锋论坛各地知青安乡知青 → [原创]旧地新游 会同高椅之行

您是本帖的第 516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原创]旧地新游 会同高椅之行
笔架山人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694
积分:13240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7年2月7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笔架山人

发贴心情
[原创]旧地新游 会同高椅之行
高椅古村,那时叫高椅公社,70年前后去过许多长沙知青,其中很多是师大附中的.从我姨妹和岳父母口中,我早已听熟了这个地名.06年5月,我们去了一趟.从洪江去,可坐公交车或到会同方向的长途车,到一个叫交警大队的地方下(估计是洪江的交警队),那里便有到高椅的班车,大概是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各有一班.我们去的时间不好,没车,便坐车到了一个三岔口,走了一截,然后招停了一辆货车,搭便车进去的.高椅要收门票,30元/人,住宿便宜,10元/床,饭菜价钱一般,柴火熏的腊肉特好吃,至今想起来还流口水.


    这就是我们下车的三岔口,会同旅游局的工人还正在挂招贴呢!



    此在一个大桥边拍的,那里是个三岔路,按中国民间讲法,如与大路正对着,是犯煞的,故树此路碑以挡煞气.中间的箭,是汉朝飞将军李广的,三支箭朝三个方向,表示射退三方来的煞气.碑上便有高椅之名.





    村中的房舍.山墙很高,可以防火,所以又叫风火墙.有张照片忘记转过来了,只好麻烦大家歪着脑袋看了.



    这栋房子不同于一般,檐口有封檐板,显得比一般的房子精美.坐着的老人已93岁,那个抱着小孩的妇女是其孙媳妇,是她孙子在福建打工时从福建带回的福建姑娘,手中抱的就是其曾孙了.老人贫农,此房土改时分的,故堂屋中挂着毛主席像,很新,每年一换.



    此街亭名"一甲".据说以前的规矩,此亭白天只准年满花甲的60岁以上的老人歇息,年轻人不准来,晚上才容许年轻人坐.我们在湘西跑了很多地方,发现民风尚古,很多村落里都有专为老人安排活动的地方,通道叫重阳楼.但古风式微,如今也在改变,看,亭里坐着的,也有较年轻的人.





    村里的博物馆,一个老人开的,不卖门票,你愿意给多少就是多少.



    村边的河,河对面隐约可见的便是当年到槐枧大队的山路.



    河边的鱼鹰.河里有大鱼,在村里走的时候,看见一村民提着一条近一米长的鱼,据他说就是在河里钓的.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2/20 20:57:04

 1   1   1/1页      1    
湘ICP备05003987号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Copyright ©2000 - 2005 Aspsky.Net
页面执行时间 0.28125 秒, 3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