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业珠玑
应万变的能力
鸟儿们聚在一起推举它们的国王。孔雀说它最漂亮,应该由它当,立刻得到大多数鸟的赞成。只有穴鸟不以为然地说:“当你统治鸟国的时候,如果有老鹰来追赶我们,你如何救我们呢?”孔雀却回答不上来。
一个企业经理,应当储备多方才能,不只在才识方面有过人之处,更应当有应万变的能力。如此不但可服人,还能对付不可预知的意外事件。做任何事一定要深谋远虑,才不至于害了自己。
英雄主义为何总遭绝杀(纵横杂谈)
国产大片的年底攻势又粉墨登场了。强大的商业炒作和宣传攻势中,争议和漫骂也四起,从张伟平到陈凯歌再到冯小刚,概不能免。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媒体是公正客观的,那种自家孩子自家爱、不许别人论短长的小家子气,只能令人生厌。
《墨攻》并未太造势,我和妻女却走进了影城。
因为一直很喜欢刘德华,从《大块头大智慧》到《童梦奇缘》,他的表演一直很本色朴实;还因为墨子学说,因为春秋战国那个战乱频仍的时代。
一个人守住一个城,这是冷兵器时代的英雄故事。
墨家革离受梁王请求,赴梁城帮助守城,以切身利益为游说宗旨,坚定了梁城上下共御敌军的信心。依然以利益为游说核心,使梁王同意拆王宫筑瓮城的方案,“没有生命,留下其它又有何意义?”“没有城门,皇宫有怎能保住?”不耻于谈利益,是墨家思想的特点之一。
10万赵军来攻,只有4000人的梁城凭迅速聚集的人心、人气并倾其资源,再加上一套成熟的守城方式方法,靠革离的智慧和全城官民的团结,创造了防守奇迹。
看了影片再看史料,对墨家有了初步认识。墨家是先秦百家中很强盛的一支,与儒、法、道齐名。创始人墨子是一位平民出身的能工巧匠,很富智慧,是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他的学说是从平民角度思考和观察社会,影响很大。还聚集了一批智慧过人、道德超人、能力超群、具共同理想的民间英雄,组成了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团体,首领称为“巨子”。这是后来江湖武林组织的雏形。他们反对战争,反对欺凌弱小,主张非攻、兼爱。墨家在守城方面总结出了一套指导思想和战术,很有实用价值,经常帮助弱小抵抗强敌。
守城成功了,革离威信与日俱增,却令梁王和王公大臣们很不安。革离在梁王世子的协助下逃出了梁城。
赵军卷土重来,攻陷梁城,梁王就擒。在梁王以全城百姓性命的胁迫下,革离返回……
救人者为被拯救者出卖,这是几千年人类重复上演的故事。英雄被平庸者所谋杀,理想主义逐渐为实用主义取代,历史趋势总是如此悲凉。
故事在迂回曲折中完成了对人性的又一层批判。
以前读春秋战国这一段时,有点奇怪强盛的墨家为何衰落。墨家弟子们后来有的出仕为官,到执政者集团内部发挥影响力;有的则隐居山林,成为江湖侠客。《墨攻》攻开了我的疑窦:墨家的平民思想、理想主义、兼爱思想,注定不能为统治者所接纳,注定要被人性的自私所伤害,注定要英雄落寞。丑恶人性对英雄主义的无情扼杀,最终会让具有英雄潜质的人,甘愿选择功利和平庸。
九头牛(管理故事)
很久以前,一个部落有个传统:那里的青年人想结婚,先要学会捕捉牛的技术。捉了足够的牛,作为聘礼,送给女家,才可以成家立室。最少的聘礼是一头牛,最高是九头牛。这个部落酋长有两个女儿。有一天,一个青年走到酋长的面前,说爱上他的大女儿了,愿意以九头牛作为聘礼迎娶她。酋长听了之后,大吃一惊,忙说:“九头牛的价值太高了,大女儿不值,不如改娶小女儿吧,小女儿值九头牛。”可是这位青年坚持要娶酋长的大女儿,酋长终于答应了他,这件事轰动了整个部落。
一年后的一天,酋长经过这位青年的家,看见他家正举行晚会,一大群人围成圆圈,正欣赏一位美丽的女郎载歌载舞。酋长十分奇怪,去问那位青年这个女郎是什么人?怎么酋长会不认识呢?年青人回答:“她就是酋长您的大女儿啊!”
年青人以“九头牛”的价值对待他迎娶回来的妻子,同时酋长的大女儿也确信自己的价值是最高的“九头牛”的时候,她便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启示:你期望你的下属、同事是什么样子,你就要把他当成你期待的样子对待,那么因你的暗示,他就会向你期望的方向发展,最终也会变成你所期望的样子。
水晶鞋(幽默爆料)
小郑听说世界上最美妙的东西就是爱情,于是起了个大早,去寻找爱情。
可是爱情是什么样子的呢?邻居小齐是个有爱情的人,她打开匣子,把自己珍藏的爱情拿出来。小郑一看,原来是一双水晶鞋——晶莹剔透,光芒四射,巧夺天工,大小合适。
小郑牢牢记住水晶鞋的样子和尺寸后,就上路了。
可是走遍天涯,她也没有找到。她见过暖和的棉鞋,漂亮的皮靴,纯朴的草鞋,张扬的马靴,还有平和的布鞋,就是没有水晶鞋。
小郑开始怀疑这世界上是否真的有水晶鞋。
一天,她遇到一个长胡子的智者。小郑把她的困惑告诉了智者。智者说,据我所知,世界上还没有人找到水晶鞋,你不如去找一双适合自己的鞋。
小郑听从了智者的教诲,放下了自己的念想。不久她就看到了一双登山鞋,既舒服又温暖。穿在脚上的那一刻,小郑惊奇地发现,登山鞋变成了水晶鞋。
过年一定回家(尴尬瞬间)
两年没有回家过年了。那天打电话回家时,老妈说下雪了,白天飘起了小雪,但是雪不大,触地即融。
什么时候回家过年啊?老妈满含希冀地又重复每次必提的话题。
每次我都逃避这个话题,我很害怕。害怕的东西太多:我依然无所作为地在外面漂泊,5年的爱情在现实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三十而立像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我,那卑微且低落的头颅在茫茫人海中淹没。便如老家那纷纷扬扬中的一小片雪,跌落在田埂上,树梢上,袅袅的炊烟中,只是一瞬间就失去了自我。父母额角的沟沟壑壑记载着岁月的酸甜苦辣,也留给我沉沉的压力和负疚。
还是回来吧,没有挣到钱又怎样?你外公80寿辰,亲人都回来,就你不回来那像什么样啊?何况你都两个年没回来过了呢。
怀念盼望过年的那段年少时光,不仅仅是因为放假了可以不看书本,也不仅仅是有鸡、有鱼、有肉的,可以海吃山吃,而是因为有雪,也是因为有噼噼啪啪的鞭炮让我们过瘾。
我是在间或下雪的年份中慢慢长大的,也间或的回家过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年成了我心中的一个痛,经历将我一个又一个幼稚的想法打破,失败和自卑像一根绳索将我牢牢束缚。我寂寞地生活在自己的想象中。
我怕过年那一个个关心而热情的温馨问候,我怕在浓浓的亲情中惊惶失措。但是在准备为文章敲一个结尾的时候,我终于做出了肯定的决定,过年了,我一定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