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喜欢春节,迎新春,辞旧岁,叫一声恭喜发财,喜气洋洋。但我更喜欢三十多年前我们的春节。
那年头,最盼望的就是春节。因为,春节我们可以名正言顺地回家,春节我们可以尽情的睡懒觉,用不着担心不出早工队长叫。春节我们可以和父母团圆。。。最重要的是,春节我们要到朋友家拜年!
离春节还有几十天我们就开始准备。买鱼,安乡是洞庭湖畔的鱼米乡,不带条大鱼回去孝顺父母天理不容。大家各显神通,钻山打洞,公社鱼场,虾叭脑早市,不怕把好话讲尽,沅水烟递光,买不到条大鱼誓不罢休!
打粢粑,安乡的粢粑吃起来特别香,切一块粢粑在锅里煎或火上烤,撒把糖,又脆又香。春节的桌上不可缺它。安乡的粢粑做法不一般,将十几斤糯米泡发后,蒸熟,趁热放到石臼里找一帮哥们用几条木棍交错猛砸直到所有米粒融为一体之后取出放在摸过油门板上用手拍打成一寸厚三尺左右直径大的饼即可。
还记得茅草街吗? 冬天河水浅,安乡的船不直开长沙,都要在茅草街换船。有一年,不晓得为什么,好几天,开长沙的船都冒来,几百千山红农场的知青在茅草街等了好多天。本来就窄小的茅草街塞了几百人显得更加拥挤,天公又不作美,飘起了雪花。我们一帮安民的知青是在安乡县城上的船,大家都是清一色的装备,一条扁担,一头挑的是鸡和鱼另一头挑的是个大粢粑。到了茅草街后,船员们赶大家下船,我看岸上那么多人,赖了不下。想,冒得船,在岸上等还不如在船上等,岸上又湿又冷,船上好歹有吃有喝还可拉撒。同行的几位女士生怕搭不上去长沙的航班,不顾我们的劝阻急急忙忙下了船。人还冒下完就听有人喊,这条船就是去长沙的。哇,炸窝了,还在跳板上的,急回头,在岸上拼命的往船上挤。一时间,鸡飞,鱼跳,粢粑掉。什么都不顾了,回家要紧。船舱里,塞得满满的。鸡屎味,鱼腥味,汗臭味,笑声,叫骂声,和柴油机的轰鸣声组成了一曲全息的回家进行曲。归心似箭,船慢如龟,三百里水路走了一天一夜。过了丁字湾前面就是长沙,一声汽笛呼出了我们的长叹,啊。。。总算到家了!
春节到,香烟,瓜子,花生,桂花糖。。。父母排长队买来的年货摆上桌,等着贵客和朋友。翻出爸爸妈妈藏在箱底的“时装”,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拜年。走东家串西家,朋友,拜年啦!磕不完的瓜子,喝不完的茶,吃不完的团年饭,叫不完的伯伯和伯妈。哪一家都是自己的家,用不着客套,张着嘴尽情的吃和笑。。。
我怀恋三十多年前我们的春节,那天,我们没有忧虑,也没有惆怅。。。只有对明天的期盼。。。
异乡客向朋友们拜个早年!遥祝各位,猪年大吉!身体建康!全家辛福!最后还请农夫帮我向哥们拜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