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大革命中荒唐事层出不穷,也引发不少笑话。
样板戏一出世,就被上纲上线提到极高的地位,不光全国各地的文艺演出团体都要学习、移植,还发动男女老少都要学唱,当时流行的讲法是:唱不唱是态度问题。唱得好不好是水平问题。敢不唱,扣你一顶大帽子,就讲你对抗文化大革命的旗手江青,反对文化大革命,就是现行反革命。看你怕不怕。咯政治上的压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当时经过文革的扫荡,中国已变成了文化的荒蛮之地。(小说只有一本《金光大道》、电影仅剩下一个演员——西哈努克亲王和两家制片厂——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与朝鲜电影制片厂。)八个样板戏的出现,多少填补了人们文化生活的饥渴,饥不择食的人们实际上也别无选择,如是出现十亿人民同唱京剧样板戏这一种天下罕见的文化奇观。
那时,对专业团体排演样板戏是要求很严的。不光剧本、人物造型、化妆、服装、道具不能走样,连舞台布景、乐队配备都十分讲究。不仅如此,甚至演员的家庭出身、政治表现都是必须审查的条件。在这样的高压下,演员背负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万一出了差错,那可就是闯大祸了。
偏偏还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某剧团移植了《智取威虎山》,演到杨子荣打入威虎厅,座山雕为了给杨一个下马威,抬手一枪打灭了两盏灯,八大金刚和众匪徒齐声喝彩。杨子荣笑一笑,不慌不忙掏出枪来,望也不望,把枪一举...此时,音响师本应立即制造一声枪响,灯光师则随即熄灭悬挂的几盏灯光。哪知在这节骨眼上出了问题,音响师一锤砸下,炮子竟没响,灯光师等着枪声好熄灯,一时也慌了手脚,慌乱之中竟将所有的灯全关了,全场一片漆黑,台前台后慌作一团。幸好“杨子荣”是个舞台经验丰富的老演员,他急中生智,大声说道:“让你们见识见识我这枝美国无声手枪的厉害”,八大金钢接坨也快,赶紧说:“好枪!好枪!”、“一枪全打灭啦!一枪全打灭啦!”。座山雕发令:“点灯!”
灯光师再逐一把灯打开,演出得以继续......后来那个灯光师被整得要死,还幸好他出身好,根正苗红,才免了牢狱之灾。这件事当时流传很广,想必好多人都听说过。
这是专业剧团的事,在民间,特别是在乡间,那笑话就更多。有一大队,为不落后于大好革命形势,也喊哒几个社员排演革命样板戏《沙家浜》,就演《智斗》一段。因没有剧本,就要大家学哒广播里唱的词,换上当地流行的花鼓调排练。不晓得是听不清京剧的京腔还是他们想来点“地方化”,唱出来就蛮有味哒。
本来唱词是咯样的:“适才听得司令讲,阿庆嫂真是不寻常,我佩服你沉着机灵有胆量,竟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枪,若无有抗日救国的好思想,焉能够舍己救人不慌张。”他们唱的是:“才几之听哒司令那港那哈,阿庆嫂你过硬是不简单啦哈,要不是你峦心蒂子有几扎咹啦哈,禾子敢在鬼子门口玩机枪啦哈......”
还冒听完,我们就已经笑得滚得一坨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