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源口水库拍摄小记
大巴在源口水库的大坝停了下来.,大家下了车. 也许正是枯水季节,水库里静悄悄的,库里的水也不满,但很清.远远的山峦,环绕着湖面,很美.湖面上有几只游艇,静静地停在水面.有一定的诱惑力.于是大家就向水库的湖面走去.寂静的水库,顿时便荡漾起阵阵的笑声.
我没有随大家同行.2004年11月,我回来过一次.水库里似乎没有什么可拍摄的画面.何况,我更想去看看我曾住过的地方.那地方就在我们刚才路过的那个山谷.我侧转身,独自下了大坝,沿着我们刚才路过的那条简易公路,边走边注意路边的风景.说实在的,天气并不是很好,光线不很理想.没有迷人的逆光,也没有朝辉晚霞的渲染.加之正是寒冬季节,山中的树木色彩显得有些暗淡.我走走停停,几次举起相机,却又没按下快门.唉,假如这时有几个山里娃赶着牛群路过也好呵.2004年我在这山路上走着的时候,正好有几个山里娃放学回家,他们的手中撑着花花绿绿的雨伞,我在匆忙中,按动了快门.回到长沙家中一看,影像太虚了,且光线灰暗,只好删除了.那一天天气比今天还要糟,山中时有小雨,而且又是下午四五点钟……
但我太想在这个地方拍摄几幅画面了。我对这个地方很有感情。我曾在这个水库工地工作过。那还是我当知青的年月。我在这个水库里编辑《工地战报》。那个时候的源口水库,简直就是一个战场。成千的人在这儿战天斗地,无论是黑夜还是白天,工地上总是人来车往,热火朝天。我虽然没有在工地上挥汗如雨,但水库工地上的条条小路,都洒下了我的足迹。白天下工地下连队采稿,夜晚在指挥部的那间小屋子里编报。回想起来,在我当知青的十五年之中,那段生活,应该是最值得留念的。
我真想在这儿摄下一点什么,作为一种纪念.这样想着,我便来到了我曾住过的地方,原先的座两层楼的水库指挥部早已不存在了。水库指挥部的旧址上,早已被一所小学的教学楼所替代。正是星期日,山里的娃儿没来上课,校园里静悄悄的。我站在那儿好一会儿,脑海里不断地翻腾着过去生活的画面。有一个砍柴的妇女见我痴呆的神情,便问我:“你是从长沙来的知青?”我说:“是的。”她说:“刚才上去了一车子人,我一看,就能猜出是从长沙来的。”说到这儿,她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她又说了一句很让人感动的话:“这么多年了,你们也没有忘记回来看看。”
她走了,肩膀上扛着沉重的柴禾,我竟然在沉思中,忘了给她拍下一张照片。
过了好一会儿,我决定去当年水库宣传队的那个舞台看看。那里住过许多的知青朋友,空闲的时候,我也常去那儿玩。但是,我走到半路,却只好停了下来。那台阶上,突然地出现一条大黄狗。它似乎并不欢迎我的到来,用一种猜疑的目光,上上下下将我打量,全然没有一点主人好客的风度。我悻悻然只好下了山坡。我曾在这次采风中,拍摄过好几只狗的照片,唯独不愿将它的尊容摄入镜里。
我愤愤然地下了山坡.在河滩上的一座石桥上坐了下来.风很大.坐了不一会儿,通身透凉. 我想,在这儿摄下一点什么吧,随便什么画面,权当是一种纪念吧,省得以后想起来会后悔的.我站起身来,再一次去寻找可拍摄的画面.这时我才注意到水库的大坝.它,就屹立在石桥的对面.灰色的天空下,显得很巍峨.我举起了相机,寻求最佳的角度.总算是拍摄了几张,过了一次按快门的瘾.这样一来,我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拿着相机,在那块不大的山谷里,寻找可入镜的画面来.连光秃秃的树枝,也成了我摄取的对象.路边的还未凋谢的山花,我也拍摄了一张.河滩上忽然出现了几只牛,我也没有放过……
很多年之后,有一天空闲下来.再来翻翻像册,看到这几幅画面,或许,会有一种甜甜的滋味涌出心头的罢?我想。
左边那排房子就是当年的指挥部旧址,现在是一所小学校
凋谢了的野山菊花
枯水季节,河谷成了放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