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票
较早的布票叫“棉布购买证”,很像邮票中的小本票,外面有包皮,里面是票证。票面印有名称、数量及存根等,购买棉布时把购布证裁掉,留下存根。
布票称谓各异、名目繁多、品种丰富:50年代初发行的布票称为“棉布购买证”、“购布票”、“购布证”等;60年代初称为“布券”或“布票”,其后统称“布票”。除了普通布票外,还有军用布票、特种布票、化纤布票、辅助布票、临时布票、鞋面布票、奖售布票、“棉絮票”……票幅最大的是50年代江苏发行的“拾市尺”布票,长宽6.4× 5.5厘米;票幅最小的是80年代新疆发行的“叁厘米”布票,长宽仅4.0 ×1.6厘米。布票也分面额成套发行,一套枚数最多的是“上海市第一商业局”1961年布票,共11枚。除“军用布票”由国家商业部发行以外,各地布票均由各省市自治区商业厅(局)分年发行,没有全国通用布票。
布票的设计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文革”前主要以“工农业生产”、“发展水利”、“五谷丰登”、“三面红旗”为主题;“文革”期间则以“毛主席语录”、“最高指示”、“林彪题词”、“向日葵”、“红太阳”、“三忠于”、“工农兵”等为标志,多数印有毛主席语录,具有浓郁、鲜明的政治色彩;“文革”后的布票则较为“朴实”,没有更多文字和图案。也有一些设计精美、图案丰富、欣赏和收藏价值较高的“佳作”。
贵州省1982年发行的成套竖五联布票,全张长宽13.0× 5.2厘米,面额共为15.7尺(即一丈五尺七寸,此为本省城乡居民一年的购买定量)。其中玖市尺、伍市尺、壹市尺、伍市寸、贰市寸各1枚,单枚票幅相同,长宽5.2 ×2.6厘米,每张布票左边都有副券,注明“剪下副券作废”,盖“贵州省商业厅”圆章。彩色印刷,5枚布票共5种颜色,设计有精美的图案,玖市尺、伍市尺、壹市尺三枚描绘有省会贵阳市标志性古建筑“甲秀楼”的雄姿,伍市寸、贰市寸两枚则刻划了贵州著名水电站“红枫湖”大坝的风采,既具有地方特色,又是区分“尺”与“寸”的标准。其独特的设计和印刷,与粮票相比毫不逊色,所以受到众多收藏者的青睐。
布票收集难度比粮票等其它票证要大得多,尤其是成套布票,不是联张的较难配齐,如今已身价不凡,一套布票数十元、上百元。早期布票寻觅极难,渐成珍品。
珍稀的三十厘米布票
粮票
粮票作为票证中的一族,在50年代被普遍使用,在六七十年代享有"中国第二货币"之称,在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渐渐从人们的印象中销声匿迹。由于人们对集藏领域的开拓,数年前悄悄步入收藏领域,并迅速风靡全国,成为收藏领域中与邮、币、卡并称的"收藏骄子"。粮票作为我国的第二流通货币、有价证券,其广泛性、重要性、时间区域性和其特殊的"身份"是任何收藏品无与论比的。
我国粮票始自清顺治初年(粮票最早可追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吃粮凭国君发给的粮签,一种竹子做成形如令箭的竹签),民国时间也曾一度发行。30年代,红军时期军队使用之"粮草"、"小米"、"杂粮券"等,可算是中国最早之粮票。建国初期,由于粮食需矛盾的加剧,国家于1953年10月制定出台了统购统销政策,自1955年起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先后发行了作为实行定量购粮凭证的粮票(北京1954年1月已开始)。新中国粮票便以特殊身份步入社会主义经济舞台,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第二货币"。并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初期,在完成自己38年的神圣使命后,于1993年宣布"光荣退休",告别了自己的特殊身份和流通历程。
粮票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时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物特有产物,它伴随着我国人民度过了许许多多不平凡的岁月,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多少人因为拥有它,才得以生命的延续。当年,上至中央政府,下至平民百姓都无不有着自己的用粮标准,按"量"吃饭,有了粮票,就有了生存希望,有了填饱肚皮的保证。见物思昔,往事回首,历史的见证,谁人不将其作念珍藏。
粮票的种类繁多,既有国家通粮和名地、市、区、县、镇等粮食部门发行的地方粮票,又有军用,商用等专用粮票,并且又分粗、面、奖售、定额、家村粮票等。其自身内容丰富,印刷精美,图案广览祖国大好河山、风土人情、时代特色等无所不有;其面额自半市两到1万斤不等;票幅从几毫米到百余毫米。特别是宣传节约用粮,反对浪费及"文革"时期印制的粮票,加印了一段毛主席语录,更突出了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特点,更具有较高的观赏和收藏、研究价值。
粮票是一个完整的板块,反映着中国计划经济的历史,是中国留给全人类的千古绝唱,它具有中央、省、市、区、县、镇的系列性,更有山水、风景、语录、民俗的多样化,尤为可贵的是粮票板块不象"邮币卡"那样有发行垄断、腐败、无序、违规等现象,至今仍是收藏领域难得的一方净土,回报收藏者的是无声的真诚。
近年来,国家对粮食工作的重视和保护,全国数届粮票交流会的成功召开展示,以及各地粮票研究会和团体的相继成立,各地粮库中库存票品的相继全部销毁,存票日渐稀少和时间的推移,全国乃至全球集粮人数的不断增加,必将对集粮的深入产生不可抵估的力量作用。
两张错字粮票:内蒙的“蒙”和西藏的“藏”皆为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