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楼
朱德在湘南起义中的主要贡献 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就其主要而言,有以下三点:
1.开创了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相结合的先例。南昌起义时,中共中央就提出:"南昌暴动,其主要意义,在广大的发动土地革命的争斗。"【注:《中共中央文件选集》(3)第267页。】但是,由于起义军急于南下广东,寻找口岸,争取外援,一路行军作战,无暇顾及。前敌委员会和革命委员会下属的工农委员会虽然进行过数次讨论,并提出了一个《农民解放条例》,但未付诸行动。朱德在回顾这一段历史时说:"当时只看到武装斗争的必要,而没有认识到武装斗争必须和农民的革命斗争相结合,没有把军队开到农村去搞政权,建立革命根据地;反而在起义胜利后把部队从南昌拉到广东去了"【注:朱德:《关于南昌起义、湘南起义和井冈山会师》,1957年11月13日。】。他认为当时就在江西各地开展农民运动,解决土地问题,建立革命根据地,是完全可以站得住脚的。八七会议上,中共中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但没有认真地全面地贯彻执行。朱德按照党中央的指示,认真吸取了这些教训,湘南起义一开始,他就注意把武装夺取政权和开展土地革命紧密结合起来。正如肖克所说:"从三月五日第二次收复耒阳到四月三日工农革命军向井冈山转移,朱德同志领导抓了两件大事:一是深入土地革命'插标分田';一是组织宣传群众,扩大人民武装。"【注:肖克主编:《南昌起义》第86页。】在湘南起义中,先后成立了湘南苏维埃政府和宜章、郴县、永兴、耒阳、资兴、安仁六县苏维埃政府,组建了工农革命军第三师、第七师、第四师和两个独立团。在永兴太平寺召开的湘南工农兵代表会议上,确定了要开展土地革命,"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绘无地和少地的农民"【注:《湘南起义史稿》第147页。】。经过永兴湘阴渡的试点,还提出了两条原则:(1)以乡为单位进行土地分配;(2)以原耕地为基础,抽多补少,抽肥补瘦,个别分配不当的由乡土地委员会仲裁。各地结合具体情况制定了《土地分配法》,轰轰烈烈地开展了插标分田运动。据宜章、郴县、耒阳、永兴、桂阳、资兴、汝城、桂东8县统计,共插标分田69.6207万亩,约占总耕地面积的20%。插标分田最多的郴县,分田18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80%。插标分田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这说明,湘南起义确实是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相结合的先例。可以说,为我们党以后领导土地革命积累了最早的经验。
2.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提供了实践经验。"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最早见于1927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给朱德并转军中全体同志的信》。信上说:"据我们所知道的桂东的北边茶陵、酃县以至江西莲花均有毛泽东同志所带领的农军驻扎,不知你们已和他联络否?各部分农军从前也有不发动群众,专门代替群众从这县打到那一县执行英雄式的暴动的错误,他们如果驻在这些地方,你们应确实联络,共同计划一发动群众以这些武力造成割据的暴动局面,建立工农兵代表会议--苏维埃政权。这在现时的湖南敌人势力空虚时,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便是那部分农军已经远走无法联络,你们在桂东、桂阳一带应该单独做起来"。后来,毛泽东明确地将其概括为"工农武装割据"。而这一理论的形成却有一个过程,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朱德、陈毅、王尔琢以及其他参加湘南起义的工农群众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都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南昌起义军主力失败后,朱德、陈毅率起义军余部到达江西安远县的天心圩时,部队纪律松弛,斗志涣散,不成建制,面临着即将溃散的绝境。朱德就在这里开始整顿部队,他挺身而出,召集干部开会,发表了一段非常激动人心的讲话,陈毅、粟裕、杨至诚、赵鎔等都牢牢记着这一次讲话的内容。朱德说:"大家知道,大革命是失败了,我们的起义军也失败了!但是我们还要革命的。同志们,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但是,大家要把革命的前途看清楚。一九二七年的中国革命,好比一九○五年的俄国革命。俄国在一九○五年革命失败以后,是黑暗的,但黑暗是暂时的,到了一九一七年,革命终于成功了。中国革命现在失败了,也是黑暗的,但黑暗也是暂时的。中国也会有一个'一九一七年'的。只要能保存实力,革命就有办法,你们,应该相信这一点。"当有人问到该怎么办时,他说:"打游击呀!""这一带有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基础。我们一定要跟农民运动结合起来,找个地方站住脚,然后就能发展。"有人说站不住脚,反革命天天跟在屁股后头追呢!他说:"他们总有一天不追的。这些封建军阀们,他们之间是协调不起来的。等他们自己打起来,就顾不上追我们了,我们就可以发展了。"【注:杨至诚:《艰苦转战》,《星火燎原》第1集111-112页。】从朱德这一段讲话里,起码可以看出这么四个基本观点:武装斗争要在军阀混战中发展;武装斗争要与农民运动相结合;武装斗争要有根据地;作战的基本形式是打游击。朱德的这些光辉思想不是凭空来的,是他依据亲身经历的云南重九起义、讨袁护国战争、南昌起义,以及他在德国、苏联学的军事知识,结合中国的实情而提出来的。
从南昌起义失败到发动湘南起义,在朱德的认识上有两个重大转变:一个是革命的中心从城市转向农村,一个是军事上从正规战逐步转向游击战。事实证明,在赣南粤北的千里转战和湘南起义中,他也是这样去实践的。特别值得重视的是中央给朱德并转军中全体同志的两封信中所讲的"武力割据"的思想和"发动群众"的思想以及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思想,无疑对朱德有很大影响。当湘粤赣军阀大战之机,他适时地选择农民运动基础较好的湘南,发动了起义。起义一开始,他就与农民运动紧密结合,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各级苏维埃政权。他巧妙地运用游击战和正规战相结合的打法打败了许克祥,开创了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敌人被我们各个击破,全部被消灭,许克祥一个人逃跑了。许克祥部队的后方就在坪石。我们打了个歼灭战,不仅把敌人的全部枪、炮、弹药缴获了,而且把敌人的后方物资也全部缴获了,我们这支部队起家,可以说就靠那一仗"【注:朱德:《关于南昌起义、湘南起义和井冈山会师》,1957年11月13日。】。以后,两军会合,组成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开创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全盛时期。朱德的这些思想和作法,同毛泽东在1928年10月所讲的"工农武装割据"的五个条件,是完全一致的。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正好说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也包含着朱德、陈毅等一份贡献。正如肖克所说的那样,湘南起义"为我党和毛泽东同志科学地总结出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一光辉理论,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注:肖克:《〈湘南起义史稿〉序言》,1985年11月4日。】。
3.对于实现井冈山会师、建立主力红军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具有决定性意义。湘南起义的大好形势迅猛发展,起义的烈火越烧越旺,整个湘南大地成了燎原之势,惊动了蒋介石和正在湘粤赣混战的大小军阀们。3月间,湘桂军阀休战"言和",在蒋介石的调停下,湘粤军阀也联合起来,调兵遣将,形成南北夹击之势,"会剿"湘南起义军。面对这一严重局面,湘南特委却提出了"守土有责",要湘南所有武装力量全部投入战斗,准备同敌人死打硬拼,进行决战。朱德坚决抵制了这种"左"倾冒险主义。他吸取南昌起义军主力失败的沉痛教训,坚决主张保存南昌起义的火种和湘南起义的武装力量,避敌锋芒,主动转移,毅然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和湘南农军撤离湘南,向井冈山靠拢。这不仅是一个英明的决策,还是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
朱德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和湘南农军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的胜利会师,不是一件偶然事件,他是有思想准备的。在1927年10月南昌起义军余部转战在赣南时,朱德就曾派毛泽覃上井冈山去同毛泽东联系。同年12月,朱德在广东韶关的犁铺头,会见了从井冈山上来的何长工,高兴地说:"好极了。从敌人报纸上看到了井冈山的消息。我们跑来跑去,也没有个地方站脚,正要找毛泽东同志呢,前些天刚派毛泽覃同志(毛泽东同志的胞弟)到井冈山去联系了。"【注:何长工:《伟大的会师》,《星火燎原》第1集第214-215页。】接着他详细询问了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情况,问井冈山的环境怎样?群众 多不多?在中央给朱德的两封信中,也提到要他同毛泽东"联络"的问题。无疑,这都是促成两军汇合的一些重要因素。4月间,朱德率领湘南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同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朱部二千余人,湘南农军八千余人,毛部千余人,袁、王各三百人,如此庞大军队有统一指挥训练的必要,乃决定成立红军第4军。以朱为军长,毛任党代表,改编为三师,卒以枪械及人数不足,乃改编为28、29、30、31、32、33六团,取消师部,由军部直接指挥。全军约万余人,枪仅二千余"【注:陈毅:《关于朱毛红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1929年。】。
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的部队及以农军同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的胜利会师,在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的建设中,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对创造和扩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正如朱德所说:"从此在毛主席的直接领导下,我们这支工农红军的主力就日益发展、壮大和坚强起来了,在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取得了许多重大的胜利。"【注:《朱德选集》第398页。】特别是6月龙源口大捷,在朱德指挥下,歼敌千余人,打破了敌人的第四次"进剿",使井冈山根据地进入了全盛时期。根据地迅速扩大到宁冈、永新、莲花三"个全县及吉安、安福、遂川、酃县的部分地区。
最后,谨引用肖克的一段非常深刻而又精辟的话,作为本文的结束。肖克说:历史已经证明,有了湘南起义,才有井冈山会师,才有巩固的井冈山根据地,甚至可以说,才有光辉的井冈山时代。"
(作者工作单位: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中共党史研究》198804

谢谢支持!!! 于无字处读书.与有肝胆人交友. 是是非非道道,歌歌乐乐知知.
(图片播客 http://photo.bokee.com/txzq
乐我 http://hnyqzm.56.com/ 备忘录http://www.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59&ID=11982&page=1(http://diy.hn8868.com/hnyqz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