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在流逝的岁月里,凝固着一段段坎坷的人生,漂浮着一缕缕如烟的往事。我用我简拙的文字记下这人生经历的真实,给自己,也给我的友人留下一丝淡淡的回忆。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动网先锋论坛个人专栏知青个人专栏乡音专栏 → 那山 那水 那人

您是本帖的第 1008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那山 那水 那人
农哥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老知青
文章:805
积分:5700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8月13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农哥

发贴心情
那山 那水 那人
  那山 那水 那人

    35年前,厦门11所中学的两三万名初高中毕业生离乡背井,去闽西插队落户。稚气未脱的他们离开从小生长的海边,翻山越岭,走进大山的怀抱,去过种地犁田的农家生活。
    这其中大部分的人用尽种种办法,终于回到故乡。而有那么一小部分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始终回不来。——1996年7月,闽西厦门知青联谊会成立后,调查出留在龙岩地区的厦门知青还有608人。据不完全的资料显示,有40多名知青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闽西,大约600名在闽西结婚生子。
    目前,留在闽西的厦门知青还有550—560人,其中龙岩市新罗区有200多人,永定县有200多人,上杭、武平县各有50多人。这些知青中年龄最大的已超过60岁,最小的50岁。在职业分布上,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约占10%,约90%的知青在企业工作。据统计,这批知青,目前已退休(包括内部退养)的占40%,下岗、失业的占40%,还在岗的约占20%。而永定、上杭、武平三个县中有50%左右的知青在乡、镇生活工作,比当地农民还农民,根本看不出是厦门知青。
    在那个年代,知青无法抗拒自己的命运,能做的只是默默承受。35年来,这些最后的知青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与生活际遇。有的已经成为当地名人,受人敬重;有的仍要为生活奔波劳碌。有的家庭和睦幸福;有的家庭却经历了几多风雨。想当年,他们正是花样年华,满腔激情,用了两天两夜甚至更长的时间去到闽西。如今,闽西与厦门之间的距离只剩下三个小时,他们的回来却愈加艰难。
    如今在异乡的知青们,更加珍惜起同乡的情谊。闽西厦门知青联谊会、永定厦门知青联谊会、上杭厦门知青联谊会、武平厦门知青联谊会是他们共同的家,他们时常聚首,共话桑麻,在乡音里寻找如同亲人般的安慰。家乡的人民也惦记着他们,厦门市政府自1997年起,每年都会把关怀送到他们手里。政府送去的慰问金,使知青们可以帮贫扶困,资助他们的子女完成学业。
    在许多回城的知青屡屡重返闽西第二故乡的同时,这些最后的知青们对闽西的情感无疑更为深重浓厚——有一个知青说,闽西是她割不断的情脉。还有一个知青说,闽西已经是他的故乡……
    我们为这些最后的知青祝福。希望他们坚强并且幸福。  
  


2004-9-15 海峡导报 (罗琳)


xia.men  Z.Q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22 21:39:27

 1   1   1/1页      1    
湘ICP备05003987号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Copyright ©2000 - 2005 Aspsky.Net
页面执行时间 0.06250 秒, 3 次数据查询